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促动学生的感悟
体验:学生主体在场的重要维度 ——语文课堂如何促动学生的感悟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 钱林波
传统语文教学以认知学习为主要方法,把语文课当作了知识传授课,试图用狭隘的机械训练发展学生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弊端便是过分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课堂体验以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遭到剥夺,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力受到了严重扼制。面对当前困境,我们倡导“体验性阅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语文活动过程。
一、关注生活经验——沟通阅读者与文本的桥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用一己之见束缚学生的头脑。而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发现。这样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关键在于积极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交流对话,以丰富其语言感受。这种感受越真实深沉,学生的心灵会越博大高远。多一些感觉,多一些感受,自然也就会多一些感触,多一些感慨,多一些感悟,最终也就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世界。
【课堂片段1——《中庸之道》】
师:过犹不及,和而不同。请说一说“中庸”思想在这【11.16】语段里什么意思?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狁不及。”
师:在你看来,子张和子夏两个人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谁呢?孔子是怎么评价的?
(学生相互交流。)
生:过犹不及。犹:如同,一个样。所以,孔子这里是讲“度”的问题。
师:“度”的把握很重要,中庸之道的一个要义就是——适度。你有过相关的体验或教训吗?
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吗?我觉得打游戏过度了,就会上瘾…
生:吃饭过度就会影响健康,医生建议吃饭讲究七分饱,暴饮暴食危害健康,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师:也对,不过“度”的把握是很难的,大家不妨齐读【17.24】这一节:
子贾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愚徽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师:你看,孔子列举了很多生活现象:勇敢一过头,就成了粗鲁无礼。果敢一过头,就成了顽固不化。
生:无耻地剽窃不是聪明,蛮横无理不是勇猛。
生:我们生活中就有这种现象,到处宣扬别人的缺点和隐私,还说我就这么直率。这是真的直率吗?
生:……
师:可见,中庸虽说是常行之道,一遇到现实问题,这个分寸的把握也是很难的。
对“中庸”丰富内涵的体认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结合曰常生活为例来分析就具体真切了,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就是一个必要的学习基点,阅读就要以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以精神升华为基本目的。
二、善于咬文嚼宇——言语形式的体验是语文之本
优秀作品总是具备一个独特耩到的言语形式,语文学习固然要关注作品“说了什么”,但中心任务更在于探究“怎么说”。(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共同硬件,具体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体验的对象,也是语感养成的重要阶梯。英美新批评派提倡“细读”的方法,他们认为一个字往往是一个“生命的细节”,起着协调文字和意义的各种关系的作用。因而,读者要把注意力放在艺术作品局部的肌质上,既要追索文句的言外之意,又要辨析词句之间的微妙联系。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曾通过“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言语形式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节奏的变化,从而较深入地体验散文语言调子所传达的情感意味。
【课堂片段2——《故都的秋》】
师:这首秋天的恋歌多么深沉啊,“爱”是需要理由的。这故都的秋,作者到底爱它什么呢?
生:清一静一悲凉
师:第1节写明了,作者谈了对故都之秋的整体印象,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师:我读着嫌它累赘,把这节文字稍作修改,请看投影。
【原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改写】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都很好,可是北国之秋却特别的清静和悲凉。我从杭州赶到青岛再赶到北平,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师:老师这么一改,是不是更简洁利落一些?与原作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句子长短不一样,课文中短句很多。
生2:课文中停顿用得很多,反复的语句很多。比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不说来得“清、静、悲凉”。
师:对,停顿和反复。比如“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句也很典型。我们比较着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种表达大意差不多,到底区别在哪里啊?
