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一心”即四个教学环节:“点的剖析、线的延伸,面的总结,心的回应。”具体而言:①先从学生有疑惑的、感兴趣的全息性的文本事例切入,引导学生探讨;②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更多的、丰富的文本事例的研习中进一步感受其特点;③接下来再将文本事例举三反一,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领会其主题内涵;④最后学生在联系现实和切己体察中生成自己的认识。
在这个《(论语选读·中庸之道)》教学案例中,教师先从学生预习中寻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备“学情”),发现学生普遍对“乡人皆好之”一节有疑问:“乡人皆好之”的境界为何还不如“善者善之,恶者恶之”?教师即从此切入,按上述步骤设置问题:
①“点的剖析”: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善恶皆有的一乡人都喜欢自己?
②“线的延伸”:你还能从其他语录中感受到孔子这一原则立场吗?
③“面的总结”:你觉得中庸之道有哪些特征?
④“心的回应”:结合自己生活,说说你在现实中如何践行中庸之道。
整堂课就师生地位及相互作用而言,教师从学生疑惑处入手,让学生从节选文本中发现研讨,自己归纳出“中庸之道”的特征,从而形成对“中庸之道”的最终理解,最后再让学生结合实践畅谈现实中如何践行“中庸之道”。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为学生研讨创设问题,整个课堂教师放手,始终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或许这就可称其为“发散型课堂”。
但是,这种所谓“发散型课堂”是否就是“归纳型教学”呢?我们依据“归纳”和“演绎”推理公式来分析这堂课的教学:
典型归纳的推理公式:
Sl是P
SI是S类的代表性个体
所以,所有S具有属性P
演绎推理公式:
大前提:有P理论在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
小前提:假定事物s行为受P理论支配
结论:则S行为的规律为P
第①环节(点的剖析):师生从疑惑处“乡人皆好之”切入,通过“感化式”和“讨好式”两种正反“好之”来体验“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和“平易性”特征。
第②环节(线的延伸):教师要求学生再对文中能体现上述原则立场的类似事例加以分析,从而体会文中孔子在评价“狂与狷”、“过与不及”、“适与莫”等方面的原则立场。
第③环节(面的总结):通过上述活动,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庸之道”的特征。
上述三个环节教学下来,学生脑中进行了这样一个“归纳推理”过程:
环节①:“乡人皆好之”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环节②:“乡人皆好之”是与之类似的“狂与狷”等事例中最具代表性的
环节③:所以,文中类似事例都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而课堂最后的环节④与环节③则进行了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大前提:“原则性、平易性”属于“中庸之道”
小前提:学生生活事例具有“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环节④:所以,学生是在践行“中庸之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现实中的“归纳型教学”与“演绎型教学”是相对而言,没有好坏之分的。许多教师认为“演绎”的主体是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本,注重结果,属于灌输式教育观念的产物;而“归纳”的主体是学生,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体现过程,属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产物。其实,这是一种静态考察,片面理解,是经不起推敲的。如上述《中庸之道》的教学,前三个教学环节构成了归纳推理,而推理而出的环节③又与最后一个环节④构成了演绎推理,整个教学流程,正所谓“归纳”与“演绎”并存,有机有效地完成了教学。
而《赵文》列举的三个课例及卓立子老师的商榷文章,极力推崇各自认可的“归纳”和“演绎”的优点,但“归纳”和“演绎”的各自优点,却并不能构成对方的各自缺点,因为二者使用的对象不一,情况不同。
第二,现实中的“归纳型教学”与“演绎型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其道理有如“归纳”与“演绎”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推理是辩证统一的,即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同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归纳型教学”和“演绎型教学”,二者也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渗透的。
其实,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从整堂课或整篇课文阅读教学来看,其采用的是“归纳型教学”,但在总体归纳中又有局部的演绎。同理,有时总的是“演绎型教学”,但其局部却又有归纳。譬如上述《赵文》中的第2、3课例都有“归纳”和“演绎”并存的影子,而我们之所以分别将其称为“归纳型教学”或“演绎型教学”,主要也是看其总体侧重,同时也是便于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教学策略往往是相互融合,交叉进行,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王海传主编《普通逻辑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⑦石国亮主编《逻辑思维训练》,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③卓立予 《语文教学是重演绎还是重归纳?——这确实是个问题>,中华语文网
④王立军《(论语选读)最好这样教》,《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 《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2061.html
在这个《(论语选读·中庸之道)》教学案例中,教师先从学生预习中寻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备“学情”),发现学生普遍对“乡人皆好之”一节有疑问:“乡人皆好之”的境界为何还不如“善者善之,恶者恶之”?教师即从此切入,按上述步骤设置问题:
①“点的剖析”: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善恶皆有的一乡人都喜欢自己?
