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思考的课是不值得上的
未经思考的课是不值得上的
福建大田一中 郑仁水
大凡上课有年者,恐怕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课前的有效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即课前付出的心血越多,上起课来越轻松;反之,课前不思考,上起课来总觉得磕磕巴巴,“幽咽泉流冰下难”。这就是思考的价值。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最高贵的品质在于会思考,作为教师,思考更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如果只是根据“教学用书”、“优秀教案集”、“下载的教案”等材料上课,就只能照本宣科地上着一节又一节乏味的课,教师自己味同嚼蜡,学生也听得没精打采,即便偶尔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那多半是他人的智慧,不过是在嚼别人嚼过的馍,是对他人智慧的一次克隆。制作一个课件需要相当的工夫,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制作一个课件来上课,也没这个必要,更多的是下载一个课件,这样一个将答案和问题都设置好、思维如水泥般死板僵化的课件,有多少思考成分呢?如果学生不是对课件的声光电色感兴趣,这样的课同样让学生昏昏欲睡。至于全校教师都推行的某种教学模式,如果不是一种行政策略,那就是一种纯粹的盲目做法。一篇文言文和一篇浅显的记叙文,或者一首诗和一篇说明文,怎么可能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教法限定死了,就等于逼迫教者放弃思考。
不能不承认,我们上的许多课要么缺失思考,要么只是平面的思考、浅层次的思考。这让我们上的每一节平常的课显得太过平凡,平凡得找不到什么意义,平凡得上完课也就忘记了。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不无俏皮的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显然,这里将课堂一网打尽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一段论述似乎更准确些,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是价值。问题是,学生上过的许多课,如果抽去了那些记住知识的细节(尽管这些知识一旦需要,很容易在课本或者网络上查到),结果什么也没有剩下,是不是就意味着白上了这节课?那个剩下的被称为教育的东西又是什么?借用怀特海的话,就是渗透入你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而要提升这些能力就要看一节课里融入了师生多大程度上的思考。
怎样的课才算一堂有思考的课?
首先,在备课环节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清楚: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这就是一节课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思考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后,教案可以直接写在课本上,也可以写在两张小纸(卡)片上。从思考的角度说,教案写得越详细越具体,上课倒有可能越受束缚。特别是有的课,传授知识只是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智慧。这样的课,教师当然不能拿着别人编好的教案去上,而必须自己编写一个简单的教案,并在其中贯穿自己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其次,上课时,教师的思考表现在如何引导并同学生一道思考,彼此之间智慧产生碰撞——不是事先想好的解题思路,而是另辟蹊径;不是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找到问题的新突破口。你可以提问学生,但不可灌输给学生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的轨道,或者不假思索地批评学生的想法,当你这样傲的时候,你正是粗暴地夺走学生的思维。遇到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时,不妨与学生一起讨论,提出一些可能的答案,但一定不要直接下结论,让学生对那些难度大的问题保持勇于面对和开放的心态。教师一方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学生指点迷津,一方面又在与学生的探讨中柳暗花明更上层楼。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的智慧又让教师曲径通幽。“生成”才体现出思考的魅力。一节课里,教师应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方向与程度,即带领学生走向何方,走到何处。第三,如何用好一节课的时间,这是个重要问题。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体验和沉思,这样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许多教师上课时像赶路,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还常常拖课,驱使学生跟着自己课前的设计,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关于课堂时间分配问题,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这种以时间作为框框的规定相当机械,笔者以为用思考来衡量一节课更有意义,教师在一节课里能有那么一个思维的闪光点或者擦出那么一星智慧火花足矣!第四,教师应以一个思考者的姿态站在讲台上,师生看似平淡的交流沟通,却蕴含良多的熏陶与启迪,夸张点说,就像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第五,教学反思时不妨问问自己,在这节课里,哪一个思路或者哪句话是属于你的专利且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的?
