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典型文体的非典型教法——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


就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较深的启迪性。
  
  (三)非典型之三:探索性发现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意义可以探索到什么程度?对美好人性的张扬和赞美,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之情,对在困境中陌生人之间的友情的颂扬,对为他人的生命而不惜自己生命的牺牲精神的讴歌,所有这些对小说的主题意义的解读。都是正确的,也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达到的高度。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跨越时空,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都感动、震撼,是不是存在更多的值得人思考的内容?经典作品给予人的最永久的魅力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独特的语言形式、高超的艺术技巧,而是给予人的生命的滋养。
  
  于漪老师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解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最后一片藤叶是贝尔曼画的,为什么不是苏艾,苏艾有完成这一片藤叶的可能吗?这是一个极具思辨色彩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深入文本深处,沿着贝尔曼和苏艾对琼珊的“爱”的路径,发现他们“爱”的相同与相异。贝尔曼和苏艾,都在自己的艰难困境中给予了琼珊温暖与爱护。但是,因为年龄、知识、经验、阅历等的不同,苏艾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呵护和包容,在琼珊对生命绝望之时。她显得无助和无奈。而贝尔曼,他的“爱”从表面看并不温情和热烈,甚至连一句温和的言辞都没有。但他对琼珊有更多的理解,明白琼珊绝望时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且能竭尽自己所能去完成。因此,通过对两人“爱”的不同的探索解读,学生明白,具有爱的情感很可贵,但具有爱的智慧更令人肃然起敬,这是爱的更高境界。这一问题的探索研究,跨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爱”与“美好人性”的赞语,给学生增添了理性思辨的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中,笔者还让学生思考:琼珊真的是因为那一片藤叶而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信念吗?学生对这一来自文本的人生问题的探索极感兴趣。真正拯救琼珊的,并不是那一片藤叶,而是她自己内心没有熄灭的信念和希望,所以她对最后的那片在风中不飘不动的藤叶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怀疑,藤叶只是使她生命信念之火重燃的一个外因、一个支点而已。在小说中,苏艾对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这足以证明,拯救琼珊的,不是藤叶,而是她自己对生命的美好信念。
  
  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在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况,都不能熄灭信念和希望之火。
  
  通过这类阅读探索,一部经典文本就实现了滋养人的生命的价值,《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成为了永远的常春藤叶。
  
  三、思考:典型中孕育非典型
  
  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非典型”教法是在对典型文体的分析、对学生理解程度的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典型中孕育的非典型,是对“典型”文体的深度把握,是对依“体”而教的遵循和超越。
  
  朗读教学,这种教学手段,在任何一种文体的教学中都应该运用,但运用的目的是不同的。在这篇小说教学中运用,是由小说的语言特色、叙事艺术决定的,而这也许是很多教学者在教学这篇小说时不太会采用的教学方法。
  
  余映潮老师认为,“选点品读”就是精读,就是深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选点”在小说的“情节”,核心是情节处理的匠心,基点是结尾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对局部的深入研读基础上。将小说文本的艺术匠心散射到文本的各个部分。而以读者易忽略的细节的匠心处理为教学典例,使学生获得阅读期待的提升。并且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又将小说主要人物贝尔曼的形象、细节描写的精妙的赏析糅合在其中。
  
  经典文本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笔者以为在于它对人类的精神的滋养,怎样发现文本的养料所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反复阅读,并能在反复阅读中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习惯,文学本是人学,只有在文本的反复阅读中发现并思考人生的普遍问题,才能更好地观照人生,热爱人生也才不致成为一句空洞的言辞。
  
  同时,采用典型教法还是非典型教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设计是以文本为依托的,尤其是人文探究题更应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研读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人文而人文。“苏艾和贝尔曼谁能完成最后的藤叶”,探索的依托是文本中两人对琼珊的“爱”的表现的叙写。“拯救琼珊真的就是那一片藤叶吗”的探索发现,是源于文本中琼珊和苏艾的对话描写中透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离开了文本的人文探究,必将是苍白空洞的说教,是脱离了语文河流的干涸的河床。
  
  再次,非典型教法的运用,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量,一个教师对文本应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和思考,对自己的学生的语文涵养也应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教学中抛开人云亦云的、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不断更新自我,像于漪、陈钟棵、余映潮等前辈名师那样,做一个语文教学的思想者,对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思考,以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影响、引领年轻学生的思考和思想,以“非典型”的教法铸造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文体的非典型教法,关乎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思想、价值观等,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
  
  参考文献:1.于漪《克服浮泛,精心探究》,《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 2.余映潮《优化小说欣赏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3期 3.褚树荣《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2期 4.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5.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及其面临的问题》,《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6.汪政、何平《解放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1

《典型文体的非典型教法——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736.html

  • 上一篇范文: 限知视角和《桥边的老人》
  • 下一篇范文: “讽诵”例说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