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互动,改作互补——谈谈高年级习作指导
读写互动,改作互补——谈谈高年级习作指导
作者/施彩萍
高年级段的习作指导,很多教师往往会着眼于习作技巧上。对于高年级段学生习作的指导,笔者以为,在关注学生写作技巧指导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指导与自主修改的指导。
一、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在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品悟。如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在结构上各有特色,是习作模仿的佳篇。《黄果树瀑布》一文,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来写游记;《黄山奇松》采用总分结构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奇”;《莫高窟》一文,总领全文后选取莫高窟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分述敦煌艺术,最后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联系课文,仿中求创。习作从“仿”起步。但是并非一味模仿,“仿”中应有创造。例如在写作《写一种动物》时,就可以模仿《变色龙》第九自然段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这段描写观察有序,表达生动,修辞得当,是小动物外形描写上的好范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一片段,当堂练习写话。有了较好的范文,学生提笔容易。课堂的练习也为《习作2》做好了铺垫。同时,因为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交流时也明显发现,学生对小动物外形特点的把握比较准确,表达也比较流畅,既结合了课文片段的方法,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3.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二、广泛阅读,读写互动
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很多名家无不主张多读,聚沙成塔,最终“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能力自然不差。不过,读什么,怎么读,学生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与书本接触,学习阅读,爱上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的过程,既是兴趣所致、感受语言的过程,也是厚积薄发、积累铺垫的过程。
1.读时有乐。在这一阶段,学生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阅读是自由的,是随性的。要的,就是读书时片刻的沉静。班级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习的氛围不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尽一致。喜欢读图的,看看卡通漫画;喜欢读故事的,走进童话世界去;喜欢知识性的,翻翻科普类杂志;喜欢生活的,儿童文学是不错的选择……在阅读的起步阶段,不管他们读的书籍是什么,教师都要支持,让学生有静静地捧着书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读那些有关写作文的好词好句的书,也不否决。因为,很多的习作始于模仿。
2.读中有思。教师要注重导读,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有所思,收获更丰。例如《昆虫记》的导读,就是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装满昆虫的衣袋》讲述了法布尔从小迷恋于昆虫的世界,长大后痴迷于昆虫的研究,最终写就了一部经典巨著《昆虫记》。课文的阅读,已使学生初识法布尔,引发了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教师抓住此契机,指导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昆虫记》一书。厚厚的书籍,学生读什么?仅读昆虫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读懂充满生命魅力的昆虫世界,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情、对科学的爱。因此,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最先指导学生读的是昆虫的生活、习性,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内容,侧重读书中的知识性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视角撷取精彩片段,细细品味生动的语言所带来的昆虫的生活场景,审视昆虫或奇异、或笨拙、或有趣的行为举止,揣摩昆虫或团结、或防备、或充满亲情的情感世界。这个环节的读,重在对文字的品悟与积累。接着,在无声的视频——视觉感受之后,指导学生模仿法布尔的语言表达,为视频配上解说词,这是趣味性的由读到写。有了法布尔的文字作为典范,有了精彩的画面作为视觉享受,学生由读到写就水到渠成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最后的导读环节,再次引领学生与法布尔零距离接触,走进了其心田,感受他在创作中付出的心血与智慧,感受他对昆虫的痴迷、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由浅人深的导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读与写的互动,成为学生宝贵的习作经历。
3.读后能写。阅读是积累好词佳句的绝好途径,但是积累了以后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并能运用,对于学生的运用,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激发学生多积累,多运用。最关键的是,学生读后能写,可以是仿写的片段,可以是读后感,所写内容不在于长短,在于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即可。在上述《昆虫记》的导读中,教师就在精彩片段的欣赏后,指导学生开展片段的仿写。学生所写的读后感,更能反映出他们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一本类似绘本的《过冬的老鼠》,学生能从中读出经济的问题,所写的读后感“童话中的经济——读《 《读写互动,改作互补——谈谈高年级习作指导》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1880.html
