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选准突破口 优化课堂结构


  选准突破口 优化课堂结构
  
  作者/王燕侠
  
  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习惯于满堂询问与指令,课堂显得繁琐不得要领;也有的老师情景导入过长、迂回曲折,毫无意义地消磨了课堂时间;有的老师情景导入的话题或课件甚至与课文内容毫无关联,只是要耍花架子;也见到有的老师完全按已有的教参或别人的教案而生搬生套,学生疲于应付,课堂显得僵滞……凡此种种,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没有透彻地理解教材、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教学突破口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全面地透彻地研读与理解,寻找到一个可以辐射课文相关知识点和课堂各个能力目标的突破口,组织课堂活动,推动课堂进程,让学生学习、探究有抓手、有头绪,从而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简洁有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以体裁特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
  
  各种文体都有它相应的文体知识文体特点,因而不同文体的课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属于该种文体知识及特点,如果我们以文体特点作为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的突破口,那么即使再长再复杂的课文也一定会变得有章可寻、有法可依了。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可从题目上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该文也是一篇宴集序;其次再让学生回忆作为宴集序的一般文体知识,如一般都会有宴集时间、地点、人物、缘由、活动和游宴内心感受等内容,追问本文对这些内容是如何表达的,引导学生结合标题对本文内容与结构进行探讨,顺势品味本文内容的丰富与结构的谨严、表达方式的多样;同时又通过对游宴内心感受的探讨,引导学生对本文主旨进行归纳,从而明白本文情感与一般游宴“兴尽悲来”的不同,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还可以把本文的情感基调与《兰亭集序》情感基调的比较等。这样,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学活动紧凑合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如《五代史伶官传序》,结合注解,我们可先让学生明白本文既是一篇书序,又是一篇史论,就要明白作为书序的一般体裁特点是什么,如交代写作目的、写作过程、相关内容评价等;还要明白作为书序本文反映这一特点的内容是什么,即写作目的:力诫统治者戒奢图治,防微杜渐,也就是文章提及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其次作为史论,就有“以论带史,以史证论”的特点,还要弄清本文的“论”的观点是什么,“史”又是什么,化难为简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对课文进行探究分析,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垫定基础,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深入的了解。
  
  二、以课文注释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
  
  有的课文第一个注释常常起着交代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内容与写作目的等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注释,将注释的有关内容作为解读课文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如《阿房宫赋》的注解中有一句“这篇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学生不难理解这句话的作用,教师可顺势发问:“借古讽今,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具体在那些段落?并用几个字简单概括这一道理。再看注释,揭露秦王朝穷奢极欲的生活难道仅从阿房宫的兴废方面揭露的吗?从而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探讨,明确还有从阿房宫的宫女之多、珍奇珠宝之多等方面来铺叙秦王朝穷奢极欲的生活,接着鉴赏本文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分析本文的结构主旨,归纳“赋”的体裁特点等,让学生在有凭借、有抓手中有兴趣地学习,课堂也变得简洁有序,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解读课文
  
  课文标题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内容,有的交代课文的中心事件,有的反映出文章的思想情感等,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就以课文标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也能化繁为简,优化课堂。如《庖丁解牛》,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中心事件,那么文章围绕着这一中心事件“庖丁解牛”写了那些方面的内容?——庖丁解牛的情景,解牛的过程,解牛的态度,解牛的方法,解牛的结果等。那么庖丁解牛与养生又有怎样的相通之处?(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引导学生探究、联想、叩问,把握本文深层的思想内涵。当然还可引导学生同样用这种方法去解读课外其他的文章,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
  
  四、以课文的题眼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分析
  
  如《劝学》,题眼就是“劝”字。教学本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劝”为突破口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先让学生理解标题的含义,即为“劝勉学习”。接着让学生思考“劝”的作用——题眼,那么全文围绕着“劝”写了那些内容?或者为什么要劝勉他人学习?学生很快回答是从学习的意义——因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因为学习可以弥补不足等方面来阐述的,从而也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那么如何学习呢?学习在于积累、在于坚持不懈和用心专一等。进而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用来表达这些内容的手法和文章严谨的结构特点。整个课堂因为有这一针对性强的突破口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探究、学习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课堂显得简洁流畅,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五、以情感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综合赏析
  
  如教学《祭十二郎文》,可让学生先根据注释了解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关系,再读标题,思考文章的情感是怎样的,以便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痛悼之情。那么文章的这种痛悼之情是通过那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呢?先写了作者不幸的身世与家世,从而反映出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相依为命的深情厚谊。再写了他们三离三会而终至永别的事实。相聚的艰难,其情悱恻;永诀的突然,其情痛悔。而在写十二郎之死时,则表达了康强者逝衰弱者存的悲哀,不信而又不得不信的无奈与对神灵的怨愤,不明死因死期的痛悔等。在叙述对十二郎后事的安排之时,再次表达了强烈的自责之情。行文痛悼之情贯穿始终,进而探讨本文用以表达这种感情的艺术手法等。“情”这一突破口辐射到本文其它知识要点、能力目标,并且以它为突破口,让学生的探究分析的学习活动顺势而下,层层推进,优化了课堂,提高了效率。
  
  六、以关键句子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这样的关键句子一般是能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句子,或是前后照应的句子等。如《师说》,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如我们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导分析:①“不拘于时”中的“时”指什么?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古道”含义是什么?③我为什么“嘉其能行古道”?通过学生探讨得知,“时”就是指前文通过对比手法所表达出的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古道”就是古人推崇的从师学习之道;为什么“嘉其能行古道”,联系作家和当时的背景,一下子就明白了本文写作的针对性和文章的思想锋芒,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精巧的结构设计的把握,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课堂也因此显得简洁紧凑而又自然。又如《过秦论》,可以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①课文写“攻势”“守势”的起讫?②从那些方面写其攻势?又如何写其守势的?③“攻守之势异也”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破口设计的恰当具体而又针对性强,因而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分析探讨的突破口远不止这些,如还可以人物、意象等为突破口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与分析。无论是利用哪种突破口,切不可机械,必须在充分领悟课文的基础之上,寻找出可以辐射开来的有价值的语言点、思考点、结构点、读写点、拓展点等,并以之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强地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推动课堂教学进程,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简洁流畅而又自然,让学生学得有兴趣而又有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选准突破口 优化课堂结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237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