生:(朗读)——他的语调比较慢,好像很忧郁的样子。
生:原文读起来是好像慢一些。忧郁,倒不一定。我觉得“可是啊”一句很明显有抒情感叹的味道。
师:对,深沉咏叹的调子。同学们读我的修改稿,很平淡。再用心读读原文,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说话的呢?我来读两段。
(教师范读)
师:你是不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一种舒缓、平静、略略感伤的氛围里了?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日常话语,而是抒情话语——艺术语言。抒情散文的语气语调太重要了,作者首先就是用这种声音节奏来感染你,打动你的。接收不到这种声音讯息,也就是半个“文盲”了——文学鉴赏之盲。就像一个乐盲去听莫扎特的小夜曲一样,莫名其妙。
生:老师,你能不能再读一遍。
(师再读一遍,学生也跟读一遍。)
师:这是全篇的调子,平静舒缓,略带忧郁。一开篇,作者就概括了北国之秋的3大特点——(学生齐声——清、静、悲凉。)
接下去,3-11段,就用他这种独特的抒情语调从容地描绘了几个画面。自己读读看,读到了什么样的感觉呢?边读边划,记下你的感受。
为何如此锱铢必较?意在通过比较其不同言语形式,看看字词标点的增减改换,将会使言语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就从一字一句一标点的体验开始,“听听它的声音,掂掂它的分量,感受它的体温”。(王尚文先生语)在与语境的整体关系中反复审视、咀嚼、玩味,这是语文学习者登堂入室的可靠阶梯。如果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去这般咬文嚼字涵泳体察,反复弹奏言语形式这根弦,找准了体验的着力点,或许能改变“语文教学总在隔壁”的尴尬境况。
三、展开互文对读——阅读体验的碰撞与交融
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个人独创的,都位于若干文本的交汇点上,相互间都存在互涉关系。互文对读,就是抓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将与所阅读文本相关或相类的其他文本汇集起来,以文本的“此言”为轴心,与相关的其他文本的“彼意”相对照,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透彻领悟文本意蕴,在阅读体验的碰撞与交融中进一步生成和创新文本意义。
【课堂片段3——《直面苦难》】
师:既然如此,那么人生一片虚无,随遇而安?不,你看作者接着用“然而”一转,接着再读第3段。
生:(齐读)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师:这就是他赞美的英雄,你在这里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呢?
(学生发言,讨论。)
生:我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些从容留下来,不肯登上救生艇的绅士,就是这样的。
师:他们没想过要名垂青史,是吧?
生:《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决定一分分赚钱来归还巨款的时候,就开始直面苦难了,就是一个英雄了。
《语文课堂如何促动学生的感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086.html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 钱林波
传统语文教学以认知学习为主要方法,把语文课当作了知识传授课,试图用狭隘的机械训练发展学生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弊端便是过分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课堂体验以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遭到剥夺,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力受到了严重扼制。面对当前困境,我们倡导“体验性阅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语文活动过程。
一、关注生活经验——沟通阅读者与文本的桥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用一己之见束缚学生的头脑。而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发现。这样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关键在于积极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交流对话,以丰富其语言感受。这种感受越真实深沉,学生的心灵会越博大高远。多一些感觉,多一些感受,自然也就会多一些感触,多一些感慨,多一些感悟,最终也就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世界。
【课堂片段1——《中庸之道》】
师:过犹不及,和而不同。请说一说“中庸”思想在这【11.16】语段里什么意思?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狁不及。”
师:在你看来,子张和子夏两个人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谁呢?孔子是怎么评价的?
(学生相互交流。)
生:过犹不及。犹:如同,一个样。所以,孔子这里是讲“度”的问题。
师:“度”的把握很重要,中庸之道的一个要义就是——适度。你有过相关的体验或教训吗?
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吗?我觉得打游戏过度了,就会上瘾…
生:吃饭过度就会影响健康,医生建议吃饭讲究七分饱,暴饮暴食危害健康,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师:也对,不过“度”的把握是很难的,大家不妨齐读【17.24】这一节:
子贾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愚徽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师:你看,孔子列举了很多生活现象:勇敢一过头,就成了粗鲁无礼。果敢一过头,就成了顽固不化。
生:无耻地剽窃不是聪明,蛮横无理不是勇猛。
生:我们生活中就有这种现象,到处宣扬别人的缺点和隐私,还说我就这么直率。这是真的直率吗?
