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不”字的背后…
五个“不”字的背后…
作者/马金鹏
近日,听一位教师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的第2自然段,她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颇受启发。
师: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环境不论如何都能满足。
师:你是从字典里查来的吧?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课文中说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说明这些昆虫不管这个洞穴是否舒适,只要有安身之处就满足了,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
师:真好!我们理解词语不光要查字典,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来体会。这样,理解词语就会更深刻。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生: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师:老师在备课时,反复地阅读课文,读着读着,突然,这段话中的一个字,一下子就跳入我的视线,这个字在这段话居然出现了五次。请同学们认真再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字。
师:请大家画出含有“不”的五个词语,放在句子中,再轻声读读,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生:别的昆虫利用现成的洞穴,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而蟋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大厅一直到卧室,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这是蟋蟀和它们不同的表现,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生:这五个“不”字,说明蟋蟀与别的昆虫不一样,强调了它选址非常认真、慎重。
生:从这五个“不”字看出,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教师相机出示填空练习:
别的昆虫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的住宅_______________;
别的昆虫利用现成的洞穴,蟋蟀不利用__________;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__________。
(师生采取引读的形式合作读这段话)
师:这段话作者用了五个“不”字,拿别的昆虫的隐蔽所与蟋蟀住宅的选址慎重作对比,强调突出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就是作比较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文时,要试着使用它。
这段文字中除了“随遇而安”一词,其余的语句基本上是平白如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的理解并非难事,难的是怎样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教师以五个“不”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思考、揣摩、品味语言,潜心与文本对话,学生亲历了学习的过程,作比较的写法自然而然地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感。
(作者单位:安徽界首市师范附属小学) 《五个“不”字的背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2379.html
作者/马金鹏
近日,听一位教师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的第2自然段,她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颇受启发。
师: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环境不论如何都能满足。
师:你是从字典里查来的吧?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课文中说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说明这些昆虫不管这个洞穴是否舒适,只要有安身之处就满足了,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
师:真好!我们理解词语不光要查字典,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来体会。这样,理解词语就会更深刻。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生: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师:老师在备课时,反复地阅读课文,读着读着,突然,这段话中的一个字,一下子就跳入我的视线,这个字在这段话居然出现了五次。请同学们认真再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字。
师:请大家画出含有“不”的五个词语,放在句子中,再轻声读读,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生:别的昆虫利用现成的洞穴,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而蟋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大厅一直到卧室,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这是蟋蟀和它们不同的表现,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生:这五个“不”字,说明蟋蟀与别的昆虫不一样,强调了它选址非常认真、慎重。
生:从这五个“不”字看出,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教师相机出示填空练习:
别的昆虫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的住宅_______________;
别的昆虫利用现成的洞穴,蟋蟀不利用__________;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__________。
(师生采取引读的形式合作读这段话)
师:这段话作者用了五个“不”字,拿别的昆虫的隐蔽所与蟋蟀住宅的选址慎重作对比,强调突出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就是作比较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文时,要试着使用它。
这段文字中除了“随遇而安”一词,其余的语句基本上是平白如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的理解并非难事,难的是怎样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教师以五个“不”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思考、揣摩、品味语言,潜心与文本对话,学生亲历了学习的过程,作比较的写法自然而然地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感。
(作者单位:安徽界首市师范附属小学) 《五个“不”字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