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言”“意”关系的误区及对策
(学生听后,再次兴趣盎然地仔细阅读、静思默想、圈画批注,约5分钟后,师生对话。)
生:苏格拉底要求弟子“只许进,不许退”,实际是告诉他们:时间不会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我们应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孙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苏格拉底教育学生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什么,而是让他们在实践中悟出道理。
师: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也应向苏格拉底学习。
生:课文说“追求应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我想,人既要有远大理想,但也要注重现实。比如,我的理想是考上北大,但是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就上南大,以后还可以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师:这样一来,你既读了南大又读了北大。(教师从书中取出一片竹叶)这是我去年在清华园中摘的,我想赠给你。看到这片竹叶,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由考北大改为考清华。(台下大笑)
师:我希望六年后,能读到一封来自清华园的信,而这封信正是你写的。
生:(接过竹叶后动情地说)一定会的!
师:我期待着那一天!(师生相拥,台下掌声雷动。)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的,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敏锐的语感。案例中学生在孙老师的引领下,潜心阅读,静思默想,含英咀华,圈画批注。正因如此学生才多维而深入地领会了苏格拉底的哲理,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课堂才出现了诗意纵横、激情飞扬的对话场景。
误区二:内容重于形式。课堂教学以言语内容为中心,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据言知意的阶段,而至于“意”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即文本的言语形式却很少关注。
分析及对策: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轴心的。而语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对言语形式的直觉,从心理表现来看,是一个由言而意即由言语形式到言语内容的过程,其着眼点在由言而意这个过程上,而不在“意”这个终结点上。因此,我们在重视品评语言文字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作品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让学生去体会作品是怎样达到某种效果的。
特级教师陈建先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据意识言”,请看他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的一个片段:
师:对于这一节,谁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倒抽了一口气”,就是说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师:他的解答你同意吗?
生:我有点同意。
师:就是说还有点不满意?
生:我觉得既然是表示作者的惊讶,那为什么不说“我不禁惊讶起来了”呢?
师:你又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新问题!请大家都来思考一下,如果换成“我不禁惊讶极了”或“我不禁惊呆了”行不行?
生:我觉得可以。因为意思都一样嘛,而且又读得通顺。
生:我认为不能换。虽然意思是一样,都是说作者很惊讶,但直接说出来了,反而没有“倒抽了一口气”给人的印象深。
师:为什么“倒抽了一口气”印象就深?
生:因为“倒抽了一口气”让你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样!(掌声响起)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说“惊讶”也可以,但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体会。说“倒抽了一口气”就形象化了,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表示害怕,还可以说成“倒抽了一口冷气”、“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脊梁骨发麻”。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陈老师以强烈的语文意识和高超的实践智慧抓住课堂上学生对“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的质疑,展开了淋漓尽致的导引过程。于是学生在比较品味中感悟到:原来对一个老人的形象感知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形象的表达方法,是用了侧面描写。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以言表意”的方式和方法。这样不仅理解了言语作品的意,而且内化了言语作品的言,真正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的是一种发展之味。语文教师只有将视角瞄准语文本体,坚持言意共生,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怎么说、写),才能演绎出课堂和谐自然的崭新境界,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在和谐的气氛中自然生成,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误区三:为练笔而练笔。学完课文后,许多教师采取的做法是:学习运用课文语言,尝试模仿课文的句式、段式、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分析及对策:好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对此,叶圣陶先生做过经典的阐述:“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言”与“意”之间的关系是:意出言随,言为心声。如果教师让学生仅仅为内化课文的语言、形式而写作,学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文本语言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想办法充实和激活学生心中的“意”,让“意”统领“言”。因为“意满胸怀”自然“情动而辞发”。我们在平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1.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丰富心中的“意”。“意”从何来?“意”多是在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意”来源于“对世界本身的熟悉和了解”(伽达默尔),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发。生活是“意”得以生发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意”,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千姿百态、摇曳生辉的美冲击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让其与生活环境展开“对话”,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带学生看展览、逛书店、参观、采访、游览,让学生针对某一社会问题策划一项社会活动,使他们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
2.借助学生生活经验,激活心中的“意”。储存在内心深处的“意”只有被激活才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还是《二泉映月》的教学,在指导学生理解、朗读“整天”一词后安排练笔:是啊,你把“整天”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来,让我们走进阿炳的生活。闭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无锡街头像一个火炉,阿炳还在无奈地拉着胡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傍晚,能回家的都回去了,阿炳还没收到一分钱,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积雪成堆的夜晚,阿炳不小心跌倒在雪堆里,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拿出笔,把你看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
这样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止的、凝固的“整天”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词语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同时,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使学生进入了“整天”的意象世界,言和意也就得到了双赢。
繁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学习语言上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还阅读教学的本真面貌。改革之路依旧迷雾重重,只要我们瞄准语文本体,坚持言意共生,守住这份“真”,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