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师:是的,他们选择了沉着的站,选择了静静的躺,一定有他们的理由,来,你们就是李博士,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做,好吗?
(生练笔……)
这一环节没有呆板说教,没有陈词滥调,紧扣“站”与“躺”这两个平凡的动词,在浅显处挖掘,化无声为有声,浅显的词语就这样定格在学生的心中,人物平凡中的伟大就这样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2.在助词处添换:虚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
对于词语,我们往往还有一个认识盲点,那就是重视实词,轻视虚词。殊不知,这些虚词往往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例如: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少年闰土》
这一段话是天真可爱的闰土在向充满好奇心的“我”讲述看瓜刺猹的经历。看瓜刺猹,本是一件惊险之事,可回过神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惊险了吗?没有,读出的是闰土一脸的淡定与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里一连用了几个“了”,别小看它,没有这个词,能感受闰土的勇敢与见识吗?基于这点,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换词比较。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着,猹在咬瓜啦。你便捏起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时,看见猹,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开。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第二步:朗读体会。
不用过多的言语,在一比一读间,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后者的紧张气氛明显增强,自此,闰土的聪明可爱、勇敢机智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你说,这虚词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吗?
三、突破内容的盲点,涵咏“生命”的文本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过多地关注文本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却很少关注作者是“怎么写”和“用什么写”,即只关注了“语文内容”,而忽视了“语文形式”。例如: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一”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落花生》
在去年评选市教坛新秀练兵时,有位教师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在参照中品味,于文本的平凡处见不凡
师:读了许地山的这段话,说实话,这对话写得好吗?
(生摇摇头表示没写好)
师:你们说实话了,是没写好,这位大作家是不是不会写对话呢?
(生一脸的愕然)
师:别着急,我们再来看一句话(出示《春桃》中:“你睡着啦?向哥回来没有?”她进屋里,掏出洋火,把灯点着,向炕上一望)
师:这也是许地山写的,你说,他会写吗?
(生点点头)
师:那我们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看,作者描写的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所以在写文章时,怎样的语言才能与之相配呢?
生:朴实,简洁
师:对,这就是许地山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明白了吗?……
对一这环节的处理,听课的教师无不点头称赞,都觉得此课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为什么呢7就是因为该教师捕捉到了语言所散发的魅力,在平凡中显现了不平凡,而这种形式的不凡恰恰是文本的生命。
2.任比较中揣摩,于文本的经典处见个性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活,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临死前的严监生》
王崧舟老师说,对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成功的不是动作描写,最大的特点是在期待与结果之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是某一种突转,抖包袱。而这种反差与突转集中体现在亲人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三次摇头上。
显而易见,我们又走入了一个盲点:在描写人物时,细读的无不是其神态、动作、语言。殊不知正是这种浅薄让我们失去了对文本的细读。而王艳霞老师在教此课时,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她大胆地改编了原文,删去了三次猜测的文字,直接写上了赵氏的话,并用课件出示。然后陈述了自己改的理由,再让学生说说改写后的文章少了什么?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关注到作者为什么要写众人的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富有独特个性的讽刺手法。
细读文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盲点”,但只要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以警觉的姿态全新地投入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语中,那么文本才是自己美丽的影子。让我们永远记住王崧舟老师说的一句话:细读文本的终级意义就是细读自己。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小学323000 《关于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117.html
(生练笔……)
这一环节没有呆板说教,没有陈词滥调,紧扣“站”与“躺”这两个平凡的动词,在浅显处挖掘,化无声为有声,浅显的词语就这样定格在学生的心中,人物平凡中的伟大就这样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2.在助词处添换:虚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
对于词语,我们往往还有一个认识盲点,那就是重视实词,轻视虚词。殊不知,这些虚词往往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例如: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少年闰土》
这一段话是天真可爱的闰土在向充满好奇心的“我”讲述看瓜刺猹的经历。看瓜刺猹,本是一件惊险之事,可回过神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惊险了吗?没有,读出的是闰土一脸的淡定与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里一连用了几个“了”,别小看它,没有这个词,能感受闰土的勇敢与见识吗?基于这点,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换词比较。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着,猹在咬瓜啦。你便捏起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时,看见猹,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开。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第二步:朗读体会。
不用过多的言语,在一比一读间,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后者的紧张气氛明显增强,自此,闰土的聪明可爱、勇敢机智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你说,这虚词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吗?
三、突破内容的盲点,涵咏“生命”的文本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过多地关注文本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却很少关注作者是“怎么写”和“用什么写”,即只关注了“语文内容”,而忽视了“语文形式”。例如: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一”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落花生》
在去年评选市教坛新秀练兵时,有位教师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在参照中品味,于文本的平凡处见不凡
师:读了许地山的这段话,说实话,这对话写得好吗?
(生摇摇头表示没写好)
师:你们说实话了,是没写好,这位大作家是不是不会写对话呢?
(生一脸的愕然)
师:别着急,我们再来看一句话(出示《春桃》中:“你睡着啦?向哥回来没有?”她进屋里,掏出洋火,把灯点着,向炕上一望)
师:这也是许地山写的,你说,他会写吗?
(生点点头)
师:那我们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看,作者描写的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所以在写文章时,怎样的语言才能与之相配呢?
生:朴实,简洁
师:对,这就是许地山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明白了吗?……
对一这环节的处理,听课的教师无不点头称赞,都觉得此课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为什么呢7就是因为该教师捕捉到了语言所散发的魅力,在平凡中显现了不平凡,而这种形式的不凡恰恰是文本的生命。
2.任比较中揣摩,于文本的经典处见个性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活,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临死前的严监生》
王崧舟老师说,对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成功的不是动作描写,最大的特点是在期待与结果之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是某一种突转,抖包袱。而这种反差与突转集中体现在亲人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三次摇头上。
显而易见,我们又走入了一个盲点:在描写人物时,细读的无不是其神态、动作、语言。殊不知正是这种浅薄让我们失去了对文本的细读。而王艳霞老师在教此课时,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她大胆地改编了原文,删去了三次猜测的文字,直接写上了赵氏的话,并用课件出示。然后陈述了自己改的理由,再让学生说说改写后的文章少了什么?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关注到作者为什么要写众人的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富有独特个性的讽刺手法。
细读文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盲点”,但只要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以警觉的姿态全新地投入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语中,那么文本才是自己美丽的影子。让我们永远记住王崧舟老师说的一句话:细读文本的终级意义就是细读自己。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小学323000 《关于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