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思路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思路
重庆市云阳县云阳镇云硐小学 王加明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以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改变教学策略
(一)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怎样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方法很多,如注重学生好奇心理,让学生多问;注重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多问;注重挖掘教材空白,让学生多问。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多问,还要做到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等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问要努力做到不从众,不唯师。
(二)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要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三)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课堂教学结构多样化。《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讨论、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
(四)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提出要求,纠正错误,进行激励,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三、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内和课外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讲深讲透。要改变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教学,强调提高教学效率,向4O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啰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应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做些读书笔记;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编小报;提倡撰写小论文,主要评议生活、学习、风俗、文化、经济、政治等问题;适当组织课外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如文学社、记者团、读书会等;要求家长每两周带领孩子外出旅行一次,领略大自然风光;启发家长尽量多地为孩子购买图书;积极引导学生上网查寻有关资料;适当安排与国内外其他班级的联谊活动、通信活动等。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思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084.html
重庆市云阳县云阳镇云硐小学 王加明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以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改变教学策略
(一)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怎样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方法很多,如注重学生好奇心理,让学生多问;注重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多问;注重挖掘教材空白,让学生多问。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多问,还要做到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等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问要努力做到不从众,不唯师。
(二)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要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三)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要课堂教学结构多样化。《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讨论、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
(四)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提出要求,纠正错误,进行激励,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三、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内和课外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讲深讲透。要改变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教学,强调提高教学效率,向4O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啰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应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做些读书笔记;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编小报;提倡撰写小论文,主要评议生活、学习、风俗、文化、经济、政治等问题;适当组织课外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如文学社、记者团、读书会等;要求家长每两周带领孩子外出旅行一次,领略大自然风光;启发家长尽量多地为孩子购买图书;积极引导学生上网查寻有关资料;适当安排与国内外其他班级的联谊活动、通信活动等。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