②“线的延伸”:你还能从其他语录中感受到孔子这一原则立场吗?
③“面的总结”:你觉得中庸之道有哪些特征?
④“心的回应”:结合自己生活,说说你在现实中如何践行中庸之道。
整堂课就师生地位及相互作用而言,教师从学生疑惑处入手,让学生从节选文本中发现研讨,自己归纳出“中庸之道”的特征,从而形成对“中庸之道”的最终理解,最后再让学生结合实践畅谈现实中如何践行“中庸之道”。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为学生研讨创设问题,整个课堂教师放手,始终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或许这就可称其为“发散型课堂”。
但是,这种所谓“发散型课堂”是否就是“归纳型教学”呢?我们依据“归纳”和“演绎”推理公式来分析这堂课的教学:
典型归纳的推理公式:
Sl是P
SI是S类的代表性个体
所以,所有S具有属性P
演绎推理公式:
大前提:有P理论在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
小前提:假定事物s行为受P理论支配
结论:则S行为的规律为P
第①环节(点的剖析):师生从疑惑处“乡人皆好之”切入,通过“感化式”和“讨好式”两种正反“好之”来体验“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和“平易性”特征。
第②环节(线的延伸):教师要求学生再对文中能体现上述原则立场的类似事例加以分析,从而体会文中孔子在评价“狂与狷”、“过与不及”、“适与莫”等方面的原则立场。
第③环节(面的总结):通过上述活动,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庸之道”的特征。
上述三个环节教学下来,学生脑中进行了这样一个“归纳推理”过程:
环节①:“乡人皆好之”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环节②:“乡人皆好之”是与之类似的“狂与狷”等事例中最具代表性的
环节③:所以,文中类似事例都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而课堂最后的环节④与环节③则进行了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大前提:“原则性、平易性”属于“中庸之道”
小前提:学生生活事例具有“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环节④:所以,学生是在践行“中庸之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现实中的“归纳型教学”与“演绎型教学”是相对而言,没有好坏之分的。许多教师认为“演绎”的主体是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本,注重结果,属于灌输式教育观念的产物;而“归纳”的主体是学生,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体现过程,属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产物。其实,这是一种静态考察,片面理解,是经不起推敲的。如上述《中庸之道》的教学,前三个教学环节构成了归纳推理,而推理而出的环节③又与最后一个环节④构成了演绎推理,整个教学流程,正所谓“归纳”与“演绎”并存,有机有效地完成了教学。
而《赵文》列举的三个课例及卓立子老师的商榷文章,极力推崇各自认可的“归纳”和“演绎”的优点,但“归纳”和“演绎”的各自优点,却并不能构成对方的各自缺点,因为二者使用的对象不一,情况不同。
第二,现实中的“归纳型教学”与“演绎型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其道理有如“归纳”与“演绎”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推理是辩证统一的,即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同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归纳型教学”和“演绎型教学”,二者也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渗透的。
其实,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从整堂课或整篇课文阅读教学来看,其采用的是“归纳型教学”,但在总体归纳中又有局部的演绎。同理,有时总的是“演绎型教学”,但其局部却又有归纳。譬如上述《赵文》中的第2、3课例都有“归纳”和“演绎”并存的影子,而我们之所以分别将其称为“归纳型教学”或“演绎型教学”,主要也是看其总体侧重,同时也是便于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教学策略往往是相互融合,交叉进行,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王海传主编《普通逻辑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⑦石国亮主编《逻辑思维训练》,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③卓立予 《语文教学是重演绎还是重归纳?——这确实是个问题>,中华语文网
④王立军《(论语选读)最好这样教》,《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 《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