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科研成果推广方式的有效性
积极探索科研成果推广方式的有效性
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 张霞
教育科研是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带领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边研究、边总结、边应用、边推广,在研究中促进推广,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推广方式。
(一)选准起点 —— 搭建“推果”交流平台
为了及时宣传、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学校在校园网和宣传栏中开辟了“科研专栏”,编制了“科研导报”,在校园的文化长廊及办公楼内创建了“名师”长廊,在教学楼走廊及室内建立每周一更新的学生成果展台以及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特色展示。“推果”平台的创设,不仅注重显性环境的怡人功能,更注重隐性环境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和谐,更注重人文景观的和谐;不仅注重环境外观的改造,更注重环境文化的打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润物无声“活”的教科书。
(二)巧用支点 —— 开发“推果”实效载体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载体作支撑,方能发挥牵引助推作用,突显其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巧用“支点”,力求载体的实效性,让成果推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1.以活动激发积极性。一是举办征文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发动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或科研论文,进行一系列评选活动并择优参加各级部门的评奖活动。二是组织观摩研讨活动。举行校园十大教学能手、科研研究先进个人等项目的表彰,并定期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引领教学改革新潮流;三是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年度获得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打算、建议等。
2.以培训强化持续性。学校根据科研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计划,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一是专业引领。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每年邀请专家做一次科研讲座,加强理念的提升和方法的引导。二是同伴互助。组织教师搭建组内教师间的合作共同体,实施“蓝青工程”,促进新老教师互勉共进,共同提高。三是自我反思。课题组定期举行总结反思活动,促使教师学会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
3.以激励深化持久性。一是学校规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评奖和发表的论文计入年终教师工作考评中,以此激发教师总结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定期召开由正副校长主持的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奖励;三是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充分展现科研的魅力,共享成果带来的成效。
(三)关注热点 —— 择选“推果”精品内容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有价值的热点内容、精品内容,将推广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开,发挥应有的效益。“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汇编了《融“课堂、课外、校外”三维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资料,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进行研究学习,并借鉴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师生又共同开发出了《好习惯我养成》系列校本课程,实现了对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
《积极探索科研成果推广方式的有效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391.html
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 张霞
教育科研是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带领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边研究、边总结、边应用、边推广,在研究中促进推广,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推广方式。
(一)选准起点 —— 搭建“推果”交流平台
为了及时宣传、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学校在校园网和宣传栏中开辟了“科研专栏”,编制了“科研导报”,在校园的文化长廊及办公楼内创建了“名师”长廊,在教学楼走廊及室内建立每周一更新的学生成果展台以及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特色展示。“推果”平台的创设,不仅注重显性环境的怡人功能,更注重隐性环境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和谐,更注重人文景观的和谐;不仅注重环境外观的改造,更注重环境文化的打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润物无声“活”的教科书。
(二)巧用支点 —— 开发“推果”实效载体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载体作支撑,方能发挥牵引助推作用,突显其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巧用“支点”,力求载体的实效性,让成果推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1.以活动激发积极性。一是举办征文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发动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或科研论文,进行一系列评选活动并择优参加各级部门的评奖活动。二是组织观摩研讨活动。举行校园十大教学能手、科研研究先进个人等项目的表彰,并定期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引领教学改革新潮流;三是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年度获得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打算、建议等。
2.以培训强化持续性。学校根据科研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计划,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一是专业引领。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每年邀请专家做一次科研讲座,加强理念的提升和方法的引导。二是同伴互助。组织教师搭建组内教师间的合作共同体,实施“蓝青工程”,促进新老教师互勉共进,共同提高。三是自我反思。课题组定期举行总结反思活动,促使教师学会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
3.以激励深化持久性。一是学校规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评奖和发表的论文计入年终教师工作考评中,以此激发教师总结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定期召开由正副校长主持的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奖励;三是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充分展现科研的魅力,共享成果带来的成效。
(三)关注热点 —— 择选“推果”精品内容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有价值的热点内容、精品内容,将推广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开,发挥应有的效益。“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汇编了《融“课堂、课外、校外”三维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资料,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进行研究学习,并借鉴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师生又共同开发出了《好习惯我养成》系列校本课程,实现了对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
《积极探索科研成果推广方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