思考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应该养成的习惯,更是教学的境界。读书,广采博纳,厚积薄发,是思考的根基;交流碰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思考的桥梁;养成思考习惯,活跃思维,理性思考,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培育丰富的灵魂,是思考的必经之路。哲学家周国平如是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周国平这句话是针对大学生说的,但我以为也可以作为教师的座右铭。 《未经思考的课是不值得上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117.html
福建大田一中 郑仁水
大凡上课有年者,恐怕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课前的有效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即课前付出的心血越多,上起课来越轻松;反之,课前不思考,上起课来总觉得磕磕巴巴,“幽咽泉流冰下难”。这就是思考的价值。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最高贵的品质在于会思考,作为教师,思考更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如果只是根据“教学用书”、“优秀教案集”、“下载的教案”等材料上课,就只能照本宣科地上着一节又一节乏味的课,教师自己味同嚼蜡,学生也听得没精打采,即便偶尔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那多半是他人的智慧,不过是在嚼别人嚼过的馍,是对他人智慧的一次克隆。制作一个课件需要相当的工夫,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制作一个课件来上课,也没这个必要,更多的是下载一个课件,这样一个将答案和问题都设置好、思维如水泥般死板僵化的课件,有多少思考成分呢?如果学生不是对课件的声光电色感兴趣,这样的课同样让学生昏昏欲睡。至于全校教师都推行的某种教学模式,如果不是一种行政策略,那就是一种纯粹的盲目做法。一篇文言文和一篇浅显的记叙文,或者一首诗和一篇说明文,怎么可能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教法限定死了,就等于逼迫教者放弃思考。
不能不承认,我们上的许多课要么缺失思考,要么只是平面的思考、浅层次的思考。这让我们上的每一节平常的课显得太过平凡,平凡得找不到什么意义,平凡得上完课也就忘记了。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不无俏皮的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显然,这里将课堂一网打尽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一段论述似乎更准确些,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是价值。问题是,学生上过的许多课,如果抽去了那些记住知识的细节(尽管这些知识一旦需要,很容易在课本或者网络上查到),结果什么也没有剩下,是不是就意味着白上了这节课?那个剩下的被称为教育的东西又是什么?借用怀特海的话,就是渗透入你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而要提升这些能力就要看一节课里融入了师生多大程度上的思考。
怎样的课才算一堂有思考的课?
首先,在备课环节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清楚: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这就是一节课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思考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后,教案可以直接写在课本上,也可以写在两张小纸(卡)片上。从思考的角度说,教案写得越详细越具体,上课倒有可能越受束缚。特别是有的课,传授知识只是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智慧。这样的课,教师当然不能拿着别人编好的教案去上,而必须自己编写一个简单的教案,并在其中贯穿自己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其次,上课时,教师的思考表现在如何引导并同学生一道思考,彼此之间智慧产生碰撞——不是事先想好的解题思路,而是另辟蹊径;不是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找到问题的新突破口。你可以提问学生,但不可灌输给学生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的轨道,或者不假思索地批评学生的想法,当你这样傲的时候,你正是粗暴地夺走学生的思维。遇到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时,不妨与学生一起讨论,提出一些可能的答案,但一定不要直接下结论,让学生对那些难度大的问题保持勇于面对和开放的心态。教师一方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学生指点迷津,一方面又在与学生的探讨中柳暗花明更上层楼。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的智慧又让教师曲径通幽。“生成”才体现出思考的魅力。一节课里,教师应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方向与程度,即带领学生走向何方,走到何处。第三,如何用好一节课的时间,这是个重要问题。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体验和沉思,这样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许多教师上课时像赶路,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还常常拖课,驱使学生跟着自己课前的设计,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关于课堂时间分配问题,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这种以时间作为框框的规定相当机械,笔者以为用思考来衡量一节课更有意义,教师在一节课里能有那么一个思维的闪光点或者擦出那么一星智慧火花足矣!第四,教师应以一个思考者的姿态站在讲台上,师生看似平淡的交流沟通,却蕴含良多的熏陶与启迪,夸张点说,就像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第五,教学反思时不妨问问自己,在这节课里,哪一个思路或者哪句话是属于你的专利且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的?
思考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应该养成的习惯,更是教学的境界。读书,广采博纳,厚积薄发,是思考的根基;交流碰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思考的桥梁;养成思考习惯,活跃思维,理性思考,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培育丰富的灵魂,是思考的必经之路。哲学家周国平如是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周国平这句话是针对大学生说的,但我以为也可以作为教师的座右铭。 《未经思考的课是不值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