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教师的学习有效的模式


教师的学习有哪些有效的模式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中心学校  吴剑锋
叶澜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校的转型。”教师的发展、解放、创造、转型靠什么来推动呢?靠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永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唯一“活水”!那么教师的学习选择哪些有效的模式才能又好又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倡导八种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竞赛中学习、在集体中学习、在训练中学习。
一、在阅读中学习
1.通过阅读厚积薄发。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曾指出:“课改需要爱读书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广泛阅读来拓展学科知识领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积极应对新课改的挑战,达到从容驾驭课堂的目的。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无力。”(《逍遥游》)那么,阅读学习不实,则其做大事也无力。作为一名教师,自然要厚积才能薄发。课改呼唤的则是能厚积且善薄发的教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学理论,方知人格之圣洁、正气之凛然、坚守之崇高、创新之伟大;学历史,方知沧桑之悠久、社会之繁杂、责任之沉重、事业之重大;学法律,方知规矩之方圆、法典之严密、公正之可贵、廉洁之重要;学科学,方知宇宙之浩瀚、天地之壮阔、气象之万千、探索之艰难;学文艺,方知自然之美妙、生活之多彩、情感之细腻、技艺之神奇。日积月累的阅读,才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
2.通过阅读吸收经验。好的阅读习惯可能成就一个优秀教师,而坏的习惯一定会毁掉一个未来的教育家!多阅读,就能更多地吸收别人的经验。“一个善于欣赏别人的人必是一个丰富的人;一个被人欣赏的人必是一个出色的人。如果你成不了一个出色的人,就努力去做一个丰富的人。”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就会在教学工作中去运用和模仿它。如《恰同学少年》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通过观看该剧,我坚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其中有两点我感受最深:
其一、为师之本——“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在晨曦中“以冷水浴其身体,以先哲之书浴其精神”的杨昌济老师,用他的言传身教教导青年毛泽东何为坚韧。
其二、教学之法——“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时,存在偏科问题,但并不影响到他在学校的发展,这要归功于当时一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对待如何处理毛泽东的偏科行为引发的教师争议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毛泽东成了校长的“特殊学生”。为了满足毛泽东勤学博览挑灯夜读的读书习惯和学习要求,孔校长甚至将阅读室的钥匙交他使用。
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这样去言传身教,因材施教,那将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这也是我们的学习之幸!
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站得高看得远,使人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读书,会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魅力,进而影响你的学生。
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是教师不断成长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二、在工作中学习
教学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劳动。
        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课堂;
        成功的课堂总是活动课堂;
        成功的课堂总是情感课堂;
        成功的课堂总是趣味课堂。
在成功的课堂里总是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当我们看到这些极富艺术特色的课堂时,新课程下的老师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个“结网”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掌握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
因为工作而学习,因为学习而更好的工作。
三、在反思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堂课都有得有失,只有及时了解了课堂的成功和失误之处,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取得新进步。例如一堂课下来,可找学生交谈。①上一节课哪些教学环节比较新颖;②解决的问题中,哪些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③教师上课中有哪些言行不得体;④哪些环节还需要优化等等,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会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导向,在以后的备课中就有的放矢了。通过课后反思,教师的上课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课堂会越来越严谨,言行会越来越规范,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提高,教师形象就会越来越丰满,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就会越来越拔尖……
教师们,我们教学追求的是什么?这个反思的结果不正是我们学习的追求和归宿吗?
四、在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因此,对教师来说,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种表现,善于合作是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好的形式。所以,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的孤立与封闭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五、在研究中学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学效果的中介和桥梁。理论和实践的转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学习才会有成效。其实对教师来说也是同样道理。教师要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这个思考就是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我校实施“五个一工程”,要求教师一年内订一本教育刊物,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参加一项课题研究,上一堂教学研讨课,写一篇教学科研论文,就是让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对教育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层探究。
“文章最岂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我们在教学中,要创新自己的教法,也要创新学生的学法。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教学,在教学中美丽。
六、在竞赛中学习
我参加了这样一次数学导入比武,在讲授“对数计算”一节时,一位中学教师用一张0.01毫米的薄纸把它对折后,向学生提问:“如果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兴趣油然而生,纷纷估计,有的说:“讲台那么高。”有的说:“有教学楼那么高。”……说法各种各样,但谁也估计不到它真正的高度。教师指出,它比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8848.13米还要高时,学生们感到无比惊讶。教师顺势导入,指出在学了对数计算之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虽然用了几分钟,但它不但引入了新课,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这次比武中,让其他教师真正体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精炼、有趣的导言能把学生引入学习佳境,好的导言像一支“兴奋剂”,一开始就注入学生的心田。这些竞赛式比武,教师能脱颖而出,也能发现差距。我县举办“同上一堂课”“说课比赛”等活动,其目的就是提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所以,教师对这类学习机会,不仅要积极参与,而且要努力表现自己的风采。
七、在集体中学习
2002年11月15日,胡锦涛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41天以后,12月26日下午的中南海怀仁堂,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举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也随之建立。胡锦涛提到,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这表明要在全党全国人民当中树立一种学习的风气。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理论,叫做木桶理论。一个桶是用许多木板箍起来的,木板有的长,有的短。这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而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我们开展集体学习形式,如听理论讲座,听师德报告,校际教师交流,实地参观等,就是要让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寻找自己的那块“短板”。在集体学习中容易对比、借鉴,发现差距。“人生的大智慧是,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总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是给别人看的。而雪中送炭是为自己的。”(于丹《庄子》心得)
八、在训练中学习
说好普通话,练好三笔字,写好下水文,做好学科题,对教师来说,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尤为重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几乎成了教育界的经典,人们对它深信不疑。但我们还是不能满足于学生,总是那“一桶水”,岂不成了死水?要做到“流水不腐”,只有经常训练,不断练笔,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我们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作人生的追求,为它牵肠挂肚,为它如痴如醉,为它无怨无悔,能够做到这一点,便能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之余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充实自己,将自己的所思所得,所感所悟倾注于小小的笔端,流出美丽的文字,流出闪光的荣誉,流出金色的年华。因为我快乐,所以我训练,因为我训练,所以我快乐。学习收获新知,训练强硬本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清澈”的活水。

 

教师的学习有效的模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58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