生:……
师:可见,中庸虽说是常行之道,一遇到现实问题,这个分寸的把握也是很难的。
对“中庸”丰富内涵的体认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结合曰常生活为例来分析就具体真切了,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就是一个必要的学习基点,阅读就要以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以精神升华为基本目的。
二、善于咬文嚼宇——言语形式的体验是语文之本
优秀作品总是具备一个独特耩到的言语形式,语文学习固然要关注作品“说了什么”,但中心任务更在于探究“怎么说”。(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共同硬件,具体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体验的对象,也是语感养成的重要阶梯。英美新批评派提倡“细读”的方法,他们认为一个字往往是一个“生命的细节”,起着协调文字和意义的各种关系的作用。因而,读者要把注意力放在艺术作品局部的肌质上,既要追索文句的言外之意,又要辨析词句之间的微妙联系。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曾通过“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言语形式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节奏的变化,从而较深入地体验散文语言调子所传达的情感意味。
【课堂片段2——《故都的秋》】
师:这首秋天的恋歌多么深沉啊,“爱”是需要理由的。这故都的秋,作者到底爱它什么呢?
生:清一静一悲凉
师:第1节写明了,作者谈了对故都之秋的整体印象,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师:我读着嫌它累赘,把这节文字稍作修改,请看投影。
【原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改写】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都很好,可是北国之秋却特别的清静和悲凉。我从杭州赶到青岛再赶到北平,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师:老师这么一改,是不是更简洁利落一些?与原作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句子长短不一样,课文中短句很多。
生2:课文中停顿用得很多,反复的语句很多。比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不说来得“清、静、悲凉”。
师:对,停顿和反复。比如“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句也很典型。我们比较着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种表达大意差不多,到底区别在哪里啊?
生:(朗读)——他的语调比较慢,好像很忧郁的样子。
生:原文读起来是好像慢一些。忧郁,倒不一定。我觉得“可是啊”一句很明显有抒情感叹的味道。
师:对,深沉咏叹的调子。同学们读我的修改稿,很平淡。再用心读读原文,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说话的呢?我来读两段。
(教师范读)
师:你是不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一种舒缓、平静、略略感伤的氛围里了?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日常话语,而是抒情话语——艺术语言。抒情散文的语气语调太重要了,作者首先就是用这种声音节奏来感染你,打动你的。接收不到这种声音讯息,也就是半个“文盲”了——文学鉴赏之盲。就像一个乐盲去听莫扎特的小夜曲一样,莫名其妙。
生:老师,你能不能再读一遍。
(师再读一遍,学生也跟读一遍。)
师:这是全篇的调子,平静舒缓,略带忧郁。一开篇,作者就概括了北国之秋的3大特点——(学生齐声——清、静、悲凉。)
接下去,3-11段,就用他这种独特的抒情语调从容地描绘了几个画面。自己读读看,读到了什么样的感觉呢?边读边划,记下你的感受。
为何如此锱铢必较?意在通过比较其不同言语形式,看看字词标点的增减改换,将会使言语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就从一字一句一标点的体验开始,“听听它的声音,掂掂它的分量,感受它的体温”。(王尚文先生语)在与语境的整体关系中反复审视、咀嚼、玩味,这是语文学习者登堂入室的可靠阶梯。如果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去这般咬文嚼字涵泳体察,反复弹奏言语形式这根弦,找准了体验的着力点,或许能改变“语文教学总在隔壁”的尴尬境况。
三、展开互文对读——阅读体验的碰撞与交融
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个人独创的,都位于若干文本的交汇点上,相互间都存在互涉关系。互文对读,就是抓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将与所阅读文本相关或相类的其他文本汇集起来,以文本的“此言”为轴心,与相关的其他文本的“彼意”相对照,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透彻领悟文本意蕴,在阅读体验的碰撞与交融中进一步生成和创新文本意义。
【课堂片段3——《直面苦难》】
师:既然如此,那么人生一片虚无,随遇而安?不,你看作者接着用“然而”一转,接着再读第3段。
生:(齐读)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师:这就是他赞美的英雄,你在这里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呢?
(学生发言,讨论。)
生:我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些从容留下来,不肯登上救生艇的绅士,就是这样的。
师:他们没想过要名垂青史,是吧?
生:《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决定一分分赚钱来归还巨款的时候,就开始直面苦难了,就是一个英雄了。
《语文课堂如何促动学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