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成为法制教育的有效渠道
让语文教学成为法制教育的有效渠道
江苏句容市实验小学( 212400) 尹志兵
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十分突出。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年鉴》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在不断增加,并且犯罪动向非常让人担忧,呈现年龄低龄化、性质暴力化、手法成人化和智能化等特点。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有效渠道。那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法制教育的一条有效渠道呢?
一、在文本教学中巧抓渗透点
语文教材中隐藏着很多的法制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本中的法制因素,巧妙地抓好渗透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和谐共存,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法制教育提供平台。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文本的同时,应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如《狼和鹿》一文,写了凯巴伯森林100多年前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25年后凯巴伯森林像着了火一样,少了绿色多了枯黄。如此巨大的变化居然是人类为了保护鹿而随意杀狼的后果。在学生为之叹息同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谁破坏自然就一定会遭受自然的严惩,从而使学生明白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外,在这篇文本的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渗透一些法律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八、九条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国家对珍贵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这样就可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再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要让低年级的孩子知道不要做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做坏事,这样会被惩罚的。
二、在语文活动中巧抓渗透点
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只要教师留个心眼,就会发现一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绝佳途径。如我校去年有几个高年级的孩子到超市偷东西,我没有拿这件事情在班上大肆宣讲,而是在班上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参加即兴演讲,参考话题就是:你如何看待超市或集市上的第三只手?学生准备5分钟,每个孩子演讲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通过演讲,学生们认识到小偷行为对一个人乃至对一个家庭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另外,我趁机教育孩子,如果你或你周围的人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小偷行为,只要认识到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为配合宣传世界禁毒日,我找了很多古今中外被毒品吞噬的血淋淋的案例让学生看,看完后再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学生甲这样写:毒品就是魔鬼,你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魔掌,你的精神和肉体就开始了痛苦的旅程,从此你将踏上一条不归路。 学生乙如此写:吸毒者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他们无视妻离子散,无视家破人亡。为了毒品,他们可以杀人、抢劫,为了毒品他们可以抛下自尊……
学生丙这样写:毒品可以让一个人失去一切,也会使一个民族陷入沉沦,所以让我们手拉手,将毒品踢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非常有力地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
三、在课外阅读中巧抓渗透点
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是小学生养成的一种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关系不大,于是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失去了渗透法制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如能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抓好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同样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学生由于看了不健康的书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活生生的例子,来警示所有的孩子远离这些不健康的书籍,和远离毒品一样。再如,在自由阅读时间,我班有一个学生在阅读《珍惜矿产资源》这本书,我就趁机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的教育。我问学生:“你的周围有哪些矿产资源?你觉得应该如何珍惜矿产资源?”学生纷纷回答:“我们身边的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以及一些金属矿产等。”关于如何珍惜矿产资源,学生更是集思广益,有的说要合理采矿,有的说多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还有的说要多骑自行车少骑摩托车等。只要学生读好书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熏陶,慢慢地也会将书中的一些思想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四、在习作教学中巧抓渗透点
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应该是写作,因为写作不仅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现象的真实感受,而且是学生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如果在学生习作教学中巧妙地引入法制事件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就可以既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避免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可以指导学生模仿《焦点访谈》、《法制天地》等栏目,选择贴近自己生活的真实案例,进行广泛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在生活中规范行为。
《让语文教学成为法制教育的有效渠道》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463.html
江苏句容市实验小学( 212400) 尹志兵
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十分突出。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年鉴》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在不断增加,并且犯罪动向非常让人担忧,呈现年龄低龄化、性质暴力化、手法成人化和智能化等特点。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有效渠道。那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法制教育的一条有效渠道呢?
一、在文本教学中巧抓渗透点
语文教材中隐藏着很多的法制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本中的法制因素,巧妙地抓好渗透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和谐共存,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法制教育提供平台。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文本的同时,应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如《狼和鹿》一文,写了凯巴伯森林100多年前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25年后凯巴伯森林像着了火一样,少了绿色多了枯黄。如此巨大的变化居然是人类为了保护鹿而随意杀狼的后果。在学生为之叹息同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谁破坏自然就一定会遭受自然的严惩,从而使学生明白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外,在这篇文本的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渗透一些法律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八、九条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国家对珍贵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这样就可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再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要让低年级的孩子知道不要做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做坏事,这样会被惩罚的。
二、在语文活动中巧抓渗透点
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只要教师留个心眼,就会发现一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绝佳途径。如我校去年有几个高年级的孩子到超市偷东西,我没有拿这件事情在班上大肆宣讲,而是在班上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参加即兴演讲,参考话题就是:你如何看待超市或集市上的第三只手?学生准备5分钟,每个孩子演讲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通过演讲,学生们认识到小偷行为对一个人乃至对一个家庭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另外,我趁机教育孩子,如果你或你周围的人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小偷行为,只要认识到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为配合宣传世界禁毒日,我找了很多古今中外被毒品吞噬的血淋淋的案例让学生看,看完后再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学生甲这样写:毒品就是魔鬼,你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魔掌,你的精神和肉体就开始了痛苦的旅程,从此你将踏上一条不归路。 学生乙如此写:吸毒者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他们无视妻离子散,无视家破人亡。为了毒品,他们可以杀人、抢劫,为了毒品他们可以抛下自尊……
学生丙这样写:毒品可以让一个人失去一切,也会使一个民族陷入沉沦,所以让我们手拉手,将毒品踢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非常有力地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
三、在课外阅读中巧抓渗透点
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是小学生养成的一种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关系不大,于是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失去了渗透法制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如能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抓好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同样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学生由于看了不健康的书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活生生的例子,来警示所有的孩子远离这些不健康的书籍,和远离毒品一样。再如,在自由阅读时间,我班有一个学生在阅读《珍惜矿产资源》这本书,我就趁机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的教育。我问学生:“你的周围有哪些矿产资源?你觉得应该如何珍惜矿产资源?”学生纷纷回答:“我们身边的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以及一些金属矿产等。”关于如何珍惜矿产资源,学生更是集思广益,有的说要合理采矿,有的说多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还有的说要多骑自行车少骑摩托车等。只要学生读好书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熏陶,慢慢地也会将书中的一些思想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四、在习作教学中巧抓渗透点
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应该是写作,因为写作不仅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现象的真实感受,而且是学生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如果在学生习作教学中巧妙地引入法制事件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就可以既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避免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可以指导学生模仿《焦点访谈》、《法制天地》等栏目,选择贴近自己生活的真实案例,进行广泛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在生活中规范行为。
《让语文教学成为法制教育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