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
成 莉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强劲,但国人的道德水准没能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在此大环境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德育引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更要承担一定的德育责任。
一、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引导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非附加任务。语文课本中,一字一句皆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与灵魂,若能引导学生读懂、领悟,必将提高学生的道德基础文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笔者非常赞同,德育引导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要想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需对德育有一个科学认识。二元结构学说认为,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方面;其中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则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德育教学时,应着眼于传播基础文明,在修养方面则进行引导,旨在帮助学生自发地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行动准则,而不能把学生物化,视为容器强行灌输德育内容。语文课堂虽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园地,但由于教材的编排顺序等多方原因,语文课程系统与德育训练体系并非浑然一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还应围绕教材展开,不能漫无边际、脱离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动人的真、善、美。然而在高考背景下,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致使语文教学极度简单化。学生在枯燥的知识技能训练课中苦不堪言,甚至麻木不仁,这对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害的。若想使语文课堂重归人文性,必须让感性回归,让课堂环境与师生内心不再被纯理性的、机械化的知识掌握所湮没。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理近人,以情动人,以德服人,使学生在感性的情境中得到道德熏陶。
1.以理近人,在教材中认知基础文明
笔者在《五人墓碑记》教学中,将德育目标定为“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认识大义”。生死价值观对于高中生而言并非生活中经常讨论的话题,却是每个青少年多多少少都曾思考过的。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运用注释,加强历史背景知识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并示范配乐诵读,激发学生感性,帮助学生了解“激于义而死”的观念,同时例举了大量的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舍生取义的典型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便学生无法当场将这些观念全部内化,也必然会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以情动人,在情境中内化道德修养
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因为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和传染性,教师的心理活动往往能够即时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工作时,首先要做到投入,其次还要将感情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笔者在《我与地坛》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情境导课的方式,在背景音乐中动情地介绍作者史铁生的经历,与学生一起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青春年华断了腿,将有何感想。学生在所营造的情境中无不动容,深深体会到作者的孤独与痛不欲生,以及领悟生死后的坦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纷纷感慨亲情的伟大,并树立了逆境不倒的正确人生观。教师的感情流露,激发了学生心底的真实感情,引导了学生的情绪流向。如果只是简单对课文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是不可能达到此种德育引导效果的。
3.以德服人,在表率中实践高尚情操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的引导并非仅限于课堂,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之前,应先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反思,不能课堂上教一套,课堂下做一套,否则无论说得多好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道德修养也势必被教师的言行不一清零。
三、德育引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目的
德育引导的目的是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因此教师首先不能只注重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手段,天马行空,而应在每次授课前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脱离教材、离题偏题;其次,传统德育往往片面追求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因此教师要明确德育的本质在于育人,避免追求“假大空”,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
2.优化教法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听到“德育”二字就想到古板乏味的说教。笔者认为,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僵化教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引导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法学法,可以讲授法、对话法与讨论法交叉进行,也可以借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具。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进行配乐朗诵,在学习名著小说时播放改编电影视频,使道德的熏陶生动直观、饶有趣味。此外,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力于必修内容,省略选修内容,忽视教材中的写作与口语部分。这种做法看似节约时间,实际对于德育引导工作是毫无益处的。教师应将阅读、口语与写作也归为课堂内容,让学生阅读名著,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思想吸收与汇报,教师适时点评总结,进行德育引导。
3.适时适度
德育引导工作毕竟是融会贯通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能够照本宣科。由于学生成长轨迹的不同与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课堂上往往出现计划外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时,必须做到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此外,德育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时应注意深度,不能过于肤浅,也不能超越该年龄段青少年的接受水平。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引导策略,才能使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展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再者,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同,教师都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人公,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道德问题的选择与表述应该力求客观开放,不能站在道德的绝对制高点,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总之,身为语文教师,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致力于营造和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代入主观感情,呼唤感性回归。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坚持经常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引导点,创设德育课堂环境,那么这对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学生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中学(22治理发愣功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论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3969.html
