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策略的运用


在文本中的轻歌曼舞、浅斟低吟,是一步三回头,再读双泪流。但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对话”更多地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不能将教师自己的解读强加到学生身上,更不能去追求所谓的“深度细读”,而忽视阅读教学的其他功能,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三、单一文本的多元处理——万紫千红总是春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往往是多元的。应该说,多元解读更能体现阅读教学最真切、最本质的一面。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文本的多元对话,能让学生真正张扬个性,获取更丰富的语文素养。
  
  (一)真诚对话,尊重文本
  
  选入课本的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切。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就必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受,最终获得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这种体验和见解的多元不能海阔天空,脱离文本主旨。上海特级教师万永富教学<麻雀>一课时,就十分艺术地处理好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生:这只老麻雀一定是母的吗?会不会是公的?
  
  生:我想,可能是爸爸,如果不是公的,它不会这样勇敢。
  
  师:妈妈保护孩子就不会勇敢吗?
  
  生: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是会拼命的!我看可能是麻雀妈妈。
  
  师:我们幼小的时候,常常是妈妈带着多还是爸爸带着多?
  
  生:我们小时候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我想麻雀也是一样的。
  
  生:总是妈妈养护孩子,养护小麻雀的当然是麻雀妈妈。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小麻雀,舍得拼命。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联系生活把书读活了。看来应该是麻雀妈妈了
  
  当学生对老麻雀的身份意见不一时,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拨乱反正”,学生势必会误入对老麻雀身份的辩论中去,可能还会有“麻雀爷爷、麻雀奶奶”或者七大姑八大姨全上阵,这不但毫无意义,耗费时间,而且与课文“歌颂母爱”这一主旨完全背离了。万老师点拨不多,但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探究文本价值的正道上来了。
  
  (二)多种角度,审视文本
  
  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阅读的收获必然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心境下阅读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多元对话文本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尽可能地寻找新的发现。当学生独辟蹊径,收获意外的时候,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哪些角度审视文本呢?第一,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审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会留下第一印象,这也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穷人》一文中的“忐忑不安”这个词,反映了女主人公桑娜复杂不安的心情,是一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它,对揣摩作者的意境至关重要。有的学生想到了桑娜忐忑不安是怕被丈夫打,因为文章中说:“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有的学生却把它解读为桑娜担心多了两个孩子,丈夫的负担更重了,这个家要是撑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有的学生则认为桑娜是知道丈夫不会揍她的,只是她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丈夫,希望丈夫揍自己一顿,自己心里可能反而会更好受一些……对于学生的不同解读,笔者觉得没有偏离文本主旨,都应该予以尊重认同,予以表扬夸赞,鼓励学生们大胆思考。第二,从文本主旨流露的地方审视。文章的主旨往往是多元的,或“一主一辅”,或“一主多辅”。作者的意境又有几人悟得明?一句“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解读何止一个?这要视读者的语文素养、知识构建、生活积淀等而定。如《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文章中通过作者的感叹:“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突出主旨。同时,文本还多处透露出周总理关心他人、和蔼可亲等品格。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语言去揣摩主旨,解读文本。同学们除了解读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优秀品质外,有的还从周总理把带歪了的小转椅扶正解读出周总理的良好生活习惯,从周总理让作者去休息解读出总理关心下属等等。
  
  (三)大胆质疑,批判文本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文本总是在自己已有的语文水平、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获取信息、加工信息、重构自身信息体系的。阅读的过程既是吸收的过程,又是批判的过程,然后才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文章中讲到“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表示不解:“不养好身体,怎么为社会做更多的事?”认为鲁迅这一点做得不好。又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有的学生就对小女孩的”懦弱”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不努力地去寻找生的希望?为什么不抗争命运?”等等。当学生对文本提出质疑时,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抑制、讥讽,而应该是鼓励、引导。只要学生质疑批判得在理,就要予以肯定。即使学生批判得不正确,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如何去质疑文本、批判文本。我们要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深入感悟而不盲目固守文本。
  
  最后套用作家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中所说的一句话:文本解读的技巧探寻无止境,我们永远在路上……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中心学校3132

《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策略的运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11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