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怎样突出学科特点的思索
透视本质 扬长避短——关于语文教学怎样突出学科特点的思索
刘旭英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牡丹小学(157000)
【摘要】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围着教师转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的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着。的确,我们的课程需要改革,我们的观念必须更新!但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改革"。"改革"绝不等同于"革命"!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发生彻头彻尾的革命!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也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过去的教学方式不是完全不能用,并不是都要改。那么什么是不能改的呢?无庸质疑,无论我们怎样更新教学形式,语文课必须体现母语教育的特点。
一直以来,我和西牡丹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全面落实新理念、新教法的同时,十分注重不偏离语文学科特点的轨道。 本篇文章就"语文教学怎样突出学科特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做法、或是反思。
【关键词】人文情怀;自主探究;师生交往互动;从封闭走向融合
1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人文情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的基本性质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人文情怀。因为语文教学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
一次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竟然有33个同学的作文题目都是《妈妈,我想对你说》,而且作文中大都满腹委屈的讲述了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认真批阅以后我发现除了个别事情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以外,大部分都是原于他们对妈妈的不理解,而且个别习作还反映出他们对母爱的狭隘理解,认为妈妈为其倾其所有是理所应当的,丝毫没有感激和报答的心愿。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从别人那里索取爱,而且还不心存感激的话,就回造成学生情感世界的淡漠,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我决定以《感谢母爱》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他们对母亲的崇敬,我先是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地震中,一对被埋藏在瓦砾堆底下长达8天的母女竟然奇迹般地获救了。原来为了使自己的幼女活下来,母亲竟然咬破手指,让孩子吸食自己的鲜血得以不死。这个感人的故事唤醒了学生内心对母爱的理解,他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然后开始纷纷说起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但过了一会,在高高举起的手中,我竟然发现了一只在我看来不应举起的手,我的心不禁一颤!因为原班跟上来的同学都知道,她的妈妈在她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因为她的家庭过于贫困而离开了她和爸爸,5 年多来一直杳无音讯,她想说什么?是发泄她心中的怨恨,回忆伤心的往事?倾诉她的不幸?于是我极力地回避着她的目光,因为我不想让她的伤疤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不想让更多的人公开知道她的隐私,年幼的她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那些还不太懂事的同学会对她的家庭品头论足,那样会极大的伤害她的心灵,对她来说无异于伤口撒盐般残忍。但她的手仍然坚持地举着,而且我从她的眼睛里和脸上还看到了一丝笑容和期盼。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喊出她的名字。这个懂事的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没想到她竟然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来说一说我对妈妈的幸福回忆。”令我没想到的是,她的言语中,没有怨恨,没有泪水,有的只是温馨和浓浓的爱意。她幸福的回忆着自己8岁生日时和妈妈度过的美好的时光……
母亲抛弃了自己5年,她对母爱依然还那样心存感激。我想这就是人性的教育,学会感激,学会回报,也是语文教育的任务。
2语文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通用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为学生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这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我十分注重关注“学困生”。(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学困生”在课堂上经常坐冷板凳,充当陪读的角色。“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受到冷落,学习态度都较冷漠,缺少参与的热情和机会,更谈不上主动探究。于是,他们越来越差,正像布鲁姆所说的:“三分之一学生由于缺乏与教师进行课堂交往的机会而真正变成了差生”。对待学困生,教师应特别关爱。发展性教学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为“学困生”创造参与探究的机会,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促进他们满腔热情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让学生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能突出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很多同学都说到了:他下令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这样利于统一行动而且不留空隙,受箭面积大。这时我班语文成绩最差的郭良一反常态的高高举起了手,我怎么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激励他学习积极性的好机会。他说:“老师,如果把船连起来,掉头时,要转很大一个圈,多不方便。如果曹操他们乘机袭击,他们不便撤离,很有可能被人连锅端。”听了他的话,我既感到吃惊又觉得惊喜,顺势就说:“郭良说的有道理吗?请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翻验证。”班级里热闹起来,都急于对郭良的这个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一翻理论,同学们一致同意他的说法很有道理,大家不约而同的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久违了的自信的微笑。“你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学生。”随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组织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完善草船借箭的妙计,如果你是曹操,你能否想出一个好办法打一场反击战。双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展开了一场有理有据的激战。创新思维不时的闪现。而这节课上表现最好,最积极的,莫过于郭良了。
这使我想到了,虽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优点的学生也是不存在的。承认差异,用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也能成为教学的又一个角度。只要加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减少课堂上静坐和听课的时间,真正让课堂动起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果在提出问题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
如回答不出,教师或不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学生的思考会有深度吗?他们能获得多少“感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都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教学《鸟的天堂》,我在总结课文时指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话音刚落,就有两三只小手举了起来。我没有立即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作答,学生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这时让他们回答会影响其他同学思考。于是,我用手势示意这几位学生把手入下,亲切地说:“你们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能认真读读课文,思考周到些,把语言组织得精练不许人捉鸟。”另一名学生补充道:“我认为这里成为鸟的天堂有三个原因:一是大榕树茂盛,适合鸟儿做巢生活;二是农民不许人捉鸟;三是环境宁静优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3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不可完全当配角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重大问题,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学过过程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只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单纯地知识传授者、组织管理者转向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下,哪堂好课没有教师精当的讲述,巧妙的点拨和渐入佳境的引导。因此,证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的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会怎 《关于语文教学怎样突出学科特点的思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258.html
