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巧设探究问题 激发探究热情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巧设探究问题 激发探究热情
叶国清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探究”列为高中阶段必须重点培养的能力,指出“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探究的兴趣不大,探究的氛围不浓,徒有探究之名而无探究之实。原因可能很多,笔者以为探究问题的设计不佳是产生上述情况最根本的原因。要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找准重点、难点、疑点,巧妙设计探究问题。
一、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切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即可拿到,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就容易走两端。
一种情况是探究问题太简单,桃子伸手可摘。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故乡北平的爱,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老舍先生对北平倾注了怎样的感情?”这样的探究问题,学生凭条件反射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探究问题太简单只会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养成其不动脑筋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必然会挫伤学生对探究的欲望。
与此相反,有时我们设计的探究问题却太难,教授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时,我们会特别注意每个单元的中心话题,总是试着把小说与这个话题联系起来。第六单元的话题是结构,因此在教授本单元《半张纸》这篇小说的时候,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你觉得这篇小说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很多同学目瞪口呆,云里雾里,等待教师公布答案。课后反思,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大学中文系学生都不太容易回答,更何况是高中生呢?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大大超出了高中生心理认识的发展水平,这个桃子是怎么跳都够不到的。因此探究问题一定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来再一次教授这篇小说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探究结构特点的问题:“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在《半张纸》这篇小说的谋篇布局中是怎样体现的?这个问题不太简单,但也绝不至于太难。学生兴趣盎然,探讨积极。可见,只有将问题设在“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然后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想像创新空间
探究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想象创新空间。首先,学生必须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其次,问题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创新。
卡夫卡的小说《骑桶者》是《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小说想象奇诡,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如果直接抛出探究的问题:骑桶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卑微、胆小,害怕失败的小人物。但这样探究问题其思维的深广度都不够,想象创新空间更无从谈起。如果换个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人口,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比如从作家匠心独具的虚构情节人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要骑着桶去借煤?这需要深入的思考,也需要大胆的想象。有些同学认为主人公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有些同学认为主人公胆小,害怕失败,借不到煤可以快速逃跑;有些同学认为骑在桶上面,不需要跟卖煤的面对面接触,从而看出主人公不敢面对社会,面对众人,害怕与人交往。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以及在充分调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很多不同的思考和想象。学生的思维被完全激活,他们也更深地了解了主人公身陷的困境以及性格特点。尽管最后的答案是相似的,但得出答案的过程完全不同,后一个探究问题充分利用了教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实,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会留下许多东西让读者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读者有想象的最大主动性和自由度。优秀的教师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设计探究问题。特级教师郑逸农在讲授《项链》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会发生什么?学生的想象新意迭出,高潮不断。摘录部分学生思考想象的要点如下:1.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过上了浪漫幸福的生活。2.玛蒂尔德百感交集,喜怒无常,她的精神崩溃了,整天念叨着:“项链,假的!项链,假的!”从此,她的身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3.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大战。4.玛蒂尔德取回了那挂付出了她十年心血的项链,拿到珠宝店去换钱,可对方却告诉她:“这串项链是假的,至多值300法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小说接上了各式各样的“龙尾”,一时间百花齐放,绚丽多彩,学生的心灵和智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无形中莫泊桑结尾艺术的高超也深深地刻入学生的心中。
三、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挑战性
笔者对读中学时的一堂课印象深刻。语文老师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风雪那会怎么样?”所有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一时间课堂尤为热闹,学生争抢着发言。有的学生认为,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有的认为,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有的说,没有风雪,就不会压倒草料场,林冲就不会到山神庙暂避栖身。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就响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跑到办公室跟老师讨论。现在想想,当时老师提的这个问题,可谓一箭双雕: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风雪描写的作用和风雪描写的特色,而且让学生始终饱含解决问题以及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渴望。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因为这个问题的设计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挑战性。反之,如果这样设计: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语句,分析每一处风雪描写的作用,最后说说本文风雪描写有怎样的特色。那么学生就不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究,也就没有这一段沉淀下来的回忆。
实际上,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探究的问题就必须要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挑战性。新颖,才有刺激,才有兴趣,才有探究、创新的激情。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根据这首词画面感强的特点,笔者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如果你是电影导演,怎样把“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词转化为电影镜头?在课堂还能过一把导演的瘾,这让学生觉得十分新鲜,同时要拍好这样一个镜头必须要深入思考,大胆想象,这极具挑战性。而如果这个镜头能拍好,对周瑜这个人物的智谋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对这首词整体的理解也就会更加到位。学生讨论非常积极,很多学生迫不及待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名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加以整理如下:中景,渐近:周瑜都督军营。营内,帅营布置。周瑜,英气勃勃,脸上表现出胸有成竹的自信。诸葛亮,羽扇纶巾,从容不迫。各自执笔在手掌心写字。近景:两人伸出拳头,摊开,相视哈哈大笑。特写:手掌中的“火”字。放大,竖起,变形,成象形字,变颜色,冒烟,起火。中景、近景交替:曹军水寨一片火光,延及岸上,一片混乱……通过这样一个新颖、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探究问题,经典被刻入学生的心中,最终酝酿成的对文学的喜爱和兴趣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发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和机会。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语文教育是等待艺术中的等待艺术。首先,探究的问题需要时间思考,只有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思考才会有让人惊喜的思考结果。其次,展示探究成果要给每个学生机会。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给每个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并让他们对以后的学习探究保持足够的热情。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中学(324400)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巧设探究问题 激发探究热情》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941.html
