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儿童习作的本然
文从字顺地、准确清楚地表情达意,不只是为了追求词句的华美和形式的独特,而对学生进行毫无生气的技能训练。我觉得经何老师指导、修改的《假如我来安排周末》的第二稿就过分地讲究行文的章法和技巧,由于文章采用了排比段的形式,读来确实给人不一般的感受,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格式化倾向,它遮蔽了童心,失去了童真,是有违“小学生习作应从内容人手”的基本要求的,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由此,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作家胡廷楣在《情同流水》一文中所叙述的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读初中的女儿拿了作文本来,说老师要求在文章的某个地方‘适当地抒情’,让我说说该怎么‘抒’。我问她有什么‘情’没有?女儿也说不详细,于是只好骗骗女儿也骗骗那位老师,就‘指点’道:‘来几句排比吧!…这件小事很值得玩味,它警示我们要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难道为了“亮化”习作,可以让学生违背事实、无病呻吟吗?难道为了迎合“师心”,可以让学生丧失“本心”吗?叶圣陶先生曾经告诫我们:“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须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习作,是童心的自由飞扬,是儿童真情的自然流淌,它没有形式的束缚,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而然,其中,求真立诚最重要。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习作的求真立诚,更是关乎着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不容丝毫的怠慢!让“我手写我心”回归学生的习作,这是新课程改革作文的重要任务,也是作文与做人的必然要求。我们没有理由对此说不,更不该将其颠覆!
习作,流淌智慧的溪流
题记: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说:“智慧属于成人,单纯属于儿童。”我要说:“儿童固然单纯,但智慧也属于儿童。”
提起智慧,我们也许会觉得有些玄乎,它非孔明先生莫能有也,提起智慧,我们也许会觉得有些神秘,它本与儿童不甚亲密。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误解。智慧一点也不玄乎,一点也不神秘,它天生就与儿童有缘。因为儿童是“本能的缪斯”,他们具有潜在的艺术灵性。的确,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意的话,我们常常会被儿童那鲜活而准确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想象力所触动:一个两岁零三个月的小孩在玩手电时,发出这样的赞叹:“小手电,拿手上。我把开关打开来,啪!射出一个小太阳。”这就是一首很不错的小诗。一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曾向我推荐了一位6岁小女孩写的一首题为《爱》的小诗:
爱
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
多么灵动的一首小诗啊!短短几句,童心盎然,童趣横生,形象逼真,丝丝入扣。一种最机敏、最完美的智慧就这样从儿童的嘴里、从儿童的笔端自然地流淌了出来,这是连成人都难以想象到的一种灵动。这让我猛然想到了当代作家张炜先生说的话:“最能感动的是儿童,因为周围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满目新鲜。儿童的感动是有深度的——源于生命的激越。”可不是吗,儿童是感性化的人,他们的世界里有许多成人看不透的东西。与成人相比,儿童缺少的只是知识和经验,但他们执有最纯真的情感和最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正是儿童的缪斯天性,正是儿童习作的智慧之所在,正是值得倍加珍视的原生态的东西。
前不久,我校举行了一次儿童诗创作比赛,孩子们用最淳朴的情感写成了一首首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小诗。当读着用稚拙的语言写成的一首首小诗的时候,我的心里始终涌动着一股激动。请看一位四年级学生写的一首题为《学校》的小诗:
学校
我是小鸟,/一只调皮的小鸟。/你是茂密的树林,/当我贪玩于旷野,/你的期待呼唤着我归林。
我是蜜蜂,/一只淘气的蜜蜂。/你是芬芳的花朵,/当我游戏于花间,/你的甜蜜充盈着我心田。
多么精妙的一首小诗呀!这不就是一颗纯真的童心在感悟着世界、理解着世界、抒写着世界吗?情真意切、形象生动、字字珠玑。从字里行间,我们聆听到的不正是心灵花开的声音吗?感受到的不正是儿童聪颖的智慧吗?读着这样的小诗怎能不叫人心动呢!
