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论文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
  
  潘 明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一直是课堂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课堂上现成的要素,课堂上没有的则通过想象情境或借助外物创设情境。具体说来有四个方面:
  
  一、利用语言描绘
  
  语言,可以灵活地描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有着无穷的魅力的。清新明快的语言,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快乐;亲切温和的话语,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温馨。语文教师通过语速、语气、停顿的变化能够形成跌宕起伏的语调;通过语言描绘让听者的脑中呈现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形成一定的审美氛围,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比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通过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像作者般在一个圆月当空的夜晚,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旁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美的画面总是叫人怦然心动,在教师还没有深入课文内容之时,我们似乎都已经能猜到,作者郁闷的心情也许会因为这片美丽的荷塘变得愉悦起来。这样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产生对美文的阅读兴趣,对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认识,甚至爱动脑筋的同学还会通过教师的这几句话产生“作者为什么心情郁闷”的疑问,从而有利于师生对文章写作背景的探讨。
  
  二、利用表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简单的动作,但是由于它过于简单了,以至于许多学生不一定会注意到。比简单的动作更形象的应该是课堂上的表演。表演不仅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更能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这是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比较适合于传记类的文章。《(史记)选读》中的许多文章都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刺客列传》就可以利用表演来创设情境。在前两个课时学生对课文背景及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能加深对人物个性的认识,然后第二课时结束时,推选出几名表演较好的学生,分别承担太子丹、荆轲、秦王、秦武阳、樊於期、夏无且、高渐离等角色。准备的过程中,各个学生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先进行仔细揣摩,继而教师指导。通过学生课余时间认真的准备,第三课时便是学生的表演。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小演员们”个个表现得十分出色,例如,先前傲慢的秦武阳来到秦王面前就吓得直哆嗦;荆轲“顾笑武阳”的神态也刻画得生动逼真……虽然他们只是用钢皮尺代替了“匕首”,用大的白纸代替了“燕国地图”,用书包代替了夏无且的“药箱”等,但他们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再现得惟妙惟肖,课堂上时而笑声一片、时而气氛紧张,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都已经融人到了课堂创设的这种情境中了。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文中的各个人物更加熟悉了,对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手法技巧等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方式,比起教师空洞地说教,效果要好上数倍。
  
  三、利用问题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问题内容和提问角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来说,所创设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课堂导人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
  
  比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教师充满感情地和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人,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曾依偎在他身边的红颜。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四、利用网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入了语文课堂。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还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因此,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让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习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时,因作品中的曲词脍炙人口,可以让学生观赏戏剧片《长亭送别》,以理解作品的意境。然后再看课文,让学生做个小鉴赏家,训练他们的鉴赏水平。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畅所欲言,各人找自己喜欢的词来鉴赏,结果是教师不用口干舌燥地讲解学生也能领悟剧本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情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网络情境,不断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开发感官潜能,为学生学习增添乐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冲动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网络情境能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带进教学的小课堂之中,大大拓展课堂的时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感知社会,了解社会。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有效的情境教学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21300)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论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89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