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诵”例说
4.咏 从口从永,本义是曼声长吟,就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咏时情感要饱满、夸张,语音在口腔中要有运动感,要找到“叼”、“弹”、“滚”、“喷”的感觉。大型音乐舞剧《奚仲造车》是一篇记载人类远古文明史诗般的美文。开头一段写人类从远古走来,时空久远,灾难深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共工触柱,裂地崩川。女娲炼石,以补苍天。
(选自“我乐网”)
这一段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时代久远、天穹浩瀚、天崩地裂、灾难深重的图景,女娲炼石补天,困难重重,可见一斑。很显然只有通过曼声长咏,才能表达时间之远,年代之久,灾难之重的深厚意蕴。
5.唱 从“昌”得声,嘴形张得很大,唱即歌,是有一定的腔调和固定的节拍可供依循的表现方式。有些诗歌是要唱要歌的,非“唱”无以传情,非“歌”无以尽味。“诗言志,歌永(通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见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9页)讲的就是诗是要歌唱的。我们先来看一首诗歌作品: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选自裘梦痕、丰子恺选编《中文名歌五十曲》)
《送别》既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又是一支抒情名曲。词意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作者又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把它谱成一首中国名曲。像这样的曲作,无论你怎么读,怎么吟,都没有演唱的那种味道,所以是一定要唱的。
6.弦 就是通过丝竹管弦等乐器的演奏来表现诗歌意境的方法,重点在于借助声情塑造诗歌意境,渲染氛围。如要展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最好用古筝来演奏《春江花月夜》曲谱,听者和而歌之。弦与唱的不同在于唱诗时以器乐为伴奏,而弦诗时则以歌声为衬托。
7.舞 舞是融入肢体舞动的诗乐展现,舞诗通常有歌有乐,以显示“诗、乐、舞”一体的精神。例如屈原的《湘夫人》如果采用舞诗的方法来读解,效果会更明显。
讽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古诗文教学中广泛使用 《“讽诵”例说》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750.html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共工触柱,裂地崩川。女娲炼石,以补苍天。
(选自“我乐网”)
这一段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时代久远、天穹浩瀚、天崩地裂、灾难深重的图景,女娲炼石补天,困难重重,可见一斑。很显然只有通过曼声长咏,才能表达时间之远,年代之久,灾难之重的深厚意蕴。
5.唱 从“昌”得声,嘴形张得很大,唱即歌,是有一定的腔调和固定的节拍可供依循的表现方式。有些诗歌是要唱要歌的,非“唱”无以传情,非“歌”无以尽味。“诗言志,歌永(通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见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1版。第19页)讲的就是诗是要歌唱的。我们先来看一首诗歌作品: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选自裘梦痕、丰子恺选编《中文名歌五十曲》)
《送别》既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又是一支抒情名曲。词意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作者又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把它谱成一首中国名曲。像这样的曲作,无论你怎么读,怎么吟,都没有演唱的那种味道,所以是一定要唱的。
6.弦 就是通过丝竹管弦等乐器的演奏来表现诗歌意境的方法,重点在于借助声情塑造诗歌意境,渲染氛围。如要展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最好用古筝来演奏《春江花月夜》曲谱,听者和而歌之。弦与唱的不同在于唱诗时以器乐为伴奏,而弦诗时则以歌声为衬托。
7.舞 舞是融入肢体舞动的诗乐展现,舞诗通常有歌有乐,以显示“诗、乐、舞”一体的精神。例如屈原的《湘夫人》如果采用舞诗的方法来读解,效果会更明显。
讽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古诗文教学中广泛使用 《“讽诵”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