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读《一颗枣核该有多重》
师教学该课的几个片段:
【片段1】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余光中的《乡愁》,并播放音频文件,范读《乡愁》,营造氛围,触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强调: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感情。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片段2】模块活动一:理解课文
1.出示课件:找出文中和枣核有关的语句,想一想:课文写了有关“枣核”的哪几件事?分别用“
枣核”的形式概括(要求:横线处填一个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索枣核 见枣核 话枣核 议枣核,由此可见“枣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提问:课文哪句话最能概括本文中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指明学生朗读段落。明确: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3.提问:这不仅是构思别致的枣核,也是几颗深情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见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
4.小结:本文围绕“枣核”,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片段3】模块活动二:品味情感
1.再次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思乡爱国之情。
2.提问: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因为他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3.提问:文中美籍华人“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还感到“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究竟缺点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补充。明确: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美籍华人在美国的物质生活是很富裕的,但在精神上,他远离了家乡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在一种陌生的环境中而感到空虚。这种感觉是一个游子很自然朴素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4.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学生读7——10小节。明确:“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5.提问: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种枣人也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明确: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6.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作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片段4】模块活动三:升华情感
1.提问:文中美籍华人朋友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想在院里试种枣树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借助哪些寄托物,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呢?
明确: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的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
课件出示:有关思乡的经典古诗句。
2.总结:祖国、家乡的一景一物他都思念。这思念之情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所以他要朋友不远万里从祖国带几颗枣核,他要种下这故乡的种子,寄托他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小见大,以物传情。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寓情于物,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这样的教学处理,在当下十分流行,教学效果似乎也不错——每一个交由学生讨论的问题,都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人文教育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由“理解”到“品味”再到“升华”,其间穿插了很多思乡的经典古诗句。但是,我却不敢苟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不难读出来,为什么非要造作地设计出三重模块呢?教师不去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更不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嚼语言文字的真味,而只是一味地进行人文拓展。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繁复的拓展外,教师还明确了那么多结论,还要不停地展示课件,这样一来,学生又究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讨论、思辨、探究以及发表见解呢?这样的教学,充其量不过是“填鸭式”的一种时髦的翻版。
其实,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不仅蕴含于情节之中,更蕴含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字之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去品味、思辨和探究。如此,也最能唤起学生对母语的爱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读《一颗枣核该有多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663.html
【片段1】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余光中的《乡愁》,并播放音频文件,范读《乡愁》,营造氛围,触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强调: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感情。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片段2】模块活动一:理解课文
1.出示课件:找出文中和枣核有关的语句,想一想:课文写了有关“枣核”的哪几件事?分别用“
枣核”的形式概括(要求:横线处填一个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索枣核 见枣核 话枣核 议枣核,由此可见“枣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提问:课文哪句话最能概括本文中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指明学生朗读段落。明确: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3.提问:这不仅是构思别致的枣核,也是几颗深情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见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
4.小结:本文围绕“枣核”,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片段3】模块活动二:品味情感
1.再次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思乡爱国之情。
2.提问: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因为他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3.提问:文中美籍华人“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还感到“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究竟缺点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补充。明确: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美籍华人在美国的物质生活是很富裕的,但在精神上,他远离了家乡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在一种陌生的环境中而感到空虚。这种感觉是一个游子很自然朴素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4.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学生读7——10小节。明确:“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5.提问: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种枣人也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明确: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6.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作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片段4】模块活动三:升华情感
1.提问:文中美籍华人朋友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想在院里试种枣树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借助哪些寄托物,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呢?
明确: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的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
课件出示:有关思乡的经典古诗句。
2.总结:祖国、家乡的一景一物他都思念。这思念之情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所以他要朋友不远万里从祖国带几颗枣核,他要种下这故乡的种子,寄托他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小见大,以物传情。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寓情于物,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这样的教学处理,在当下十分流行,教学效果似乎也不错——每一个交由学生讨论的问题,都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人文教育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由“理解”到“品味”再到“升华”,其间穿插了很多思乡的经典古诗句。但是,我却不敢苟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不难读出来,为什么非要造作地设计出三重模块呢?教师不去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更不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嚼语言文字的真味,而只是一味地进行人文拓展。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繁复的拓展外,教师还明确了那么多结论,还要不停地展示课件,这样一来,学生又究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讨论、思辨、探究以及发表见解呢?这样的教学,充其量不过是“填鸭式”的一种时髦的翻版。
其实,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不仅蕴含于情节之中,更蕴含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字之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去品味、思辨和探究。如此,也最能唤起学生对母语的爱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读《一颗枣核该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