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写作“命题观之弊害——由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说开去
事实上,“人生的赛跑”——这个比喻——作为“论点”是不成立的。“人生”并不是赛跑,人生压根就没法赛跑。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人生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一个聋哑人与一个听觉、发声正常的人,一个弱智的人与智力正常、超常的人怎么赛跑?就是正常人,人生的“有限的时间”也相距甚远。有人活20岁,有人活40岁,有人活100岁……人生的“有限的时间”既然不可比,“跑了多少路程”还有可比性吗?一个早天之人,跟一个高寿之人可以赛跑吗?就算是各方面条件正常、活的岁数也差不多的人,但如果生活态度不同的话,这个前提——“人生的赛跑”也未必能成立,跑的路程远近也无从谈起。
退一步说,就算“人生是赛跑”,用什么可以作为衡量跑的距离远近的标准?是用物质创造还是精神创造,用道德还是知识,用劳力还是劳心,用家庭还是事业?这也是没法比较的。人与人不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跑的根本就不是一条道。即便在同一个维度上,也还是难以比较的,因为人生是无法量化的。谁能说清楚衡量家庭幸福或事业成功的指标是什么?这是因人而异的主观性很强的感觉,根本就没有大家公认的尺度,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等,也同样是难以比较衡量的,是人见人殊的。
再说,人生之复杂,不是一个维度能说得清的。所谓“有得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未必就要赛个长短,争个头破血流。从容、淡定、无为,未必就不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
因此,该材料作为一个命题——论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含意”荒谬的比比皆是。如“广东卷”:“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这个假设也是不能作为“论点”的,因为,科学的论点是:“任何人都不能自己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辽宁卷”:衣着简朴的女钢琴家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以此作“论点”,等于说:衣着华丽的歌唱家、演奏家都认为:“人,要显于音乐前面。”——这类衣着华丽的歌唱家、演奏家都是喧宾夺主,其中就没有优秀的吗?要知道,在歌唱家、演奏家中,他们占绝大多数。最为搞笑的“材料”是“重庆卷”,一个工人被救,原因居然是保安说的:“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其“含意”就是:“问候保安,才有好报。”如此,其他不问候保安的工人,就没有好报?这种偶然的事件(很可能是杜撰的),一个巧合,如何可以作为形成观点的材料?
观点,不应是基于个别的“事实”,而应是基于事物整体联系、关系中的“事实”——不论是经验还是理论事实。这种个别的、随意择取的,甚至虚构的材料,是不能产生具有发现性、超越性、逼真性的观点的。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一文中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供料作文”题,往往所做的就是这么一件“连儿戏都不如”的事。最糟糕的是,这种儿戏般的“材料”,无数次地出现在学生的写作中,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材料”观,成为他们“审题”、“立意”的内容,其中经不起推敲的甚至错误百出的“含意”,便是文章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论点”。这会使他们以为,原来“论点”——思想——就是这么胡乱炮制出来的。任何莫名其妙的材料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为写作的“材料”,都可以炮制出“论点”。在这种极不严肃的“材料”观下的写作,自然是“伪写作”。它对教师写作教学与学生思想方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写作材料是写作的源泉。如果“源头”充塞着各种污染物,流出的会是纯正的言语甘泉吗?“供料作文”题所“供”的“材料”,根本就不是写作所要求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的写作,自然是毫无价值的“伪写作”。——写作行为中,最重要的选题、积材与立意,都由命题者代劳了,评价就只能是“伪评价”了。
三、伪文体:写虚拟之体
福建高考作文题给“伪材料”基础上形成的荒谬“观点”限定的载体是:“议论文”或“记叙文”。“湖南卷”也如出一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而“江西卷”则要求:“必须写议论文。”其他各卷不规定写什么文体,或是“文体自定”或是“写一篇文章”,但可以想见,其所谓“文体”、“文章”,指的也是“议论文”、“记叙文”之类的“虚拟”的“教学体式”。殊不知,这些“教学体式”是现实写作中根本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教学所形成的“虚拟文体感”,不但不能助成学生一生的言语成就,相反,一旦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还会干扰、阻遏他们将来重新学习、掌握“真实文体感”。
我国现代“教学文体”的创设,大约是自陈望道先生始。——在当时,这是一种创新的探索。他在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一书中说:“文章体制,包括记载文、记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等五种文式。”陈望道先生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五种“文体”是为练习作文所作的分类,不是真实写作中的文章作品的分类。每一种“真文体”,都包含了若干种“教学文体”因素。这“五种文式”,并非实际写作中的文体,是供作文教学、练习用的,不能照搬到真实写作中去。
此后的将近一个世纪,语文教科书与教学沿袭了陈望道先生的教学文体分类法。虽然在具体文体名称上有所不同,如夏丐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5年版)、《初中国文教本》(开明书店1936年版),将“教学文体”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但其文体分类的出发点与陈望道先生是一样的。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却不知道他们这样分类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教学,以讹传讹、弄假成真,以为真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文体存在。