确实,智慧就是这样在儿童习作中自由地飞扬着。我觉得,智慧就是一种儿童式的直觉和对生活的热爱。世界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浓郁的探究欲望。他们总会用自己明亮的双眸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去体验生活,来发现世界的神奇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智慧在儿童习作中表现出来的是儿童的率真、儿童的烂漫、儿童的情趣,是一种天然的单纯,是一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请看一位六年级学生写的一篇题为《品夜》的习作:
品夜
入夜了,天空变成了黑色。今晚的夜很浓。夜幕下,没有丝毫的噪音和动物们的呜叫。平静的夜晚对某些人来说就像一杯茶,可以品它,越品越有味,这味有点苦,有点香,还有点清凉。
夜总是踏着一路的星辰款款而来,它走过的地方总要留下层层星光之路,密密麻麻或是疏疏稀稀,黑色的夜空顿时被点亮了。在某个地方,夜还会留下一个使者,夜的使者。它每晚都在天空中,看守着夜色中的苍穹,还给那些小星星们讲着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夜原本是闲适而安谧的,它悄悄地来,不会惊扰到你,而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又怎忍心去打扰这一份少有的静谧呢?繁星多,若是再有了微风,夜不是更加惬意了吗!
夜叉深了,原来还有一丝亮光的天空显得更加深沉和安谧了。人们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动物们也返回了自己温暖的巢穴,只有几只黑夜才出来的动物,仍醒着。
这夜的味道,多么与众不同,多么让人如痴如醉,多么让人为之向往……
多么精彩的习作啊!我当时把这篇习作印发给了学生们读,他们读后感慨良多,讨论热烈。一位男生评价道:“读着这篇作文总觉得有一股茶的清香扑鼻而来,品一品回味悠长。这篇习作,乍读起来,发觉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就像茶刚入口,苦苦的,仔细读来,便觉得用词造句又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就像口中的苦茶已慢慢变得甜甜津津了,读罢全文,一幅闲适而安谧的月夜图已印在脑海之中了,就像品茶之后,口中仍有余香。”一位女生是这样说的:“安静的夜在作者笔下闪出了神秘。这样的习作宛如流星滑过夜幕,灿烂而神秘。我觉得,好的习作往往能给人一种美好、心动的感觉。《品夜》的每一个字都透出了神秘的内涵,这是作者用心感受而收获到的一种美丽。我觉得习作只有用心、用智慧去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光辉灿烂。”多么精当的评价啊!两位同学的话语已经道出了这篇习作的真谛。的确,神秘而又安谧的夜在小作者细腻的笔尖流淌着,流淌出来的是一种美妙的意境,一种纯真的情愫,一种智慧的灵光。读着这样的习作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智慧就是这样在儿童习作中自由地流淌着。我认为,智慧还是一种儿童式的敏锐和对生活的发现。我们知道,生活是平淡而又琐屑的,谁也不可能时时处在激动和感动之中,儿童也是如此。但是,儿童对生活总是怀有一腔热情,他们的目光是最敏锐的,对世界、对生活的洞察也是最独特的。他们往往能从司空见惯的琐屑而又平凡的事情当中发现被成人所忽视的一些东西,从而体味到生活的情趣和内涵。智慧在儿童作文中显现出来的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而恰恰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平凡与自然,是一种平淡之中透出的真、平静之中露出的善、平常之中溢出的美。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写了-一篇题为《有了手表之后》的习作,我们不妨来读一读:
有了手表之后
我戴上了舅舅赠送的手表,心里甜滋滋的。
