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也谈钻研教材
通过观察理解“引吭高歌”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理解“展翅飞翔”。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一自然段中的第2句,边读边想象丹顶鹤飞翔的姿态,从它轻盈优美的飞行姿态中深入体会丹顶鹤的“高雅”。教师引导学生用朗读、比较、想象、看录像、做动作等方法,从颜色的素雅、体形的修长、飞翔时的轻盈等方面,层层深入地体会,这样,“高雅”一词的内在意蕴及丹顶鹤“高雅”的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
三、补充教材要在科学上做文章
1.立足教材是前提。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明确要求。要增强资源意识,努力让一切适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但是,教科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以文本为本,脱离了文本,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
2.补充教材要适度。崔峦说过,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教科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单薄、狭窄、封闭,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而过多地引进其他课程资源,各种媒体充斥于课堂,少用甚至不用教科书,就会导致教学的浮夸、浮躁,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就无法落实。
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引进相关资源,拓宽教学途径与形式,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要适时适量适度,或为突破难点而拓展,或为充实留白而补充,或为语言训练服务,或为发展能力而添加,以达到在学好文本、基本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学得多一点、活一点、好一点。
如《云雀的心愿》(苏教版第七册第20课>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看到森林被砍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明白了森林的重要。设计教学过程时,梳理出教学重难点,落实语文训练点,确定能带动整个教学过程有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主干问题——“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并以这一问题为主线,通过小云雀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层层深入地理解森林的重要性。紧扣全文中心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和重点段的语言、结构,进行句段练习。练习侧重于对重点句段表达效果的体会和基本方法的领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及时补充了一篇知识短文《树木的作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森林除了护土、蓄水、降温的作用,还有防尘、杀菌、降低噪音等功能,为课后练习“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森林的作用”服务。
学生在发现第10、13自然段结构(先总述后分述,再以反问为小结)相同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一段补充教材:让学生依照上述两自然段的写法,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有人说是‘森林氧吧’呢?”小云雀饶有兴趣地问妈妈。
“________________。夏天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在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树木不停地释放着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清新的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聆听鸟儿美妙的呜叫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到阵阵鲜花的香味,人们的心情无比舒畅。________________。”
课程资源的整合,文本和补充教材相得益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最后又回归教材。一方面拓展了阅读,加深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迁移仿写,体现对文本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方法的尝试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能为有效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也谈钻研教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825.html
三、补充教材要在科学上做文章
1.立足教材是前提。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明确要求。要增强资源意识,努力让一切适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但是,教科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以文本为本,脱离了文本,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
2.补充教材要适度。崔峦说过,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教科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单薄、狭窄、封闭,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而过多地引进其他课程资源,各种媒体充斥于课堂,少用甚至不用教科书,就会导致教学的浮夸、浮躁,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就无法落实。
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引进相关资源,拓宽教学途径与形式,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要适时适量适度,或为突破难点而拓展,或为充实留白而补充,或为语言训练服务,或为发展能力而添加,以达到在学好文本、基本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学得多一点、活一点、好一点。
如《云雀的心愿》(苏教版第七册第20课>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看到森林被砍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明白了森林的重要。设计教学过程时,梳理出教学重难点,落实语文训练点,确定能带动整个教学过程有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主干问题——“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并以这一问题为主线,通过小云雀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层层深入地理解森林的重要性。紧扣全文中心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和重点段的语言、结构,进行句段练习。练习侧重于对重点句段表达效果的体会和基本方法的领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及时补充了一篇知识短文《树木的作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森林除了护土、蓄水、降温的作用,还有防尘、杀菌、降低噪音等功能,为课后练习“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森林的作用”服务。
学生在发现第10、13自然段结构(先总述后分述,再以反问为小结)相同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一段补充教材:让学生依照上述两自然段的写法,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有人说是‘森林氧吧’呢?”小云雀饶有兴趣地问妈妈。
“________________。夏天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在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树木不停地释放着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清新的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聆听鸟儿美妙的呜叫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到阵阵鲜花的香味,人们的心情无比舒畅。________________。”
课程资源的整合,文本和补充教材相得益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最后又回归教材。一方面拓展了阅读,加深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迁移仿写,体现对文本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方法的尝试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能为有效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也谈钻研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