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狂到自赎:古代知识分子的山水情愁——谈《始得西山宴游记》
诉我们,客观外界的景色此时已消失不见,美丽的风景盛开在柳宗元的内心里,在精神的安然自适里,柳宗元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所。
三、“现实功利的追逐者”与“自然人的实现者”的对比
柳宗元“所”“极”“之”“意”为何?从被贬而生的“恒惴栗”来看,立功立德的思想还是困扰着柳宗元,所以柳宗元的“意”所指向的,就是在现实中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所有理想,一个在现实中不能伸张而在虚幻中聊以自慰的梦。这个梦,柳宗元不便明说,又不能释怀,在文本中便成为了隐约其辞的一句“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作为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性补偿的梦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文里并不鲜见,但大多数梦的结局都是破碎的!“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痛,比之现实给予的创伤,其实更令人魂悸而魄动,所谓人生最痛苦的事即梦醒了而无路可走。所以,“梦”的真相,在封建知识分子们那里,是一种难言的痛!但正是在这里,体现了柳宗元非比寻常的超越性。在第二段文字中,走入西山的他获得了另一个视角,一个跳脱世俗功利、贴近自然本真的视角,西山的特立使他“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天与人的遇合是某种启示,也是某种象征。仿佛接受了一种天意的醍醐灌顶,在浩渺无边的自然的昭示里,柳宗元一定意识到了人不过是渺如沧海之一粟的微尘,人的自由意志要获得伸张,必然要与自然的意志和谐握手,一厢情愿的追逐(功利)或等待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未若“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没有把这个意思说破,这是知识分子的内敛,但我们很容易从他的文字里读出这个深意;更何况,这个自解的方式,也是非常古典的一种方式,“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在《赤壁赋》里也是借此获得超然。柳宗元由是获得了物质身体的解脱,走向了“与万化冥合”的自然天真,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救赎。
在这样的对比下回头来看柳宗元的“西山”,在“特立”之中,究竟包涵了什么样的隐喻?
“不与培蝼为类”,意指自己精神超拔世俗,特立独行。“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一个“知”字,强调了道德自明的开悟。西山是否是一座实体的山,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柳宗元获得了一个精神上豁然开朗的契机。或者,柳宗元正是要告诉我们,西山根本就是一个虚化的存在,这种虚化,正是对首段里作为实体的千万异态山水的否定——同为书写异态特立之山,柳宗元并没有突出强调西山有别于他山之异处,即是明证。那么柳宗元所要告诉我们的,便不是假借他山而获得的救赎,而是一种来自个体内心的自明。这个自明是怎样获得的呢?柳宗元委婉地告诉我们,这是个体内心强大力量作用的结果。看第二段中对登西山过程的详细书写便可寻见影迹。一是:“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试问登哪座山不是同样尽力攀援的结果呢?柳宗元如想借此突出西山与他山之不同处,似乎毫无意义,因此,柳宗元所想诉说的,并不是西山本身的特异,而是借此隐喻人生的历程本如登山,辛苦良多,而后方能穷山之高处;而穷山之高处,才能生有所息,是谓“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这是人生本应有的姿态,所以,其中波折,全是正常;至于被贬,也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
二是:“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一句换个说法,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柳宗元这是在告诉我们,此时他获得了另一个人生的视点,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就不会只是着眼于当下,而能够放开心胸去承受和包容了。这个时候,柳宗元看到了人生的全貌:“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人生就是这样,有高峰有低谷,有开阔也有逼仄,想躲也躲不过。所以,我逃避什么呢?有什么是可以逃避得了的呢?未若放下一切羁绊,心凝形释,到精神的高处,去寻求一次自在坦荡的真正欢乐之游吧!
从迷狂到自赎,柳宗元完成了他的山水之途,也在中国历史中践行了一条知识分子寻求独立精神的哲学路途 《从迷狂到自赎:古代知识分子的山水情愁——谈《始得西山宴游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068.html
三、“现实功利的追逐者”与“自然人的实现者”的对比
柳宗元“所”“极”“之”“意”为何?从被贬而生的“恒惴栗”来看,立功立德的思想还是困扰着柳宗元,所以柳宗元的“意”所指向的,就是在现实中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所有理想,一个在现实中不能伸张而在虚幻中聊以自慰的梦。这个梦,柳宗元不便明说,又不能释怀,在文本中便成为了隐约其辞的一句“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作为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性补偿的梦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文里并不鲜见,但大多数梦的结局都是破碎的!“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痛,比之现实给予的创伤,其实更令人魂悸而魄动,所谓人生最痛苦的事即梦醒了而无路可走。所以,“梦”的真相,在封建知识分子们那里,是一种难言的痛!但正是在这里,体现了柳宗元非比寻常的超越性。在第二段文字中,走入西山的他获得了另一个视角,一个跳脱世俗功利、贴近自然本真的视角,西山的特立使他“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天与人的遇合是某种启示,也是某种象征。仿佛接受了一种天意的醍醐灌顶,在浩渺无边的自然的昭示里,柳宗元一定意识到了人不过是渺如沧海之一粟的微尘,人的自由意志要获得伸张,必然要与自然的意志和谐握手,一厢情愿的追逐(功利)或等待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未若“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没有把这个意思说破,这是知识分子的内敛,但我们很容易从他的文字里读出这个深意;更何况,这个自解的方式,也是非常古典的一种方式,“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在《赤壁赋》里也是借此获得超然。柳宗元由是获得了物质身体的解脱,走向了“与万化冥合”的自然天真,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救赎。
在这样的对比下回头来看柳宗元的“西山”,在“特立”之中,究竟包涵了什么样的隐喻?
“不与培蝼为类”,意指自己精神超拔世俗,特立独行。“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一个“知”字,强调了道德自明的开悟。西山是否是一座实体的山,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柳宗元获得了一个精神上豁然开朗的契机。或者,柳宗元正是要告诉我们,西山根本就是一个虚化的存在,这种虚化,正是对首段里作为实体的千万异态山水的否定——同为书写异态特立之山,柳宗元并没有突出强调西山有别于他山之异处,即是明证。那么柳宗元所要告诉我们的,便不是假借他山而获得的救赎,而是一种来自个体内心的自明。这个自明是怎样获得的呢?柳宗元委婉地告诉我们,这是个体内心强大力量作用的结果。看第二段中对登西山过程的详细书写便可寻见影迹。一是:“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试问登哪座山不是同样尽力攀援的结果呢?柳宗元如想借此突出西山与他山之不同处,似乎毫无意义,因此,柳宗元所想诉说的,并不是西山本身的特异,而是借此隐喻人生的历程本如登山,辛苦良多,而后方能穷山之高处;而穷山之高处,才能生有所息,是谓“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这是人生本应有的姿态,所以,其中波折,全是正常;至于被贬,也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
二是:“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一句换个说法,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柳宗元这是在告诉我们,此时他获得了另一个人生的视点,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就不会只是着眼于当下,而能够放开心胸去承受和包容了。这个时候,柳宗元看到了人生的全貌:“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人生就是这样,有高峰有低谷,有开阔也有逼仄,想躲也躲不过。所以,我逃避什么呢?有什么是可以逃避得了的呢?未若放下一切羁绊,心凝形释,到精神的高处,去寻求一次自在坦荡的真正欢乐之游吧!
从迷狂到自赎,柳宗元完成了他的山水之途,也在中国历史中践行了一条知识分子寻求独立精神的哲学路途 《从迷狂到自赎:古代知识分子的山水情愁——谈《始得西山宴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