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体验”
略说“体验”
作者/郝 龙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与白岩松对话时说:“即便是不获奖,我也要感谢这片土地(山东高密),感谢这边的父老乡亲,我生于这长于这,我在这里成长的经验、亲身经历,甚至于小说里的好多人物原型都是我的左邻右舍,所以没有这块土地和乡亲们,也就没有我这个作家。”这就告诉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作家生活体验的语言呈现。
生活固然是艺术的本源,但它不会自动转型为艺术,将乡土人情、人物原型创生为艺术形象的过程是经由作者的自我生命体验将生活意象化的过程。作家的生活必然是体验着的生活,他不是仅仅观察着生活,也不是要从中归纳出什么结论,而是溶浸其中,体味着,掂量着,摸索着,这是一种渗透着思想的情感活动。
文学中的审美体验虽始终不脱离感性直观,但又超越性地指向情感生命,它以人对外物的直接审美感知(感同身爱)为发端,经审美想象(神思)的作用得以深化与拓展,更凭借审美领悟(妙悟)以进入生命的本真。体验必须通过言语表达,将内在的言语表达为外在的话语,从体验向话语的转变是一个创造性的意义生成过程。瑞典文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的家乡体验,并不必然地转化为作品,只有经过反思与深化,并通过现实和梦幻融合的艺术传达,才真正创造了莫言的“感观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并非所谓生活的反,映,而是源于生活,经由体验,借助语言所创造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因此,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同样需要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朱熹说:“随文解义,谁人不解?须要见古人好处。”他举例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十四个字谁人不晓得,但为什么前人都赞叹写得好呢?他认为读书离不开字面的意义,但又不能停留于字面的意义。
作品理解如何才能深入?朱熹提出“涵泳”说,强调读者的接受心境和内在的体悟。他主张“讽诵”与“熟读”,认为文学作品深层结构的理解,只有通过对作品表层的音韵、节奏、声调、韵律的“讽诵”和“熟读”,才能最终获得深层情趣和有韵味的领悟与把握。(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涵泳的过程实际上是接受者对作品语言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朱熹说:“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这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考的审美体验,它强调的是接受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并最终与作品传达的情意达到相契与共通。
文学是入学,读者发现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类精神生活的秘密,所达到的人性深度,都离不开含英咀华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并化为一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沈从文读徐志摩的诗,看到的是“以生命的洪流,作无往不及的悬注,文字游泳在星光里,永远流动不息,与一切音籁的综合,乃成为自然的音乐”,这是独特的心理体验化为可以触摸的视觉形象。
鲁迅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白莽的诗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和“冬末的萌芽”,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处处带有鲜明的设身处地的体验色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是语言的学习,无论多么深刻的体验或精湛的思想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苏轼说“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意思是只懂一般道理,不懂语言技巧,仍然不能用笔墨表达出来。然而,怎样才能自如地驾驭语言呢?欧阳修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读书既少,写作也不多,语文学习的过程既缺与生活的联系,更少内在的体验,大量的时间花在没有情感投入、没有生命意义感悟的各种应试练习之中。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语文教学当然不可能收获活泼而有效的教学效果。 《略说“体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623.html
作者/郝 龙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与白岩松对话时说:“即便是不获奖,我也要感谢这片土地(山东高密),感谢这边的父老乡亲,我生于这长于这,我在这里成长的经验、亲身经历,甚至于小说里的好多人物原型都是我的左邻右舍,所以没有这块土地和乡亲们,也就没有我这个作家。”这就告诉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作家生活体验的语言呈现。
生活固然是艺术的本源,但它不会自动转型为艺术,将乡土人情、人物原型创生为艺术形象的过程是经由作者的自我生命体验将生活意象化的过程。作家的生活必然是体验着的生活,他不是仅仅观察着生活,也不是要从中归纳出什么结论,而是溶浸其中,体味着,掂量着,摸索着,这是一种渗透着思想的情感活动。
文学中的审美体验虽始终不脱离感性直观,但又超越性地指向情感生命,它以人对外物的直接审美感知(感同身爱)为发端,经审美想象(神思)的作用得以深化与拓展,更凭借审美领悟(妙悟)以进入生命的本真。体验必须通过言语表达,将内在的言语表达为外在的话语,从体验向话语的转变是一个创造性的意义生成过程。瑞典文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的家乡体验,并不必然地转化为作品,只有经过反思与深化,并通过现实和梦幻融合的艺术传达,才真正创造了莫言的“感观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并非所谓生活的反,映,而是源于生活,经由体验,借助语言所创造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因此,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同样需要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朱熹说:“随文解义,谁人不解?须要见古人好处。”他举例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十四个字谁人不晓得,但为什么前人都赞叹写得好呢?他认为读书离不开字面的意义,但又不能停留于字面的意义。
作品理解如何才能深入?朱熹提出“涵泳”说,强调读者的接受心境和内在的体悟。他主张“讽诵”与“熟读”,认为文学作品深层结构的理解,只有通过对作品表层的音韵、节奏、声调、韵律的“讽诵”和“熟读”,才能最终获得深层情趣和有韵味的领悟与把握。(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涵泳的过程实际上是接受者对作品语言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朱熹说:“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这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考的审美体验,它强调的是接受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并最终与作品传达的情意达到相契与共通。
文学是入学,读者发现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类精神生活的秘密,所达到的人性深度,都离不开含英咀华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并化为一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沈从文读徐志摩的诗,看到的是“以生命的洪流,作无往不及的悬注,文字游泳在星光里,永远流动不息,与一切音籁的综合,乃成为自然的音乐”,这是独特的心理体验化为可以触摸的视觉形象。
鲁迅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白莽的诗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和“冬末的萌芽”,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处处带有鲜明的设身处地的体验色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是语言的学习,无论多么深刻的体验或精湛的思想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苏轼说“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意思是只懂一般道理,不懂语言技巧,仍然不能用笔墨表达出来。然而,怎样才能自如地驾驭语言呢?欧阳修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读书既少,写作也不多,语文学习的过程既缺与生活的联系,更少内在的体验,大量的时间花在没有情感投入、没有生命意义感悟的各种应试练习之中。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语文教学当然不可能收获活泼而有效的教学效果。 《略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