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福建师大文学院 赖瑞云
我们阅读《沁园春·长沙》,觉得全诗充满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豪气凌云之感,与传统的悲秋之诗很不一样,这是大多读者会有的整体感觉。解读的重点就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教学凝结点也应集中于此。
一
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
1.领字。这是向来专家解读中会提到的,但中学教学中不少人却未对此作出教学处理。如上片的“看”字,从“看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有一种气势,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下片的“恰”字。从“恰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因为这领字,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诗词的教学重朗读,尤其像《沁园春·长沙》这样奋发激昂的诗作。其中这领字,本身就是要靠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感觉,领略其好处。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这七句应读得比较连贯、舒展、急促些,以展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随之,略作停顿,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并应读得沉缓、有力些,以体现那种深沉思索和慷慨心绪。
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可能是全诗最精彩之处。
我们说,下片因其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夹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竟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这些与我们上述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
细读,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的感觉其实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
第一,首先看最著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
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飞起来了,多自由啊!自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
注意:“击”、“翔”两字被认为是该诗用字最妙的两处,是体现自由奋发状态最重要的两处,我们开头说的该诗的教学要凝结、集中于回答好为什么《沁园春·长沙》会给人们自由奋发、昂扬向上的感觉,那么,此两处用字的教学就理当于此作出最明确、最干净、最彻底的回答。就笔者看过的许多教学资料(包括课本的注释,教参的解读资料,正式出版、发表或网上流行的教案、教学实录等)和听过的许多现场教学,总体而言,都把这两字,尤其“击”字,当重点,就“明确”而言,几无疑虑;但不够干净、不够彻底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成功的艺术都是既丰富多样又集中统一的,而后者又更为重要,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的名言:“集中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如要二者取一,人们宁可牺牲多样而不可牺牲集中。或说,不是多元解读吗?但多元不是杂乱,你可以就集中于何、统一于何、凝结于何有不同的乃至完全不同的看法,但不可混杂堆砌,指向不明。又或说,为什么要辨析得那么细?文本解读要彻底,要过硬就要细读,文本细读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另一称呼。李泽厚有一段名论:
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在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字之差、半拍之快(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
所以,解读和解读教学的杂乱和粗疏,是我们不应取的态度。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发现了一“好”二“不足”。其“好”是许多解读及解读教学都注意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应当脱化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但更应进一步指出,这化得好,将“飞”、“跃”的客观描述变异为主观意态的“击”、“翔”,乃更好地表现了那种彻底的自由奋发之状,教学中对此未予指出,是“不足”之一。第二个“不足”是很少有解读和解读教学注意到,将“鱼跃于渊”中的“渊(深水)”改为“浅底”之妙。——清澈见底谓之“浅”,清澈见底疑“无水”(《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无水”犹如阻力最小的空气,既然让鱼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干脆让它像鸟在空中那样自由、任意得毫无阻拦地任其遨游,任其飞翔!这完全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主观之需,一种主体精神的展现,诗中上片不是还有一句“漫江碧透”吗?既“漫江碧透”就处处深绿,处处深不可测,深不见底,何来“浅底”?这“矛盾”矛盾得好,“无理而妙”无理得妙,这不是写实,不是实录,而是文学,是诗歌,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表达之需,该“碧透”就“碧透”,该“浅底”就“浅底”,总之要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叫客观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或主体精神同化了客观特征。
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使我们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8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
万山是红“遍”:
层林是“尽”染:
漫江是碧“透”:
百舸是“争”流。
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
是“万”山都红遍:
是“层”林都尽染:
是“漫”江尽碧透:
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实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说“击”、“翔”,而说“空”、“底”)。
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8个字,少有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 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日亮之解才能发现其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
我们过去把“竟”字仅仅解读为“竟相”、“竞争”,但王宁指出,“竞”字“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竟,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田陈日亮亦作此解,他在引述王文后,又作了自己的研究,指出这“竞”之本字乃“兢”,其原始意乃“并列”,也就是这“竞自由”不仅是竞相自由,而且是都自由。王、陈解得好,鹰、鱼、山、林、江、舸……大自然的各等“生命”、万事万物不仅在竞相奋发,在争取自由,更重要的是都实现了它们自由生命的展示;所以,我们可以在王、陈之解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这“竞相”与“并相”再糅在一起,亦即这不仅是万物都自由,而且是万物在比显自由,在展演、比赛谁更生机勃勃。
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上述“击”等11字展现的彻底自由、遍地自由相配,才能更衬托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
二
“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
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自由、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出一个如“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新世界?毛泽东的回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743.html