叶国清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探究”列为高中阶段必须重点培养的能力,指出“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探究的兴趣不大,探究的氛围不浓,徒有探究之名而无探究之实。原因可能很多,笔者以为探究问题的设计不佳是产生上述情况最根本的原因。要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找准重点、难点、疑点,巧妙设计探究问题。
一、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切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即可拿到,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就容易走两端。
一种情况是探究问题太简单,桃子伸手可摘。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故乡北平的爱,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老舍先生对北平倾注了怎样的感情?”这样的探究问题,学生凭条件反射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探究问题太简单只会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养成其不动脑筋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必然会挫伤学生对探究的欲望。
与此相反,有时我们设计的探究问题却太难,教授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时,我们会特别注意每个单元的中心话题,总是试着把小说与这个话题联系起来。第六单元的话题是结构,因此在教授本单元《半张纸》这篇小说的时候,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你觉得这篇小说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很多同学目瞪口呆,云里雾里,等待教师公布答案。课后反思,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大学中文系学生都不太容易回答,更何况是高中生呢?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大大超出了高中生心理认识的发展水平,这个桃子是怎么跳都够不到的。因此探究问题一定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来再一次教授这篇小说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探究结构特点的问题:“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在《半张纸》这篇小说的谋篇布局中是怎样体现的?这个问题不太简单,但也绝不至于太难。学生兴趣盎然,探讨积极。可见,只有将问题设在“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然后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想像创新空间
探究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想象创新空间。首先,学生必须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其次,问题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创新。
卡夫卡的小说《骑桶者》是《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小说想象奇诡,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如果直接抛出探究的问题:骑桶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卑微、胆小,害怕失败的小人物。但这样探究问题其思维的深广度都不够,想象创新空间更无从谈起。如果换个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人口,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比如从作家匠心独具的虚构情节人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要骑着桶去借煤?这需要深入的思考,也需要大胆的想象。有些同学认为主人公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有些同学认为主人公胆小,害怕失败,借不到煤可以快速逃跑;有些同学认为骑在桶上面,不需要跟卖煤的面对面接触,从而看出主人公不敢面对社会,面对众人,害怕与人交往。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以及在充分调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很多不同的思考和想象。学生的思维被完全激活,他们也更深地了解了主人公身陷的困境以及性格特点。尽管最后的答案是相似的,但得出答案的过程完全不同,后一个探究问题充分利用了教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实,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会留下许多东西让读者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读者有想象的最大主动性和自由度。优秀的教师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设计探究问题。特级教师郑逸农在讲授《项链》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会发生什么?学生的想象新意迭出,高潮不断。摘录部分学生思考想象的要点如下:1.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过上了浪漫幸福的生活。2.玛蒂尔德百感交集,喜怒无常,她的精神崩溃了,整天念叨着:“项链,假的!项链,假的!”从此,她的身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3.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大战。4.玛蒂尔德取回了那挂付出了她十年心血的项链,拿到珠宝店去换钱,可对方却告诉她:“这串项链是假的,至多值300法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小说接上了各式各样的“龙尾”,一时间百花齐放,绚丽多彩,学生的心灵和智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无形中莫泊桑结尾艺术的高超也深深地刻入学生的心中。
三、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挑战性
笔者对读中学时的一堂课印象深刻。语文老师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风雪那会怎么样?”所有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一时间课堂尤为热闹,学生争抢着发言。有的学生认为,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有的认为,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有的说,没有风雪,就不会压倒草料场,林冲就不会到山神庙暂避栖身。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就响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跑到办公室跟老师讨论。现在想想,当时老师提的这个问题,可谓一箭双雕: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风雪描写的作用和风雪描写的特色,而且让学生始终饱含解决问题以及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渴望。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因为这个问题的设计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挑战性。反之,如果这样设计: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语句,分析每一处风雪描写的作用,最后说说本文风雪描写有怎样的特色。那么学生就不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究,也就没有这一段沉淀下来的回忆。
实际上,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探究的问题就必须要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挑战性。新颖,才有刺激,才有兴趣,才有探究、创新的激情。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根据这首词画面感强的特点,笔者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如果你是电影导演,怎样把“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词转化为电影镜头?在课堂还能过一把导演的瘾,这让学生觉得十分新鲜,同时要拍好这样一个镜头必须要深入思考,大胆想象,这极具挑战性。而如果这个镜头能拍好,对周瑜这个人物的智谋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对这首词整体的理解也就会更加到位。学生讨论非常积极,很多学生迫不及待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名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加以整理如下:中景,渐近:周瑜都督军营。营内,帅营布置。周瑜,英气勃勃,脸上表现出胸有成竹的自信。诸葛亮,羽扇纶巾,从容不迫。各自执笔在手掌心写字。近景:两人伸出拳头,摊开,相视哈哈大笑。特写:手掌中的“火”字。放大,竖起,变形,成象形字,变颜色,冒烟,起火。中景、近景交替:曹军水寨一片火光,延及岸上,一片混乱……通过这样一个新颖、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探究问题,经典被刻入学生的心中,最终酝酿成的对文学的喜爱和兴趣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发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和机会。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语文教育是等待艺术中的等待艺术。首先,探究的问题需要时间思考,只有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思考才会有让人惊喜的思考结果。其次,展示探究成果要给每个学生机会。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给每个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并让他们对以后的学习探究保持足够的热情。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中学(324400)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巧设探究问题 激发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