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
学习新课标 执行不走样——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
江汉大学 韦志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了,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带有法律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值得我们语文教育界的同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新课标的制定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十年磨一剑,还真是不容易。十年前,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版,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心急火燎地登上了语文教改的舞台,给期盼改革的语文课带来了生气和力量。虽然众说纷纭,但毕竟规范了语文教改,也让改革者在十年中锻炼,淬火,经受了风浪,赢得了成熟和坚强,从而挺起了中国语文教学的脊梁。所以,新课标是十年来语文教改成绩的总结,由此上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是60 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直至几千年来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的弘扬。把新课标与实验版的课标进行比较,我以为最为突出的亮点是:
一、第一次界定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什么?许多人未必知道,有人也可能简单一句回答,教语文的课呗。那么,科学地定义一下,虽然从古到今,曾有一些说法,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语文课姓语”,什么“语和文不能分家”,什么“语文就是语文”,云云,但并不能揭示这门课的本质。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之于教育的最大价值,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目的,正如包子铺卖包子,饺子铺卖饺子一样,历史课教历史,物理课教物理,分门别类,各负其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就是语文课程必须要完成的“务”。有了这个定义,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德育课、环保课、班会课、学生的检讨课等,而必须“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语文教学的生死存亡之道。本乎此就生存,背乎此就死亡。它恰似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那是丢不得的,丢了就要命。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两次低谷,一次是1958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极低。一次是“文革”十年,把语文课上成“革命大批判课”、“毛泽东思想课”、“批林批孔课”等等,语文教学质量极低,甚至出现了“白卷英雄”。数十年风雨兼程,历史经验证明,语文课必须把住这个方向,正其名务其实,才不会左右摇摆。记得郑板桥有《竹石》诗云:“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仿造一下,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咬住‘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运用’中。千诵万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确了这一点,就不怕风吹草动,就可以把握住方向,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就可以避免或者制止语文课滑向“非语文化”的现象。为此,我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探讨,千万要珍惜。
当然,过去历届语文教学大纲曾表示对语言文字要“理解”和“运用”,现在统一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见强调“运用”是关键。“运用”包含着“理解”,也只有理解了的语言,才能进入运用层面,所以“运用”就表明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把祖国的语言文字用好、用活,一辈子受益无穷。
既然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然有“综合性、实践性”。从综合看,牵涉到读写听说,搜集处理信息等不同形式的途径;从实践看,牵涉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凡是用得着语言文字的地方,都是实践的场所。综合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的面比较宽,在凡是需要用的场合都能运用;实践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到位,学生开口能读、能说,动手能写,听话能逮住准确信息,并作出得体的反应;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也不可偏废。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实验版课标提出的新概念,十年的教改实践中,这个概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新课标赋予了语文素养新的含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内涵:
打好“两个底子”:一是语言文字底子,二是精神底子。前者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者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落实“三个基础”:一是学生学好了语文,“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二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三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把语文课的功能作用,作为一门课程的价值进行恰如其分地阐发,不夸大,不缩小,切合实际。培养和形成四种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如求学升造的需要,从政、经商、务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784.html
江汉大学 韦志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了,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带有法律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值得我们语文教育界的同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新课标的制定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十年磨一剑,还真是不容易。十年前,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版,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心急火燎地登上了语文教改的舞台,给期盼改革的语文课带来了生气和力量。虽然众说纷纭,但毕竟规范了语文教改,也让改革者在十年中锻炼,淬火,经受了风浪,赢得了成熟和坚强,从而挺起了中国语文教学的脊梁。所以,新课标是十年来语文教改成绩的总结,由此上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是60 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直至几千年来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的弘扬。把新课标与实验版的课标进行比较,我以为最为突出的亮点是:
一、第一次界定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什么?许多人未必知道,有人也可能简单一句回答,教语文的课呗。那么,科学地定义一下,虽然从古到今,曾有一些说法,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语文课姓语”,什么“语和文不能分家”,什么“语文就是语文”,云云,但并不能揭示这门课的本质。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之于教育的最大价值,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目的,正如包子铺卖包子,饺子铺卖饺子一样,历史课教历史,物理课教物理,分门别类,各负其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就是语文课程必须要完成的“务”。有了这个定义,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德育课、环保课、班会课、学生的检讨课等,而必须“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语文教学的生死存亡之道。本乎此就生存,背乎此就死亡。它恰似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那是丢不得的,丢了就要命。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两次低谷,一次是1958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极低。一次是“文革”十年,把语文课上成“革命大批判课”、“毛泽东思想课”、“批林批孔课”等等,语文教学质量极低,甚至出现了“白卷英雄”。数十年风雨兼程,历史经验证明,语文课必须把住这个方向,正其名务其实,才不会左右摇摆。记得郑板桥有《竹石》诗云:“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仿造一下,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咬住‘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运用’中。千诵万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确了这一点,就不怕风吹草动,就可以把握住方向,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就可以避免或者制止语文课滑向“非语文化”的现象。为此,我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探讨,千万要珍惜。
当然,过去历届语文教学大纲曾表示对语言文字要“理解”和“运用”,现在统一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见强调“运用”是关键。“运用”包含着“理解”,也只有理解了的语言,才能进入运用层面,所以“运用”就表明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把祖国的语言文字用好、用活,一辈子受益无穷。
既然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然有“综合性、实践性”。从综合看,牵涉到读写听说,搜集处理信息等不同形式的途径;从实践看,牵涉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凡是用得着语言文字的地方,都是实践的场所。综合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的面比较宽,在凡是需要用的场合都能运用;实践性保证语言文字运用到位,学生开口能读、能说,动手能写,听话能逮住准确信息,并作出得体的反应;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也不可偏废。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实验版课标提出的新概念,十年的教改实践中,这个概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新课标赋予了语文素养新的含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内涵:
打好“两个底子”:一是语言文字底子,二是精神底子。前者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者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落实“三个基础”:一是学生学好了语文,“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二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三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把语文课的功能作用,作为一门课程的价值进行恰如其分地阐发,不夸大,不缩小,切合实际。培养和形成四种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如求学升造的需要,从政、经商、务 《谈谈语文新课标的亮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