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三代苏派名师的“简朴”教学


美丽可爱,你们知道是谁栽培的?
  
  生:这美丽的花朵是园丁叔叔、阿姨浇灌出来的。
  
  师:对,是园丁们栽培出来的。(指黑板上的yuan)
  
  生:yuan。
  
  师:yuan要整体认读,再读一遍。
  
  生:yuan、yuan。
  
  师:看,老师怎样写这个“园”字。(边说边写)先写外面,后写里面,最后关门。大家看好了,我马上要把这个“园”字遮住,看谁能说出“园”字是怎么写的。
  
  镜头二:于永正和他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教了40多年的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他始终认为:“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于老师在课堂上,始终牢牢抓住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展开训练,为学生打下最基本的语文功底。
  
  《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同学们,拿出本子来,跟着我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一边板书,一边指点:“新”的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短一点,为什么要短一点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字底。“玻”的一撇要写长一点,这样字才显得精神……
  
  《庐山的云雾》教学片段: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还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不难)哎,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
  
  在于式的“简朴”中,传统的“熟读精思”已不再是机械的反复诵读,而是多了一层时代的亮色和循循善诱的智慧,让学生乐此不疲、常读常新。于老师设计的与学生比读书的环节,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熟读课文增加了乐趣。学生读得很认真,赛得很投入,师生的生命状态处在和谐、自然的共振之中。
  
  镜头三:薛法根和他的“组块教学”
  
  薛法根潜心语文研究,原创“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体现“针对性”,提出了“组块识记、语境还原、陌生文本”等7条策略,作文教学提出了“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等9条策略,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如薛法根老师在教《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根据学生独特的语言认知特点对全篇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并结合生活整合实践活动设计出简约明快的三个教学环节,这对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起到了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写四组词语(包括:①蝉、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日常所能够积累的生字、词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期记忆的能力。)
  
  2.联系四组词语,教师示范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并用上这四组词语复述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教给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听记复述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所记词语的及时运用,将书本上的词语化为自己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可谓一举多得。)
  
  3.指名复述故事,组织学生评议。(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重组教学,看似简单平实,学生却在简约流畅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听、读、悟、习”等多项综合能力的发展,真可谓受益匪浅。)
  
  一样风格: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这就是斯霞的教学风格。”这话是小语教育专家袁微子先生对斯霞老师的评价。其实,“于质朴中见真功夫”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永正和薛法根两位名师。无论在什么时候,你看到于永正、薛法根的课堂教学,都是最朴素、最简洁、最有效的。没有影视,没有动漫,甚至没有多媒体课件,只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并不是他们排斥现代教育技术,而是他们始终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真正吸引学生的不是直观的图像与画面,而是背后隐含的知识与文化,是教师对教材新鲜、独到的见解。”(薛法根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的教学始终保持着质朴与本真,从不把精力浪费在浓妆艳抹、花样翻新的形式上和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的做作中。
  
  他们这样的风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有一种大爱。
  
  在斯霞老师的《我的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读书、识字、算算术,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画图画,带他们爬龙山,游东湖、太禹庙,饲养小动物……我爱上了我的工作

《三代苏派名师的“简朴”教学》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355.html

  • 上一篇范文: 我的春节作文
  • 下一篇范文: 《夜晚的实验》文本解读与教学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