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素材引入:应摒弃“先人为主”也谈阅读教学中的多元化理解


而引。其实,在已有信息、背景介绍比较完备的情况下,基本上不需要引入大量的课外素材,只需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稍作补充、介绍即可。二是对所引素材与课文的内在关系把握不到位,导致图式偏向、渐行渐远。三是引入时机不当。阅读素材应作为课外参考性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且不能按照教师的理解作出任何暗示。
  
  怎样防止和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呢?
  
  第一,必须对课文有充分的把握。对自我理解中明显带有个性化、缺乏十足把握、没有得到广泛的学术认可的结论,一定不能简单地向学生“推销”,更不能在所谓引导的名义下让学生随己“上路”,以教师个人与文本的对话结论、以片面的求新求异作为学生学习的路径和标尺。同时,对解读作品通常采取的“知人论世”法,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实现对课文的“基本理解”,这既不是单纯寻找单一的作者原意(当然这和对“原意”有基本的理解、把握并不矛盾),也不能停留于发表各自的感受。即使教师的认识独特新颖,是理据充分、比较深刻的结论,一般也只是拿出来作简要的阐释,提供给课堂参考商量。引导学生通过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状况来理解课文,作为一种有效的传统教法丢却不得,“知人论世”这一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上述案例也体现了这种教学方法和意图),但“知人论世”的首要前提是要正确解读文本,“知人”并非仅仅是从作者的传记资料论其生平,并非简单地以作者总体性情与风格进行“贴标签”式的“以人论文”;“论世”也不是孤立地抽出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针对具体作品,既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为人行事,又要反观特定的社会生活、政治环境对其造成的某些特殊影响,从而全面理解其人其世,避免那种断章取义、简单套解、主观臆断的阅读倾向。否则,难免产生阅读偏差,甚而曲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看似“知人”,实则“误人”。
  
  阅读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最常见的问题是“先人为主”,未及学生深入文本,教师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过早地把创作背景、作者介绍、时代特征以至诸多材料一股脑儿倒给学生,在相应的“先验论”(先于学生体验、探究而作提示、结论)牵引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思维过程被消解、淡化。上述案例中也明显存在这样的倾向。鉴于“先人为主”的弊端,有学者提出“反其道而教之”,即不介绍资料、不要求预习、不讲究导入、不交代背景等,引导学生将其生活积累、文化积累与文本解读紧密联系起来,教会学生撇开“知人论世”来读懂作品。这自有其道理,但未必全然适合于常态教学。笔者以为,可以“先放后引,后人为主”,即不要过早过急地谈文章背景和作者情况,而是让学生去反复地读,在疏解文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紧紧围绕文章的一字一句,细嚼慢咽,认真品味,抓住文本自身透示的重要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尽可能深入地感受作品形象,体察个中情感,思考潜在意蕴。但是,“先放”,绝不是教师坐等学生“自主立论”以待“坐收渔利”——希望学生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水到渠成”地达成目标,恐怕也不太现实。毕竟,像《记承天寺夜游》这类文学作品的语言及其表达的情思,学生是很难体验、领会到位的(至于苏轼文中隐现的经历与情感,很多人恐怕一生也不会有类似体验),因此,教学中不可形式化地单纯强调学生通过体验、品悟。比如,对“被贬而心情不好”这一点,学生了解背景信息后一般都能说得上来,但大多无法体验,此时,应作怎样的教学处理?严华银老师说得好:“当学生体验不出的时候,最需要启发、引导和点拨;当点拨也无济于事的时候,可能最需要的是‘帮助’;当‘帮助’仍然实现不了目标,那你就权衡一下,是不是该直接‘告诉’了。”如此,学生当会豁然开朗。所以,无论“放”的效果如何(学生能透过文本信息作出一些有意义的分析最好),教师的介入必须适时跟进,于必要之际“引”出“知人论世”的有关评介,助推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有效解读。这种“后人为主”是必要的。这,或许是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辩证可行的良方。
  
