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改为元旦,保留春节的叫法不变。
  
  由上述三个代表性的节日日期的设定来看,每一个节日的日期设定在哪一天,都不是随意而为之,总是有着一定的学问和依据。因此在设计时我把“如何确定节日的日期”纳入到了习作指导的重点。吃透教材为教学之根本,科学恰当地制订出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师对教材的研析高度制约着课堂的高度,更影响着学生的高度。
  
  二、研究设计,求新求异
  
  在把教材研析透彻的基础上,理清楚自己的教学思绪,设定好课堂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也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生习作的质量,设计需与众不同、异于同类,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另辟蹊径,方能高出一格。
  
  1.旧节引路,循序渐进
  
  教学的最佳境界是;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活动,于老师来说是精彩的教学,结果是学生不知不觉地创造性地掌握了应该掌握的东西。生活是写作的源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为习作开辟蹊径。引导学生共同回顾熟知的“旧节日”,侧重研析三点:“为何设立此节”“如何过节的情景描写”和“如何确立节日的日期”,循序渐进,让学生懂得节日的设定饱含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和愿望,让学生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熟知的节日是如何度过的(用“度过”而不用“庆祝”,因为并非每个节日都是喜庆的);通过探讨和教师的材料补充让学生知晓节日的日期确定并非随意。习作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认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所以在此环节的言谈中渗透一些“超越习作”的理念,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有意识地进行拓展和提升,让学生多一点节日文化的体悟,多一点风俗习惯的了解,多一点人文情怀的关注。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触发内驱,使习作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在说说议议中孩子们已经沉浸在节日的浓厚话题氛围中,“节日情结”已然存于心中,抒写心中的新节日的教学情境营造完成,教师也已经相机在黑板上板书出了写作的经络、框架:1.为何设立;2.怎么过节;3.设在哪天。“引”的环节卓有成效,“导”的主体呼之欲出。
  
  2.热议新节,侧重随心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节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抓住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抓住了课堂,抓出了实效。谁都喜欢过节,不论大人小孩,特别是欢庆的节日。谈节日,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就是孩子们的兴趣,如果能依据孩子们自己的喜好设定一个节日,那学习的兴趣肯定更浓。
  
  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说,自由地说,力争“随心所欲”,在自由的国度里,心才会释然,思维才会活跃,奇思妙想才会应运而生,智慧才华才会尽显课堂。想得好,说得妙,不仅触发了写作的思维灵感,也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静心聆听,可以发现闪光的观点,也可以发现偏离航线的观点,好的可以推介,不足的可以点拨引导、适当矫正,一箭双雕、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随心”,但是我们老师不能“随意”,这里特别要加以引导的是学生设定节日的初衷,这是习作的情感内涵,是否美好?是否有价值?学生“信口开河”,老师不能“信马由缰”,牵着小手领一领,抓着思绪引一引,让讨论“随心”热烈,而不“随意”瞎扯。
  
  3.范文推介,关注整体
  
  这次的习作一改往常的“范文引路”的教学方式,这是课本中的“真空地带”,不管教材的编写者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可以在教学设计时加以创造性的“补白”。“补白”是一门艺术,怎么补才能补出最恰当的效果,这需要老师精心设计。考虑到四年级孩子的习作能力特点一虽然习作的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仍然需要习作的“抓手”,否则无所依靠,无从落笔。我利用创造性“补白”,给学生们一个习作的“抓手”,让孩子们能有文可鉴、有纲可循。我设计的“抓手”是教师的“下水文”,为学生提供一份可参考的范文,范文不仅明确写作的要求和方向,还在写作的方法和路径上对学生加以引领。首先是文章的写作内容在范文中得以很好地展现(为何设立;怎么过节;设在哪天)I其次是文章的结构层次非常清楚,不仅有丰富的段落描写,全文的结构也非常严谨;再有就是语言表达的侧重点(描写方法)能给学生一些借鉴和参考。
  
  如:公园里,人们正锻炼得不亦乐乎,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跳扇子舞,还有的在举哑铃……体育馆里,人们有的打篮球,有的打排球,有的游泳,有的溜冰……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运动景象。小朋友们也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看,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跳绳,有的跳高,有的跳远,还有的在跳拉丁舞。听,他们开心爽朗的笑声,随着音乐节奏整齐迈动的脚步声,“怦怦怦”还似乎听到了他们强健的心跳声……
  
  这是对“怎么过节”的情景描写,语言生动而又层次清楚,兼顾多角度:地点的变换“公园里-—体育馆里”,人群的分类“大人们——小朋友们”;观察角度的变换“看——听”。采用场景描写常用的造句格式“有的……有的……”,力求多方位地呈现“过节的情景”。教师在学生纷纷阐述了自己心中的节日后,顺势将兴趣牵引到对范文的关注上,从范文中习得本次习作的精髓:为何设立;怎么过节;设在哪天。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拨,让学生领悟可以借鉴的方法:段落层次、行文结构、场面描写、词句锻造等。
  
  三、研讨反思,悟法悟效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课堂实践总有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所以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有进步和提升,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反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学中的闪光点,值得肯定和坚持的地方;一个是整个教学流程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习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课堂的指导,让学生写出一篇符合习作要求、文从字顺的作文。判断整个习作教学课堂的效果,我想还是两个角度:说和写。“说作文”——孩子们只有能说,会说,有话说,话说得精妙,才能体现出孩子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293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