早上去上学,我想看看走到学校要多少时间。走出家门,我看了一下表;到了学校门口,我又看了一下表:“妈呀,这短短的几步路居然走了11分钟!”我真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错了。
下课了,我又想看看上一趟厕所要花多少时间。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去了趟厕所,回到班级一看表:“呀,6分钟!”简直难以想象,课间仅仅10分钟,而上趟厕所竞花去了课间的大半时间。
下午放学回到了家,我准备先写英语作业,并再一次决定看看用的时间。英语作业很少,只是翻译几个词组,我猜这么点作业差不多5分钟就能做完了吧。计时一开始,我全力以赴,几乎都没停下来想,很快就写完了。我看了一下手表:“哇噻1 13分钟!”面对这一个个不争的事实,我不得不承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默默中,我看着手表上那两个不停跳动着的点,不禁感叹:时间就像奔腾不息的流水,永远都会向前的,日夜不停。眼前的这两个不停跳动着的点,就像两只脚,稳健地向前走着,绝对不会停下来等待哪个人的……
当时,我读罢此文就十分激动地在习作本上写道:“好样的!你能把琐屑变得如此精彩,把平凡变得如此深刻!你这精彩的发现不正是显现出了你那不平凡的智慧!”其实,儿童作文记录的就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原生态,许多身边的平凡琐事都具有写作的价值,都能够展示儿童式的敏锐,都能够显现儿童智慧的生长。
是的,智慧就是这样在儿童习作中自由地生长着。我感到,智慧也是一种儿童式的想象和对生活的超然。与成人相比,儿童时代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时代,而且儿童的想象总能给人以美妙神奇的感觉。鲁迅先生说得好:“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想到潜入蚁穴。”在儿童的想象中,世界就是这样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就像童话一般,如梦如幻。智慧在儿童作文中显现出来的是一种超然放达的想象,是一种心灵的自由驰骋,理想的自由放飞,思想的自由漫步。这里,不妨请看一位四年级的同学写的一篇题为《与仓颉老人对话》的习作:
与仓颉老人对话
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的居然是仓颉老人。
我揉揉眼睛上前问道:“哦,您就是造字之祖仓颉爷爷吧,您造了那么多字,真了不起!仓颉爷爷,您为什么要造字呢?”
仓颉老人笑眯眯地回答:“以前没有文字,人们进行交流很不方便。我就创造一些汉字,用它来记录,这样,人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我点点头,还想说些什么,可又不太好意思说。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就大胆地问吧!”
我吞吞吐吐地说:“汉字,好是好,可我觉得笔画有点……有点多,写起来太累人。对了,仓颉爷爷,您能不能再施展一次本领,把它们变得再简单些,好让我用最短的时间把每天的作业写完,行吗?”
“小朋友,现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过的了。以前都是繁体字,笔画更多,更难写。你们现在……学文化怕苦怕累可不行呀!”说完,仓颉老人一转身就不见了。
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回想刚才的事情,恍然大悟……
读着这样的习作,我心潮澎湃。儿 《探寻儿童习作的本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2861.html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习作的求真立诚,更是关乎着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不容丝毫的怠慢!让“我手写我心”回归学生的习作,这是新课程改革作文的重要任务,也是作文与做人的必然要求。我们没有理由对此说不,更不该将其颠覆!