作者/施彩萍
高年级段的习作指导,很多教师往往会着眼于习作技巧上。对于高年级段学生习作的指导,笔者以为,在关注学生写作技巧指导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指导与自主修改的指导。
一、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在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品悟。如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在结构上各有特色,是习作模仿的佳篇。《黄果树瀑布》一文,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来写游记;《黄山奇松》采用总分结构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奇”;《莫高窟》一文,总领全文后选取莫高窟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分述敦煌艺术,最后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联系课文,仿中求创。习作从“仿”起步。但是并非一味模仿,“仿”中应有创造。例如在写作《写一种动物》时,就可以模仿《变色龙》第九自然段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这段描写观察有序,表达生动,修辞得当,是小动物外形描写上的好范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一片段,当堂练习写话。有了较好的范文,学生提笔容易。课堂的练习也为《习作2》做好了铺垫。同时,因为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交流时也明显发现,学生对小动物外形特点的把握比较准确,表达也比较流畅,既结合了课文片段的方法,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3.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二、广泛阅读,读写互动
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很多名家无不主张多读,聚沙成塔,最终“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能力自然不差。不过,读什么,怎么读,学生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与书本接触,学习阅读,爱上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的过程,既是兴趣所致、感受语言的过程,也是厚积薄发、积累铺垫的过程。
1.读时有乐。在这一阶段,学生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阅读是自由的,是随性的。要的,就是读书时片刻的沉静。班级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习的氛围不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尽一致。喜欢读图的,看看卡通漫画;喜欢读故事的,走进童话世界去;喜欢知识性的,翻翻科普类杂志;喜欢生活的,儿童文学是不错的选择……在阅读的起步阶段,不管他们读的书籍是什么,教师都要支持,让学生有静静地捧着书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读那些有关写作文的好词好句的书,也不否决。因为,很多的习作始于模仿。
2.读中有思。教师要注重导读,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有所思,收获更丰。例如《昆虫记》的导读,就是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装满昆虫的衣袋》讲述了法布尔从小迷恋于昆虫的世界,长大后痴迷于昆虫的研究,最终写就了一部经典巨著《昆虫记》。课文的阅读,已使学生初识法布尔,引发了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教师抓住此契机,指导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昆虫记》一书。厚厚的书籍,学生读什么?仅读昆虫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读懂充满生命魅力的昆虫世界,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情、对科学的爱。因此,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最先指导学生读的是昆虫的生活、习性,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内容,侧重读书中的知识性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视角撷取精彩片段,细细品味生动的语言所带来的昆虫的生活场景,审视昆虫或奇异、或笨拙、或有趣的行为举止,揣摩昆虫或团结、或防备、或充满亲情的情感世界。这个环节的读,重在对文字的品悟与积累。接着,在无声的视频——视觉感受之后,指导学生模仿法布尔的语言表达,为视频配上解说词,这是趣味性的由读到写。有了法布尔的文字作为典范,有了精彩的画面作为视觉享受,学生由读到写就水到渠成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最后的导读环节,再次引领学生与法布尔零距离接触,走进了其心田,感受他在创作中付出的心血与智慧,感受他对昆虫的痴迷、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由浅人深的导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读与写的互动,成为学生宝贵的习作经历。
3.读后能写。阅读是积累好词佳句的绝好途径,但是积累了以后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并能运用,对于学生的运用,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激发学生多积累,多运用。最关键的是,学生读后能写,可以是仿写的片段,可以是读后感,所写内容不在于长短,在于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即可。在上述《昆虫记》的导读中,教师就在精彩片段的欣赏后,指导学生开展片段的仿写。学生所写的读后感,更能反映出他们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一本类似绘本的《过冬的老鼠》,学生能从中读出经济的问题,所写的读后感“童话中的经济——读《 《读写互动,改作互补——谈谈高年级习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