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的思维参与度,对习作的认识和领悟的程度。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也是教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高效的反馈,学生的领悟度如何也能反映出教师教材解读的恰当与否,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是否合适。“写作文”——作文的终极目标是要动笔写出来,无论是片段还是全章,都能反映出习作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鉴于此,回顾我的课堂教学有与众不同的闪光之处,也有粗糙欠缺的教学短板。
  
  1.得法受益之处
  
  抓住闪光点,呵护想象力。美国学者、哈佛大学闻名的教学论专家达克沃斯说:“课堂教学必须建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之上,而学生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观念的独特性中,教学的目的(或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更出色的观念。”独特的出色的观念,是创新的绿芽,也是创新的前奏,它凝聚着一个人创新的心智,意味着新的创意、奇妙愿景的最先实现。习作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沃土,这并不是虚空、玄妙的,可以很实在、很具体。如:引导学生的一个稀奇的念头、一次异常的想象……都可以促使学生诞生新的观念。
  
  在这次习作教学中一个孩子在谈及“节日设定在哪天”的时候,独树一帜,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爱鸟节”,“爱”的笔画数是10画,“鸟”的笔画数是5画,所以我把“爱鸟节”就定在“10月5号”。不管这个理由是否恰当合理,首先他一改其他学生含糊其辞、人云亦云的风格,另辟蹊径,敢于从其他的角度加以思考,加以创新,这是一种思维角度的创新,也许不一定妥当,但是这种精神需要肯定和推介。因此当学生说出这一个答案后,我又让他声音洪亮地重复了一遍,送出奖励的掌声后我适时引导:“同学们,这就是创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我们的思考需要创新,换个角度看看,换种方法想想,你的答案也会让我们拍案叫绝、啧啧赞叹!”后来有几个孩子也说出了有新意的答案。我想,慢慢地引导,细心地呵护,长久地坚持,每个孩子潜意识里的“创新能力”都会被激发、被调动的。
  
  兼顾包容,呵护童心。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成长期,很活跃但也有片面性,思考出来的观点会有失偏颇,这时我们需要兼顾众生,呵护孩子纯洁的童心。有的孩子在描述自己心中的节日的时候,选择“游戏节”,我们能洞悉孩子内心对游戏的渴望,我们也知道游戏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生硬地扼杀孩子想的权力,谁也不能!所以当有的孩子说出来这个答案的时候,我们只是加以点拨、引导,向着游戏的放松意思、游戏的多维内涵等方面思考。有的孩子想设立“免费节”,这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话题,是自私、贪便宜的凸显,还是大爱无疆、关注民生的高尚品性,这个时候教师的点拨和引领就变得至关重要,高尚与低俗、大爱与庸俗仅在一线之间。呵护孩子的心灵,允许不同的想法,兼容不同的声音,我们要做的是巧引妙点,让节日寄托的情感变得更加美好。
  
  范文牵引,凸显实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的价值不容忽略。针对本文的空白之处,教师创作下水范文,让孩子有本可依,有章可循,起到了实际的效果,在后续的作文中学生的文章结构是合理的,层次是分明的,习作的要求基本达到了,形神兼备中的“形”已经有了。
  
  2.粗糙欠缺之处
  
  有“形”缺“神”,平淡生成。习作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教者通过各种手段的应用追求教学过程鲜活、生动,诱发学生的认识、思维、交流,实现自由表达和最终完成书面表达。形神兼备的课堂“生成”,气氛是活跃的,学生的个性是张扬的,习作表达丰富而流畅。有形无神的课堂“生成”则是平淡的、乏味的,基于此而形成的习作干涩而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更谈不上个性。在我的精心设计和循循善诱下,孩子们写出了符合要求和格式的文章,但是那仅仅是一个“外壳”,是一个“形”,而能凸显文章情感的生动细致描绘的“神”却难觅踪影。其实一篇文章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情感,细腻丰富的描写才能流泻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面向全体,缺少梯度。“全体”就是“全部”,不是“大部分”,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因此在设计时淡化了两端,结果两端的问题尤为明显。优秀的学生由于受到了“约束”,思维未能尽情飞翔,缺少了心灵碰撞的智慧火花,张扬的个性未能释放,学习困难的学生未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游离于活动之外,或略知—二不能通盘把握,写出的文章离要求有着一定的距离。分层设计,面向全体,不能只流干形式,必须要抓好两头、促升中间。
  
  习作1的教学仅仅是我们习作教学的一个模本,一个抓手,习作的教学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深度反思,在研究中把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悟透,在反思中让教学变得扎实、灵动、高效。“横眉冷对作文纸,抓耳挠腮啃笔头”,这是当前不少学生写作的现状,如何让孩子们爱写、乐写、会写,这需要我们老师的影响和激励,在习作教学中多揣摩、多研究、多反思,找出一条作文的高效之路,让孩子们爱上写作,写出佳作,文从心生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293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