成 莉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强劲,但国人的道德水准没能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在此大环境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德育引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更要承担一定的德育责任。
一、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引导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非附加任务。语文课本中,一字一句皆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与灵魂,若能引导学生读懂、领悟,必将提高学生的道德基础文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笔者非常赞同,德育引导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要想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需对德育有一个科学认识。二元结构学说认为,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方面;其中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则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德育教学时,应着眼于传播基础文明,在修养方面则进行引导,旨在帮助学生自发地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行动准则,而不能把学生物化,视为容器强行灌输德育内容。语文课堂虽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园地,但由于教材的编排顺序等多方原因,语文课程系统与德育训练体系并非浑然一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还应围绕教材展开,不能漫无边际、脱离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动人的真、善、美。然而在高考背景下,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致使语文教学极度简单化。学生在枯燥的知识技能训练课中苦不堪言,甚至麻木不仁,这对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害的。若想使语文课堂重归人文性,必须让感性回归,让课堂环境与师生内心不再被纯理性的、机械化的知识掌握所湮没。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理近人,以情动人,以德服人,使学生在感性的情境中得到道德熏陶。
1.以理近人,在教材中认知基础文明
笔者在《五人墓碑记》教学中,将德育目标定为“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认识大义”。生死价值观对于高中生而言并非生活中经常讨论的话题,却是每个青少年多多少少都曾思考过的。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运用注释,加强历史背景知识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并示范配乐诵读,激发学生感性,帮助学生了解“激于义而死”的观念,同时例举了大量的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舍生取义的典型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便学生无法当场将这些观念全部内化,也必然会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以情动人,在情境中内化道德修养
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因为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和传染性,教师的心理活动往往能够即时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工作时,首先要做到投入,其次还要将感情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笔者在《我与地坛》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情境导课的方式,在背景音乐中动情地介绍作者史铁生的经历,与学生一起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青春年华断了腿,将有何感想。学生在所营造的情境中无不动容,深深体会到作者的孤独与痛不欲生,以及领悟生死后的坦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纷纷感慨亲情的伟大,并树立了逆境不倒的正确人生观。教师的感情流露,激发了学生心底的真实感情,引导了学生的情绪流向。如果只是简单对课文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是不可能达到此种德育引导效果的。
3.以德服人,在表率中实践高尚情操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的引导并非仅限于课堂,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之前,应先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反思,不能课堂上教一套,课堂下做一套,否则无论说得多好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道德修养也势必被教师的言行不一清零。
三、德育引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目的
德育引导的目的是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因此教师首先不能只注重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手段,天马行空,而应在每次授课前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脱离教材、离题偏题;其次,传统德育往往片面追求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因此教师要明确德育的本质在于育人,避免追求“假大空”,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
2.优化教法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听到“德育”二字就想到古板乏味的说教。笔者认为,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僵化教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引导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法学法,可以讲授法、对话法与讨论法交叉进行,也可以借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具。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进行配乐朗诵,在学习名著小说时播放改编电影视频,使道德的熏陶生动直观、饶有趣味。此外,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力于必修内容,省略选修内容,忽视教材中的写作与口语部分。这种做法看似节约时间,实际对于德育引导工作是毫无益处的。教师应将阅读、口语与写作也归为课堂内容,让学生阅读名著,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思想吸收与汇报,教师适时点评总结,进行德育引导。
3.适时适度
德育引导工作毕竟是融会贯通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能够照本宣科。由于学生成长轨迹的不同与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课堂上往往出现计划外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时,必须做到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此外,德育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时应注意深度,不能过于肤浅,也不能超越该年龄段青少年的接受水平。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引导策略,才能使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展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再者,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同,教师都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人公,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道德问题的选择与表述应该力求客观开放,不能站在道德的绝对制高点,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总之,身为语文教师,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致力于营造和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代入主观感情,呼唤感性回归。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坚持经常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引导点,创设德育课堂环境,那么这对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学生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中学(22治理发愣功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