福建师大文学院 赖瑞云
我们阅读《沁园春·长沙》,觉得全诗充满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豪气凌云之感,与传统的悲秋之诗很不一样,这是大多读者会有的整体感觉。解读的重点就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教学凝结点也应集中于此。
一
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
1.领字。这是向来专家解读中会提到的,但中学教学中不少人却未对此作出教学处理。如上片的“看”字,从“看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有一种气势,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下片的“恰”字。从“恰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因为这领字,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诗词的教学重朗读,尤其像《沁园春·长沙》这样奋发激昂的诗作。其中这领字,本身就是要靠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感觉,领略其好处。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这七句应读得比较连贯、舒展、急促些,以展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随之,略作停顿,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并应读得沉缓、有力些,以体现那种深沉思索和慷慨心绪。
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可能是全诗最精彩之处。
我们说,下片因其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夹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竟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这些与我们上述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
细读,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的感觉其实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
第一,首先看最著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
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飞起来了,多自由啊!自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
注意:“击”、“翔”两字被认为是该诗用字最妙的两处,是体现自由奋发状态最重要的两处,我们开头说的该诗的教学要凝结、集中于回答好为什么《沁园春·长沙》会给人们自由奋发、昂扬向上的感觉,那么,此两处用字的教学就理当于此作出最明确、最干净、最彻底的回答。就笔者看过的许多教学资料(包括课本的注释,教参的解读资料,正式出版、发表或网上流行的教案、教学实录等)和听过的许多现场教学,总体而言,都把这两字,尤其“击”字,当重点,就“明确”而言,几无疑虑;但不够干净、不够彻底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成功的艺术都是既丰富多样又集中统一的,而后者又更为重要,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的名言:“集中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如要二者取一,人们宁可牺牲多样而不可牺牲集中。或说,不是多元解读吗?但多元不是杂乱,你可以就集中于何、统一于何、凝结于何有不同的乃至完全不同的看法,但不可混杂堆砌,指向不明。又或说,为什么要辨析得那么细?文本解读要彻底,要过硬就要细读,文本细读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另一称呼。李泽厚有一段名论:
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在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字之差、半拍之快(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
所以,解读和解读教学的杂乱和粗疏,是我们不应取的态度。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发现了一“好”二“不足”。其“好”是许多解读及解读教学都注意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应当脱化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但更应进一步指出,这化得好,将“飞”、“跃”的客观描述变异为主观意态的“击”、“翔”,乃更好地表现了那种彻底的自由奋发之状,教学中对此未予指出,是“不足”之一。第二个“不足”是很少有解读和解读教学注意到,将“鱼跃于渊”中的“渊(深水)”改为“浅底”之妙。——清澈见底谓之“浅”,清澈见底疑“无水”(《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无水”犹如阻力最小的空气,既然让鱼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干脆让它像鸟在空中那样自由、任意得毫无阻拦地任其遨游,任其飞翔!这完全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主观之需,一种主体精神的展现,诗中上片不是还有一句“漫江碧透”吗?既“漫江碧透”就处处深绿,处处深不可测,深不见底,何来“浅底”?这“矛盾”矛盾得好,“无理而妙”无理得妙,这不是写实,不是实录,而是文学,是诗歌,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表达之需,该“碧透”就“碧透”,该“浅底”就“浅底”,总之要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叫客观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或主体精神同化了客观特征。
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使我们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8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
万山是红“遍”:
层林是“尽”染:
漫江是碧“透”:
百舸是“争”流。
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
是“万”山都红遍:
是“层”林都尽染:
是“漫”江尽碧透:
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实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说“击”、“翔”,而说“空”、“底”)。
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8个字,少有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 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日亮之解才能发现其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
我们过去把“竟”字仅仅解读为“竟相”、“竞争”,但王宁指出,“竞”字“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竟,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田陈日亮亦作此解,他在引述王文后,又作了自己的研究,指出这“竞”之本字乃“兢”,其原始意乃“并列”,也就是这“竞自由”不仅是竞相自由,而且是都自由。王、陈解得好,鹰、鱼、山、林、江、舸……大自然的各等“生命”、万事万物不仅在竞相奋发,在争取自由,更重要的是都实现了它们自由生命的展示;所以,我们可以在王、陈之解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这“竞相”与“并相”再糅在一起,亦即这不仅是万物都自由,而且是万物在比显自由,在展演、比赛谁更生机勃勃。
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上述“击”等11字展现的彻底自由、遍地自由相配,才能更衬托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
二
“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
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自由、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出一个如“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新世界?毛泽东的回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