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魏光锦
【摘 要】农村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入手。具体做法就是,从自学、精讲多读、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意识;采用以读、背促写,多种命题形式,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阅读;写作;创新意识
当前我国教育步入了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归宿的健康发展轨道,开创了我国教育的新纪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合国也曾作出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要从开发创造力入手,来缩短差距,消除差距。”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单位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工具性特点,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城市中学条件优越,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农村中学条件简陋,只能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就从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两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经验
一、阅读训练
目前存在的问题:1.阅读教学方法单一。老师用统一的教案,那些教案确实知识面广、但难度大,有些问题对城市中学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可对农村中学的孩子来说却很难。所以,老师只有自问自答,学生记下来。老师演独角戏,一节课讲到底,实际上就成了填鸭式教学。往往教案上规定一课时完成的,实际要两节课才能完成。如果说不按教案讲,那讲什么呢,老师又感到茫然,总觉得没完成教学任务。2.学生自学能力差。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占课堂乃至课外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差,不善怀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②我认为,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从自学抓起培养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这比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更有利。笔者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留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解这个依靠以后,不得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阅读课文,老师只作方法上的指导,不讲具体内容,给他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时间自己学习。如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课时,要求他们自学,课文中的字词障碍,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想尽一切办法,学会辨认课文中提到的几种云。其实我担心这课的云种类较多,容易混淆,学生搞不清楚。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为了分清楚云的种类,有的采用列表的方法学习;有的根据课文内容给每种云画一幅画;有的拿着书本,仰望着天空,仔细地辨认。课余,少数同学还收集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笔者教学这一课,没讲什么,很轻松;学生也觉得有趣,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由此可见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以精讲多读培养创新意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偏重于用讲解的方法教读课文,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做到精讲多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会。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回忆他小时的语文老师时说,课堂上老师只说这句话妙!妙!确实妙!但究竟妙在哪里,他不说,只叫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去欣赏,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人说,有些问题太难了,老师不看教案,就不能说清楚的,我认为这种问题就没必要讲给学生听,因为你讲了他也不懂。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学教法千种,以读为本。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读的遍数多了,学生自然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少讲就为读节约出了时间,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体会。读的方式也很多,如朗读、默读、诵读;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人读、分组读,等等。
(三)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意识
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学可以把教师从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讨论过程中,一个个新奇的想法说出来了,闪耀着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这样做:学生初读一篇课文,教师组织学生2人一组或4人一组不等,每组选一个组长,进行分组讨论,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由每组组长负责把不能解答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进行集体讨论。老师作为一个教学组织者,多肯定多鼓励,少下定论,让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激烈的讨论,答案自然就越来越明白。笔者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分组讨论之后,有个学生说,不能用“讳疾忌医”来概括桓公的态度。接着他说了理由:这个词在辞典上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而桓公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不能用讳疾忌医来概括桓公的态度。我率先鼓起掌来,后顺势启发学生该用什么好呢?又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说,用“盲目自信”,有人说用“固执己见”。我见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让学生讨论评价桓公、扁鹊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人认为桓公是活该,谁叫他不听劝告;有人认为他可恶,因为自己要死了,还要找个人垫背,所以扁鹊只好逃走;有人认为桓公摆架子,目中无人。有人认为扁鹊医术高明,只一看,就看准了病;有人认为扁鹊热情主动,曾三次要求给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126.html
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魏光锦
【摘 要】农村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入手。具体做法就是,从自学、精讲多读、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意识;采用以读、背促写,多种命题形式,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阅读;写作;创新意识
当前我国教育步入了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归宿的健康发展轨道,开创了我国教育的新纪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合国也曾作出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要从开发创造力入手,来缩短差距,消除差距。”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单位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工具性特点,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城市中学条件优越,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农村中学条件简陋,只能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就从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两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经验
一、阅读训练
目前存在的问题:1.阅读教学方法单一。老师用统一的教案,那些教案确实知识面广、但难度大,有些问题对城市中学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可对农村中学的孩子来说却很难。所以,老师只有自问自答,学生记下来。老师演独角戏,一节课讲到底,实际上就成了填鸭式教学。往往教案上规定一课时完成的,实际要两节课才能完成。如果说不按教案讲,那讲什么呢,老师又感到茫然,总觉得没完成教学任务。2.学生自学能力差。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占课堂乃至课外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差,不善怀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②我认为,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从自学抓起培养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这比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更有利。笔者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留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解这个依靠以后,不得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阅读课文,老师只作方法上的指导,不讲具体内容,给他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时间自己学习。如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课时,要求他们自学,课文中的字词障碍,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想尽一切办法,学会辨认课文中提到的几种云。其实我担心这课的云种类较多,容易混淆,学生搞不清楚。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为了分清楚云的种类,有的采用列表的方法学习;有的根据课文内容给每种云画一幅画;有的拿着书本,仰望着天空,仔细地辨认。课余,少数同学还收集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笔者教学这一课,没讲什么,很轻松;学生也觉得有趣,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由此可见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以精讲多读培养创新意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偏重于用讲解的方法教读课文,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做到精讲多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会。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回忆他小时的语文老师时说,课堂上老师只说这句话妙!妙!确实妙!但究竟妙在哪里,他不说,只叫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去欣赏,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人说,有些问题太难了,老师不看教案,就不能说清楚的,我认为这种问题就没必要讲给学生听,因为你讲了他也不懂。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学教法千种,以读为本。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读的遍数多了,学生自然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少讲就为读节约出了时间,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体会。读的方式也很多,如朗读、默读、诵读;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人读、分组读,等等。
(三)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创新意识
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学可以把教师从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讨论过程中,一个个新奇的想法说出来了,闪耀着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这样做:学生初读一篇课文,教师组织学生2人一组或4人一组不等,每组选一个组长,进行分组讨论,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由每组组长负责把不能解答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进行集体讨论。老师作为一个教学组织者,多肯定多鼓励,少下定论,让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激烈的讨论,答案自然就越来越明白。笔者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分组讨论之后,有个学生说,不能用“讳疾忌医”来概括桓公的态度。接着他说了理由:这个词在辞典上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而桓公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不能用讳疾忌医来概括桓公的态度。我率先鼓起掌来,后顺势启发学生该用什么好呢?又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说,用“盲目自信”,有人说用“固执己见”。我见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让学生讨论评价桓公、扁鹊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人认为桓公是活该,谁叫他不听劝告;有人认为他可恶,因为自己要死了,还要找个人垫背,所以扁鹊只好逃走;有人认为桓公摆架子,目中无人。有人认为扁鹊医术高明,只一看,就看准了病;有人认为扁鹊热情主动,曾三次要求给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