这种影响,还涉及具体的写作认知与思想方法的误导。如陈望道先生谈到“论辨文”的“论 《“伪写作“命题观之弊害——由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说开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323.html
退一步说,就算“人生是赛跑”,用什么可以作为衡量跑的距离远近的标准?是用物质创造还是精神创造,用道德还是知识,用劳力还是劳心,用家庭还是事业?这也是没法比较的。人与人不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跑的根本就不是一条道。即便在同一个维度上,也还是难以比较的,因为人生是无法量化的。谁能说清楚衡量家庭幸福或事业成功的指标是什么?这是因人而异的主观性很强的感觉,根本就没有大家公认的尺度,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等,也同样是难以比较衡量的,是人见人殊的。
再说,人生之复杂,不是一个维度能说得清的。所谓“有得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未必就要赛个长短,争个头破血流。从容、淡定、无为,未必就不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
因此,该材料作为一个命题——论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含意”荒谬的比比皆是。如“广东卷”:“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这个假设也是不能作为“论点”的,因为,科学的论点是:“任何人都不能自己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辽宁卷”:衣着简朴的女钢琴家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以此作“论点”,等于说:衣着华丽的歌唱家、演奏家都认为:“人,要显于音乐前面。”——这类衣着华丽的歌唱家、演奏家都是喧宾夺主,其中就没有优秀的吗?要知道,在歌唱家、演奏家中,他们占绝大多数。最为搞笑的“材料”是“重庆卷”,一个工人被救,原因居然是保安说的:“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其“含意”就是:“问候保安,才有好报。”如此,其他不问候保安的工人,就没有好报?这种偶然的事件(很可能是杜撰的),一个巧合,如何可以作为形成观点的材料?
观点,不应是基于个别的“事实”,而应是基于事物整体联系、关系中的“事实”——不论是经验还是理论事实。这种个别的、随意择取的,甚至虚构的材料,是不能产生具有发现性、超越性、逼真性的观点的。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一文中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供料作文”题,往往所做的就是这么一件“连儿戏都不如”的事。最糟糕的是,这种儿戏般的“材料”,无数次地出现在学生的写作中,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材料”观,成为他们“审题”、“立意”的内容,其中经不起推敲的甚至错误百出的“含意”,便是文章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论点”。这会使他们以为,原来“论点”——思想——就是这么胡乱炮制出来的。任何莫名其妙的材料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为写作的“材料”,都可以炮制出“论点”。在这种极不严肃的“材料”观下的写作,自然是“伪写作”。它对教师写作教学与学生思想方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写作材料是写作的源泉。如果“源头”充塞着各种污染物,流出的会是纯正的言语甘泉吗?“供料作文”题所“供”的“材料”,根本就不是写作所要求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的写作,自然是毫无价值的“伪写作”。——写作行为中,最重要的选题、积材与立意,都由命题者代劳了,评价就只能是“伪评价”了。
三、伪文体:写虚拟之体
福建高考作文题给“伪材料”基础上形成的荒谬“观点”限定的载体是:“议论文”或“记叙文”。“湖南卷”也如出一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而“江西卷”则要求:“必须写议论文。”其他各卷不规定写什么文体,或是“文体自定”或是“写一篇文章”,但可以想见,其所谓“文体”、“文章”,指的也是“议论文”、“记叙文”之类的“虚拟”的“教学体式”。殊不知,这些“教学体式”是现实写作中根本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教学所形成的“虚拟文体感”,不但不能助成学生一生的言语成就,相反,一旦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还会干扰、阻遏他们将来重新学习、掌握“真实文体感”。
我国现代“教学文体”的创设,大约是自陈望道先生始。——在当时,这是一种创新的探索。他在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一书中说:“文章体制,包括记载文、记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等五种文式。”陈望道先生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五种“文体”是为练习作文所作的分类,不是真实写作中的文章作品的分类。每一种“真文体”,都包含了若干种“教学文体”因素。这“五种文式”,并非实际写作中的文体,是供作文教学、练习用的,不能照搬到真实写作中去。
此后的将近一个世纪,语文教科书与教学沿袭了陈望道先生的教学文体分类法。虽然在具体文体名称上有所不同,如夏丐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5年版)、《初中国文教本》(开明书店1936年版),将“教学文体”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但其文体分类的出发点与陈望道先生是一样的。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却不知道他们这样分类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教学,以讹传讹、弄假成真,以为真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文体存在。
这种影响,还涉及具体的写作认知与思想方法的误导。如陈望道先生谈到“论辨文”的“论 《“伪写作“命题观之弊害——由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