从叙事方式和死亡意象看《品质》的主题
界的象征。“年轻人”揭开“黑洞洞的楼梯口”上面的生活,便是豁亮了靴匠难为人知的情感世界,而且从年轻人对靴匠的评价——“真是个怪人”——可看出这种情感的独特和深邃。
如果说,“我”的叙事作用在于蓄势,通过舒徐委婉的描叙,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不断制造“压力”,积贮一种内在力量和行文情势,以待“山洪暴发”;那么,“年轻人”的叙事则起到引“蛟龙”出“幽谷”的作用。明暗交织的叙事,巧妙地揭示了不善言辞的德国靴匠隐秘的内心世界。正如大江泛波,奔涌不停的运动,为的是骤然托起久藏于无边黑暗中的一轮灿烂皎洁的明月。
二、创造死亡意象,传情叙事
艺术创作中,死亡是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有别于医学、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消逝的概念,主要表现艺术对死亡的诗意沉思和审美表现。它的深层意义在于:生命的肉体形式虽然可以消解,但精神存在可以获得审美信仰的永恒。“在它虚构的审美空间里,生命以无限的活力提供给欣赏者想象性的愉悦和审美沉醉。”④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意味着美、自由、超越。
格斯拉对靴子梦的永恒追随,内在不竭的创作冲动如熊熊炉火般燃烧不绝,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内在世界里,心灵飞扬着快乐着,且以自身为催化剂源源不断地激发制造更高形式的快乐;外在世界是容颜的钝化僵硬、生理体征的急剧蜕变,肉体仿佛被无形的监狱囚禁着:外在世界沉重的物理衰变衬托了内在世界永恒的执著迷恋。“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他经常断炊”,所有的享受都在艺术创造上。“断炊”是一个象征,意味着精神彻底摆脱肉体的枷锁,走向自由,获得解放。
死亡,是读者早就隐隐有所预料的,但死亡的方式却让人充满了惊奇,格斯拉死于慢性饥饿,而非按照读者推理,死于山穷水尽、潦倒穷困。为追求手艺品质的完美而不顾一切,沉溺于激情与梦想无怨无悔,即使命运之墙崩塌、身心受痛创都无法改变这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热度和强度令人想到“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痛快。
死亡意象的根本价值在于表达情感,在悲剧性艺术里,死亡是情感的巅峰状态,在临死的那一刻,人物奔向一个终极的信仰目标——爱、美、良知、智慧、意义等有价值的最高存在,肉体的消亡正是为了给不计代价、不怕失败的炽热情感留出宽广的舞台。
创造死亡意象,表达跨越现实藩篱的心灵自由,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艺术,从根本上说是精神产品,其价值的终极走向是“美”,而非“善”。格斯拉的死亡,从实用功利角度看,一点价值也没有,宣扬伦理道德的实用主义哲学不会将其纳入自己的领域;只有从审美角度去看,从情感逻辑出发,才能理解格斯拉的人性之美,感受到这种不可能的可能(为爱牺牲一切)的存在。从读者的角度看,能够感受到死亡意象之美,便获得了情感提升和审美观照的载体,从而得到净化灵魂的机会。
深度阅读文本,结合读者的生活经验和小说创作的规范,可以得出结论:格斯拉在靴子上寄托的不是赚钱维持生计的目的,也不是为大众服务的目的,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所能创造的难以想象的伟大艺术的幻想和激情。伟大的艺术品由于凝结了难以计数的才智、心力和热情,而呈现出超越一般的永恒的美。小说以“品质”为题,似乎想表达一个主题:即一切艺术的完美无瑕的品质,源自创造者匪夷所思的激情和幻想,这种情感汹涌激烈,不受严酷现实生活的制约,其高尚、珍贵、无私,是人类理想精神的代表。
“我们可以把艺术看作是道德真理的象征,一种在其感性形式下隐含着某种伦理意义的一个寓言,一种形象化的表现形式。但是,在对艺术的道德解释和理论解释中,艺术都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价值。”⑤艺术的独特价值在于使人感动和感悟,象征和隐喻是其主要本质,也许促发了某些阅读者的伦理道德观念,但绝不能以之为工具解释艺术,语文课堂上口口传诵的“职业道德”主题论,从微观的文本细读角度既无法印证,在宏观的艺术哲学论上也遭遇排斥,可见,文学教育,不仅需要文本解读的三分功力,还需要具备对艺术规律的七分把握。
注释:
①⑤[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第127页。
②[英]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张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③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④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从叙事方式和死亡意象看《品质》的主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058.html