  第二,必须对课文的篇目定性作出正确的定位,明确其教学方向与目标要求,以此决定是否需要引入素材、引入到什么程度,绝不能在“用教材教”的名义下盲目扩容。
  
  依据王荣生教授对课文类型的科学划分,一般来说,“用件”类文章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料素材;“例文”有时需要大量的素材支撑(如某一主题下的材料学习,运用系列材料印证主题);“样本”的材料引入也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定篇”一般要按照权威的解释展开教学,素材的增补必须为学生领会其经典篇目服务。现在,很多教材尚无类似区分,以致在教学素材的引入、运用上缺乏适当的尺度。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凸显。但在教学实施中,结合具体的教情学情、教材文本及其他资源要素所进行的适切性(包括必要性、可能性、有限性等)分析还远远不够。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出自名家、经典而有特质的“借景抒怀”的文言短文,显然,对此文的教学,必须牢牢立足文本本身,要让学生在欣赏、了解的过程中达成比较清晰、明确的领悟。那么,反复诵读文章、透彻理解文意、分析文中写景与人物心理活动(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也”是比喻中有比喻,达成两种影像的自然完美的融合,在这种静谧之中,人物的“无语”和“独语”又是颇值得玩味的)的关系、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等都要一应俱全、多位一体,达不到这些要求,便不能轻易拓展、增补素材。否则,就会造成无形的信息干扰乃至更多的认知障碍。
  
  素材引入对阅读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或用来创设情境导入引思,或用作解读课文的参照参考,或用来作对比分析或者反衬,或用以延伸迁移,或作为补充阅读,如此等等。素材的作用、用多用少、用于何时何处、运用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等,均需详加斟酌——既要就课堂论课堂,也要跳出课堂看课堂;既要就课文论课文,也要跳出课文看课文,辩证、具体、理性、审慎地分析论证。
  
  另一位教师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以“读”为主线,分为“读通读懂读精读深读新”五个环节:“读通”环节,设计了“听范读、学生范读、师生点评”三个步骤,旨在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引导学生在“侧耳倾听”文本的基础上,去揣摩感悟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情;“读懂”环节,指导学生结合文下注解再读课文,自主翻译,之后通过合作交流,通译全文,解决疑难处的文意;“读精”、“读深”环节,重点指导学生就文章语言、思想进行品析、质疑,通过反复研读课文,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读新”环节,则引领学生从经典中发掘新意,畅谈具有个性化的、现实意义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没有一丝停滞、懈怠的机会,对作者微妙心境的揣摩,也是通过带着提示的自主阅读解决的。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该教师的教学处理——
  
  师 怎么理解作者的微妙心境呢?相隔古今,我们无法像今天的“名人访谈”那样当面请教苏轼,但我们可以从本文的寥寥数语中寻找作者情感变化的蛛丝马迹。请大家认真仔细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哪些地方读出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和心情。
  
  (学生自读课文。)
  
  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空明、美好的特点,面对这样的月色,苏轼的心情会好些。
  
  师 文中有没有表示心情好的词?
  
  生 “欣然”,是高兴的意思,写出了心情好。
  
  生 也不全是好,看这句“念无与为乐者”,说明当时苏轼身边连个有共同语言的人都没有,他应该很寂寞。
  
  生 对。“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这说明苏轼想睡却睡不着,看着窗口发呆。心情不好。要是换了我,倒头就睡,看不见月亮。(学生笑。)
  
  师 大家读得很细致,分析也合情合理,如果说苏轼当时是寂寞的,那他为什么寂寞?有没有同学了解相关史实?
  
  生 小注说,“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被贬的心情是郁闷的。
  
  师 大家了解作者贬官黄州的情况吗?
  
  生 不太了解。
  
  师 是这样的,元丰二年,苏轼被人陷害入狱,经弟弟苏辙等多方营救才算保住了脑袋。同年十二月,被贬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居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住下。担任的黄州团练副使是虚职,不准处理公务,连行动自由也受限。物质条件匮乏,他就在城东坡地开荒种地,苏轼的号“东坡”就是从这里来的。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被莫须有的罪名弄到伤痕累累,谪居偏远之地,心情不言而喻。所以说,大家刚才的分析是对的。还有别的补充意见吗?
  
  生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和朋友一起在院里散步,算是比较悠闲。
  
  生 作者自己也说自己是“闲人”。
  
  生 这里的“闲”可能多少带点闲情逸致的味道。
  
  师 这就是黄州期间的苏轼,一个处境凄凉却胸襟旷达的大文豪。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成全了苏轼”,“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
  
  这里,“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如何理解“闲人”这一教学难点,教师没有先人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充分自读,从遣词造句等方面去发现,然后适时介入,补充学生不够了解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从文字表象深入作品内涵,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自然地建构起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思维对话

《素材引入:应摒弃“先人为主”也谈阅读教学中的多元化理解》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68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