习作,流淌智慧的溪流
题记: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说:“智慧属于成人,单纯属于儿童。”我要说:“儿童固然单纯,但智慧也属于儿童。”
提起智慧,我们也许会觉得有些玄乎,它非孔明先生莫能有也,提起智慧,我们也许会觉得有些神秘,它本与儿童不甚亲密。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误解。智慧一点也不玄乎,一点也不神秘,它天生就与儿童有缘。因为儿童是“本能的缪斯”,他们具有潜在的艺术灵性。的确,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意的话,我们常常会被儿童那鲜活而准确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想象力所触动:一个两岁零三个月的小孩在玩手电时,发出这样的赞叹:“小手电,拿手上。我把开关打开来,啪!射出一个小太阳。”这就是一首很不错的小诗。一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曾向我推荐了一位6岁小女孩写的一首题为《爱》的小诗:
爱
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
多么灵动的一首小诗啊!短短几句,童心盎然,童趣横生,形象逼真,丝丝入扣。一种最机敏、最完美的智慧就这样从儿童的嘴里、从儿童的笔端自然地流淌了出来,这是连成人都难以想象到的一种灵动。这让我猛然想到了当代作家张炜先生说的话:“最能感动的是儿童,因为周围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满目新鲜。儿童的感动是有深度的——源于生命的激越。”可不是吗,儿童是感性化的人,他们的世界里有许多成人看不透的东西。与成人相比,儿童缺少的只是知识和经验,但他们执有最纯真的情感和最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正是儿童的缪斯天性,正是儿童习作的智慧之所在,正是值得倍加珍视的原生态的东西。
前不久,我校举行了一次儿童诗创作比赛,孩子们用最淳朴的情感写成了一首首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小诗。当读着用稚拙的语言写成的一首首小诗的时候,我的心里始终涌动着一股激动。请看一位四年级学生写的一首题为《学校》的小诗:
学校
我是小鸟,/一只调皮的小鸟。/你是茂密的树林,/当我贪玩于旷野,/你的期待呼唤着我归林。
我是蜜蜂,/一只淘气的蜜蜂。/你是芬芳的花朵,/当我游戏于花间,/你的甜蜜充盈着我心田。
多么精妙的一首小诗呀!这不就是一颗纯真的童心在感悟着世界、理解着世界、抒写着世界吗?情真意切、形象生动、字字珠玑。从字里行间,我们聆听到的不正是心灵花开的声音吗?感受到的不正是儿童聪颖的智慧吗?读着这样的小诗怎能不叫人心动呢!
确实,智慧就是这样在儿童习作中自由地飞扬着。我觉得,智慧就是一种儿童式的直觉和对生活的热爱。世界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浓郁的探究欲望。他们总会用自己明亮的双眸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去体验生活,来发现世界的神奇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智慧在儿童习作中表现出来的是儿童的率真、儿童的烂漫、儿童的情趣,是一种天然的单纯,是一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请看一位六年级学生写的一篇题为《品夜》的习作:
品夜
入夜了,天空变成了黑色。今晚的夜很浓。夜幕下,没有丝毫的噪音和动物们的呜叫。平静的夜晚对某些人来说就像一杯茶,可以品它,越品越有味,这味有点苦,有点香,还有点清凉。
夜总是踏着一路的星辰款款而来,它走过的地方总要留下层层星光之路,密密麻麻或是疏疏稀稀,黑色的夜空顿时被点亮了。在某个地方,夜还会留下一个使者,夜的使者。它每晚都在天空中,看守着夜色中的苍穹,还给那些小星星们讲着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夜原本是闲适而安谧的,它悄悄地来,不会惊扰到你,而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又怎忍心去打扰这一份少有的静谧呢?繁星多,若是再有了微风,夜不是更加惬意了吗!
夜叉深了,原来还有一丝亮光的天空显得更加深沉和安谧了。人们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动物们也返回了自己温暖的巢穴,只有几只黑夜才出来的动物,仍醒着。
这夜的味道,多么与众不同,多么让人如痴如醉,多么让人为之向往……