如果说,“我”的叙事作用在于蓄势,通过舒徐委婉的描叙,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不断制造“压力”,积贮一种内在力量和行文情势,以待“山洪暴发”;那么,“年轻人”的叙事则起到引“蛟龙”出“幽谷”的作用。明暗交织的叙事,巧妙地揭示了不善言辞的德国靴匠隐秘的内心世界。正如大江泛波,奔涌不停的运动,为的是骤然托起久藏于无边黑暗中的一轮灿烂皎洁的明月。
二、创造死亡意象,传情叙事
艺术创作中,死亡是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有别于医学、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消逝的概念,主要表现艺术对死亡的诗意沉思和审美表现。它的深层意义在于:生命的肉体形式虽然可以消解,但精神存在可以获得审美信仰的永恒。“在它虚构的审美空间里,生命以无限的活力提供给欣赏者想象性的愉悦和审美沉醉。”④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意味着美、自由、超越。
格斯拉对靴子梦的永恒追随,内在不竭的创作冲动如熊熊炉火般燃烧不绝,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内在世界里,心灵飞扬着快乐着,且以自身为催化剂源源不断地激发制造更高形式的快乐;外在世界是容颜的钝化僵硬、生理体征的急剧蜕变,肉体仿佛被无形的监狱囚禁着:外在世界沉重的物理衰变衬托了内在世界永恒的执著迷恋。“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他经常断炊”,所有的享受都在艺术创造上。“断炊”是一个象征,意味着精神彻底摆脱肉体的枷锁,走向自由,获得解放。
死亡,是读者早就隐隐有所预料的,但死亡的方式却让人充满了惊奇,格斯拉死于慢性饥饿,而非按照读者推理,死于山穷水尽、潦倒穷困。为追求手艺品质的完美而不顾一切,沉溺于激情与梦想无怨无悔,即使命运之墙崩塌、身心受痛创都无法改变这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热度和强度令人想到“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痛快。
死亡意象的根本价值在于表达情感,在悲剧性艺术里,死亡是情感的巅峰状态,在临死的那一刻,人物奔向一个终极的信仰目标——爱、美、良知、智慧、意义等有价值的最高存在,肉体的消亡正是为了给不计代价、不怕失败的炽热情感留出宽广的舞台。
创造死亡意象,表达跨越现实藩篱的心灵自由,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艺术,从根本上说是精神产品,其价值的终极走向是“美”,而非“善”。格斯拉的死亡,从实用功利角度看,一点价值也没有,宣扬伦理道德的实用主义哲学不会将其纳入自己的领域;只有从审美角度去看,从情感逻辑出发,才能理解格斯拉的人性之美,感受到这种不可能的可能(为爱牺牲一切)的存在。从读者的角度看,能够感受到死亡意象之美,便获得了情感提升和审美观照的载体,从而得到净化灵魂的机会。
深度阅读文本,结合读者的生活经验和小说创作的规范,可以得出结论:格斯拉在靴子上寄托的不是赚钱维持生计的目的,也不是为大众服务的目的,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所能创造的难以想象的伟大艺术的幻想和激情。伟大的艺术品由于凝结了难以计数的才智、心力和热情,而呈现出超越一般的永恒的美。小说以“品质”为题,似乎想表达一个主题:即一切艺术的完美无瑕的品质,源自创造者匪夷所思的激情和幻想,这种情感汹涌激烈,不受严酷现实生活的制约,其高尚、珍贵、无私,是人类理想精神的代表。
“我们可以把艺术看作是道德真理的象征,一种在其感性形式下隐含着某种伦理意义的一个寓言,一种形象化的表现形式。但是,在对艺术的道德解释和理论解释中,艺术都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价值。”⑤艺术的独特价值在于使人感动和感悟,象征和隐喻是其主要本质,也许促发了某些阅读者的伦理道德观念,但绝不能以之为工具解释艺术,语文课堂上口口传诵的“职业道德”主题论,从微观的文本细读角度既无法印证,在宏观的艺术哲学论上也遭遇排斥,可见,文学教育,不仅需要文本解读的三分功力,还需要具备对艺术规律的七分把握。
注释:
①⑤[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第127页。
②[英]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张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③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④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从叙事方式和死亡意象看《品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