刘旭英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牡丹小学(157000)
【摘要】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围着教师转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的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着。的确,我们的课程需要改革,我们的观念必须更新!但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改革"。"改革"绝不等同于"革命"!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发生彻头彻尾的革命!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也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过去的教学方式不是完全不能用,并不是都要改。那么什么是不能改的呢?无庸质疑,无论我们怎样更新教学形式,语文课必须体现母语教育的特点。
一直以来,我和西牡丹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全面落实新理念、新教法的同时,十分注重不偏离语文学科特点的轨道。 本篇文章就"语文教学怎样突出学科特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做法、或是反思。
【关键词】人文情怀;自主探究;师生交往互动;从封闭走向融合
1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人文情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的基本性质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人文情怀。因为语文教学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
一次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竟然有33个同学的作文题目都是《妈妈,我想对你说》,而且作文中大都满腹委屈的讲述了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认真批阅以后我发现除了个别事情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以外,大部分都是原于他们对妈妈的不理解,而且个别习作还反映出他们对母爱的狭隘理解,认为妈妈为其倾其所有是理所应当的,丝毫没有感激和报答的心愿。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从别人那里索取爱,而且还不心存感激的话,就回造成学生情感世界的淡漠,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我决定以《感谢母爱》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他们对母亲的崇敬,我先是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地震中,一对被埋藏在瓦砾堆底下长达8天的母女竟然奇迹般地获救了。原来为了使自己的幼女活下来,母亲竟然咬破手指,让孩子吸食自己的鲜血得以不死。这个感人的故事唤醒了学生内心对母爱的理解,他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然后开始纷纷说起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但过了一会,在高高举起的手中,我竟然发现了一只在我看来不应举起的手,我的心不禁一颤!因为原班跟上来的同学都知道,她的妈妈在她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因为她的家庭过于贫困而离开了她和爸爸,5 年多来一直杳无音讯,她想说什么?是发泄她心中的怨恨,回忆伤心的往事?倾诉她的不幸?于是我极力地回避着她的目光,因为我不想让她的伤疤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不想让更多的人公开知道她的隐私,年幼的她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那些还不太懂事的同学会对她的家庭品头论足,那样会极大的伤害她的心灵,对她来说无异于伤口撒盐般残忍。但她的手仍然坚持地举着,而且我从她的眼睛里和脸上还看到了一丝笑容和期盼。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喊出她的名字。这个懂事的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没想到她竟然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来说一说我对妈妈的幸福回忆。”令我没想到的是,她的言语中,没有怨恨,没有泪水,有的只是温馨和浓浓的爱意。她幸福的回忆着自己8岁生日时和妈妈度过的美好的时光……
母亲抛弃了自己5年,她对母爱依然还那样心存感激。我想这就是人性的教育,学会感激,学会回报,也是语文教育的任务。
2语文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通用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为学生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这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我十分注重关注“学困生”。(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学困生”在课堂上经常坐冷板凳,充当陪读的角色。“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受到冷落,学习态度都较冷漠,缺少参与的热情和机会,更谈不上主动探究。于是,他们越来越差,正像布鲁姆所说的:“三分之一学生由于缺乏与教师进行课堂交往的机会而真正变成了差生”。对待学困生,教师应特别关爱。发展性教学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为“学困生”创造参与探究的机会,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促进他们满腔热情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让学生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能突出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很多同学都说到了:他下令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这样利于统一行动而且不留空隙,受箭面积大。这时我班语文成绩最差的郭良一反常态的高高举起了手,我怎么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激励他学习积极性的好机会。他说:“老师,如果把船连起来,掉头时,要转很大一个圈,多不方便。如果曹操他们乘机袭击,他们不便撤离,很有可能被人连锅端。”听了他的话,我既感到吃惊又觉得惊喜,顺势就说:“郭良说的有道理吗?请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翻验证。”班级里热闹起来,都急于对郭良的这个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一翻理论,同学们一致同意他的说法很有道理,大家不约而同的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久违了的自信的微笑。“你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学生。”随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组织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完善草船借箭的妙计,如果你是曹操,你能否想出一个好办法打一场反击战。双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展开了一场有理有据的激战。创新思维不时的闪现。而这节课上表现最好,最积极的,莫过于郭良了。
这使我想到了,虽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优点的学生也是不存在的。承认差异,用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也能成为教学的又一个角度。只要加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减少课堂上静坐和听课的时间,真正让课堂动起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果在提出问题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
如回答不出,教师或不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学生的思考会有深度吗?他们能获得多少“感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都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教学《鸟的天堂》,我在总结课文时指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话音刚落,就有两三只小手举了起来。我没有立即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作答,学生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这时让他们回答会影响其他同学思考。于是,我用手势示意这几位学生把手入下,亲切地说:“你们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能认真读读课文,思考周到些,把语言组织得精练不许人捉鸟。”另一名学生补充道:“我认为这里成为鸟的天堂有三个原因:一是大榕树茂盛,适合鸟儿做巢生活;二是农民不许人捉鸟;三是环境宁静优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3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不可完全当配角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重大问题,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学过过程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只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单纯地知识传授者、组织管理者转向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下,哪堂好课没有教师精当的讲述,巧妙的点拨和渐入佳境的引导。因此,证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的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会怎 《关于语文教学怎样突出学科特点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