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桓公治病;有人认为扁鹊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毫无医德,见桓公病情严重,就溜了;有人认为扁鹊聪明,想到桓公要来抓他,事先作好了准备。
二、写作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没落到实处。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苦差事,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学生写作文很少考虑篇章结构,表情达意,修辞用语方面的问题。作文写好后,没有修改的习惯,针对目前现状笔者认为,采用下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以读、背促写
张志公说:“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自己的语言。一旦写作,提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④农村中学语文方面的资料本来就很有限,就一定要用好教材上的例子,这些例子大多是名家名篇,要求学生熟读,以致于背诵,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二)采用多种命题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由厌烦变成了头疼的事,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命题形式改变这种困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
1.情景式
所谓情景式,就是指教师设置一个切合实际的材料,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提示里,尽情去想象发挥,构思作文。例如:陈影先生设计的这样一则情景材料:“已经上课五分钟了,可从来不迟到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还没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发挥想象,设计出合理的情节,写成一篇记叙文。”⑦有这个情景,学生觉得好写多了,他可以驰骋想象,写出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2.续写式
所谓续写式,就是只写开头一段,由学生通过想象继续写作,完成作文的一种命题方式。笔者曾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个作文题:“吃过早饭,就下起了雨,按照学校规定,下雨天学前班可以不上学。可是聪儿今天起床很早,一直嚷着要去上学。对于刚上学前班的聪儿来说,读书是一种高兴、光荣、自豪的事情。他爸爸妈妈为难了,亲切的告诉他:‘今天下雨,学校不读书!’聪儿就是不依,嘟囔着嘴,坚持要上学,他爸爸妈妈都很忙……”根据自己的想象,请接着写下去,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真实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学校里,所以学生对这次作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轻松地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章。
3.结尾式
所谓结尾式,拿一篇没有结尾的文章,让学生给写个结尾,学生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文章结尾的方式。
(三)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不重视作文的修改,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比较差,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做起。如何培养呢?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
教师可以从所有的作文中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抄写在黑板上进行修改示范。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加以指导,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在具体的讲评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并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譬如,先看卷面与错别字,再找误用的标点和病句,接着审查中心及材料,最后看其主旨是否深刻,构思是否巧妙,材料是否新颖,语言是否有文采。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作文批改的全过程有一个了解,知道究竟该从何处下手,又如何才能把文章改得好。这样做,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
2.学生交叉修改
教师把收上来的文章初步看过后,再分发给每一个学生(最好两个班交叉),同时把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印发给他们。先让他们根据要求自己交叉修改,务必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从他人的文章中找出值得自己学习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写上旁批,最后写上自己的评语。教师巡回指导,还可以请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修改的。教师对学生的建议应予以充分肯定,多鼓励,保护其积极性。
3.分小组修改
把学生分为每3人一组,并且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在编组时要考虑到男女生的搭配和差生的协调问题。在每次作文之后由小组长把文章收上来再分发下去,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3人中轮流批改。如此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了2人的修改了。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或许某个人的某句评语就会让他联想,触动他的灵感。当学生再一次拿到自己的作文时,就要求他们仔细看看批改情况和自己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再重新写一次。
采用以上的批改方法,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创造力开发读本》第P11页
[2]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选自张志公的《怎样过语文关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126.html
二、写作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没落到实处。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文是苦差事,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学生写作文很少考虑篇章结构,表情达意,修辞用语方面的问题。作文写好后,没有修改的习惯,针对目前现状笔者认为,采用下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以读、背促写
张志公说:“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自己的语言。一旦写作,提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④农村中学语文方面的资料本来就很有限,就一定要用好教材上的例子,这些例子大多是名家名篇,要求学生熟读,以致于背诵,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二)采用多种命题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由厌烦变成了头疼的事,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命题形式改变这种困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
1.情景式
所谓情景式,就是指教师设置一个切合实际的材料,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提示里,尽情去想象发挥,构思作文。例如:陈影先生设计的这样一则情景材料:“已经上课五分钟了,可从来不迟到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还没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发挥想象,设计出合理的情节,写成一篇记叙文。”⑦有这个情景,学生觉得好写多了,他可以驰骋想象,写出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2.续写式
所谓续写式,就是只写开头一段,由学生通过想象继续写作,完成作文的一种命题方式。笔者曾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个作文题:“吃过早饭,就下起了雨,按照学校规定,下雨天学前班可以不上学。可是聪儿今天起床很早,一直嚷着要去上学。对于刚上学前班的聪儿来说,读书是一种高兴、光荣、自豪的事情。他爸爸妈妈为难了,亲切的告诉他:‘今天下雨,学校不读书!’聪儿就是不依,嘟囔着嘴,坚持要上学,他爸爸妈妈都很忙……”根据自己的想象,请接着写下去,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真实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学校里,所以学生对这次作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轻松地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章。
3.结尾式
所谓结尾式,拿一篇没有结尾的文章,让学生给写个结尾,学生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文章结尾的方式。
(三)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不重视作文的修改,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比较差,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做起。如何培养呢?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
教师可以从所有的作文中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抄写在黑板上进行修改示范。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加以指导,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在具体的讲评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并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譬如,先看卷面与错别字,再找误用的标点和病句,接着审查中心及材料,最后看其主旨是否深刻,构思是否巧妙,材料是否新颖,语言是否有文采。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作文批改的全过程有一个了解,知道究竟该从何处下手,又如何才能把文章改得好。这样做,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
2.学生交叉修改
教师把收上来的文章初步看过后,再分发给每一个学生(最好两个班交叉),同时把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印发给他们。先让他们根据要求自己交叉修改,务必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从他人的文章中找出值得自己学习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写上旁批,最后写上自己的评语。教师巡回指导,还可以请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修改的。教师对学生的建议应予以充分肯定,多鼓励,保护其积极性。
3.分小组修改
把学生分为每3人一组,并且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在编组时要考虑到男女生的搭配和差生的协调问题。在每次作文之后由小组长把文章收上来再分发下去,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3人中轮流批改。如此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了2人的修改了。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或许某个人的某句评语就会让他联想,触动他的灵感。当学生再一次拿到自己的作文时,就要求他们仔细看看批改情况和自己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再重新写一次。
采用以上的批改方法,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创造力开发读本》第P11页
[2]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选自张志公的《怎样过语文关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