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走向唤醒活力的体验语文


身体验到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这自然包括对外界的印象和自己内心的变化,一起构成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经历。奇妙的体验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人或物或事情进行了解、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体验就像一座桥梁,使我们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体验就像一味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
  
  4.从单一走向综合:让体验更趋丰盈。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示我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当,儿童的语文学习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联。
  
  客观地说,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儿童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然而长期的“应试”思维简化了语文的教学目标,窄化了儿童的学习时空,学习成了校园里甚至是在课堂上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就阻隔了儿童与社会、自然和生活的联系。在如此狭窄的天地里,学生不可能学好语文,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让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真正着眼于“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着力于“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呆板的语文知识学习,机械、微观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堂、课外,在家庭、社区生活、社会活动中,时时学语文,事事用语文,全方位地提高语文素养、实践能力?
  
  多年的体验语文实践进一步证明,从单一走向综合已经成为体验语文的一种基本范式。体验语文,从单一走向综合,首先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当是一线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它应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其次要多元解读人文内涵,“我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见解很独特”……这样的句式应该如美丽的音符一样时时跳跃在课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再次要珍视课堂的动态资源,而学生资源的利用,离不开教师创设一种真正的民主氛围,进行平等对话,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决定着学生体验时空的大小。
  
  三、融入儿童生活的体验语文训练
  
  1.比照想象:发展语言思维。在语文教材中,经常隐藏着许多“空白”,总是有着许多意犹未尽之处,而这些教材中的“空灵”部分,是作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新,放飞自我而营造的空间。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创作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对文中藏着的“空白”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比照想象”。可以说,比照想象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应该巧妙利用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在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和人物的情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体验,将语文教出厚度,教出深度。
  
  2.语境还原:活化语言内涵。语文是以语言的学习掌握为主要任务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否则,就会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发展儿童的语言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又是语文学科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一个个的符号,是人类记载信息的工具。体验式语文认为,语言文字看似无声,其实它们会“说话”;看似冰冷,但它们有“温度”;看似沉默,但它们有“生命”。文本中很多语言都消极地沉睡在意识里,教师要帮助学生唤醒语言文字,活化这些语言。
  
  当然,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体验学习是有个体性和差异性的。无论是动作行为的体验,还是行为结果的体验,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每一个进入言语体验的学习者,并非白纸一张,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和遭遇中所积淀的体验,并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置于言语作品,对言语作品进行“具体化”,把言语作品中的空白补充起来,生成新的独特的体验,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体验语文中,我们主张语文课堂教学应一改过去理性分析的方式,多运用感性的实践方式,使语言文字立起来,活起来,鲜起来。
  
  3.由彼及我:还原语言内涵。体验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受和感悟,不是一种单向的认知活动;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内容、意境主动与自身实际相互融合,从而呈现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意义。“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此时,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主客体的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键。”(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因此,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阅读有不同的体验;同样的文本,同一个人由于阅读时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在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在感受和理解文本语言的基础上,逐步体会到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联想与想象,融人自己的生活实际,最后形成深刻的体验,并最终将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从而达到学生与文本相互融合的状态。
  
  要想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首先要经过“由我及彼”的体验,即学生在阅读中主动与文本融合;其次,才能经历“由彼及我”的体验,即学生在感受文本的同时,自然地推及自身,联系实际,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
  
  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如何带孩子去“体验”文本,也许方法千千万,但起点还是要回归到言语性上,背离文本的自由感悟不可取。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体验要从表达人手。“体验”和“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密不可分。在表达中体验,在体验中表达。用敏锐的双眼捕捉文本特有的信息,然后凭借显性的文字表达去挖掘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深化印象。这就是体验,一种触动心灵、增长智慧的探究方式;这就是体验,一种真正能唤醒活力的语文教学方式

《走向唤醒活力的体验语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61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