多么精彩的习作啊!我当时把这篇习作印发给了学生们读,他们读后感慨良多,讨论热烈。一位男生评价道:“读着这篇作文总觉得有一股茶的清香扑鼻而来,品一品回味悠长。这篇习作,乍读起来,发觉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就像茶刚入口,苦苦的,仔细读来,便觉得用词造句又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就像口中的苦茶已慢慢变得甜甜津津了,读罢全文,一幅闲适而安谧的月夜图已印在脑海之中了,就像品茶之后,口中仍有余香。”一位女生是这样说的:“安静的夜在作者笔下闪出了神秘。这样的习作宛如流星滑过夜幕,灿烂而神秘。我觉得,好的习作往往能给人一种美好、心动的感觉。《品夜》的每一个字都透出了神秘的内涵,这是作者用心感受而收获到的一种美丽。我觉得习作只有用心、用智慧去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光辉灿烂。”多么精当的评价啊!两位同学的话语已经道出了这篇习作的真谛。的确,神秘而又安谧的夜在小作者细腻的笔尖流淌着,流淌出来的是一种美妙的意境,一种纯真的情愫,一种智慧的灵光。读着这样的习作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智慧就是这样在儿童习作中自由地流淌着。我认为,智慧还是一种儿童式的敏锐和对生活的发现。我们知道,生活是平淡而又琐屑的,谁也不可能时时处在激动和感动之中,儿童也是如此。但是,儿童对生活总是怀有一腔热情,他们的目光是最敏锐的,对世界、对生活的洞察也是最独特的。他们往往能从司空见惯的琐屑而又平凡的事情当中发现被成人所忽视的一些东西,从而体味到生活的情趣和内涵。智慧在儿童作文中显现出来的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而恰恰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平凡与自然,是一种平淡之中透出的真、平静之中露出的善、平常之中溢出的美。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写了-一篇题为《有了手表之后》的习作,我们不妨来读一读:
有了手表之后
我戴上了舅舅赠送的手表,心里甜滋滋的。
早上去上学,我想看看走到学校要多少时间。走出家门,我看了一下表;到了学校门口,我又看了一下表:“妈呀,这短短的几步路居然走了11分钟!”我真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错了。
下课了,我又想看看上一趟厕所要花多少时间。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去了趟厕所,回到班级一看表:“呀,6分钟!”简直难以想象,课间仅仅10分钟,而上趟厕所竞花去了课间的大半时间。
下午放学回到了家,我准备先写英语作业,并再一次决定看看用的时间。英语作业很少,只是翻译几个词组,我猜这么点作业差不多5分钟就能做完了吧。计时一开始,我全力以赴,几乎都没停下来想,很快就写完了。我看了一下手表:“哇噻1 13分钟!”面对这一个个不争的事实,我不得不承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默默中,我看着手表上那两个不停跳动着的点,不禁感叹:时间就像奔腾不息的流水,永远都会向前的,日夜不停。眼前的这两个不停跳动着的点,就像两只脚,稳健地向前走着,绝对不会停下来等待哪个人的……
当时,我读罢此文就十分激动地在习作本上写道:“好样的!你能把琐屑变得如此精彩,把平凡变得如此深刻!你这精彩的发现不正是显现出了你那不平凡的智慧!”其实,儿童作文记录的就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原生态,许多身边的平凡琐事都具有写作的价值,都能够展示儿童式的敏锐,都能够显现儿童智慧的生长。
是的,智慧就是这样在儿童习作中自由地生长着。我感到,智慧也是一种儿童式的想象和对生活的超然。与成人相比,儿童时代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时代,而且儿童的想象总能给人以美妙神奇的感觉。鲁迅先生说得好:“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想到潜入蚁穴。”在儿童的想象中,世界就是这样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就像童话一般,如梦如幻。智慧在儿童作文中显现出来的是一种超然放达的想象,是一种心灵的自由驰骋,理想的自由放飞,思想的自由漫步。这里,不妨请看一位四年级的同学写的一篇题为《与仓颉老人对话》的习作:
与仓颉老人对话
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的居然是仓颉老人。
我揉揉眼睛上前问道:“哦,您就是造字之祖仓颉爷爷吧,您造了那么多字,真了不起!仓颉爷爷,您为什么要造字呢?”
仓颉老人笑眯眯地回答:“以前没有文字,人们进行交流很不方便。我就创造一些汉字,用它来记录,这样,人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我点点头,还想说些什么,可又不太好意思说。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就大胆地问吧!”
我吞吞吐吐地说:“汉字,好是好,可我觉得笔画有点……有点多,写起来太累人。对了,仓颉爷爷,您能不能再施展一次本领,把它们变得再简单些,好让我用最短的时间把每天的作业写完,行吗?”
“小朋友,现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过的了。以前都是繁体字,笔画更多,更难写。你们现在……学文化怕苦怕累可不行呀!”说完,仓颉老人一转身就不见了。
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回想刚才的事情,恍然大悟……
读着这样的习作,我心潮澎湃。儿 《探寻儿童习作的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