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游戏识字提高学习效率
创设情境游戏识字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 林卫飞
一、案例背景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程改革的理念革新所带来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游戏更开始被小学语文知识和规范教育所吸纳,语文教学游戏也随之成长起来。
游戏所带来的自由感让儿童感到快乐、满足和充分的成就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均有了发展与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里不是儿童要不要游戏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当地运用游戏活动来对儿童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能在游戏中轻松识字,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我就《口耳目》一课说说如何紧紧地围绕着“游戏”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现择要陈述于下:
二、课堂描述
片断一:闯关游戏,贯穿始终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个朋友,是谁呢?(出示课件)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你能告诉它你还认识了哪些字吗?生:我认识了“儿,学,鸟……”师:真能干,会那么多的字,你是从哪里学的?生:是老师教我的;是爸爸妈妈教我的;是电视里学的……师:小朋友不仅在学校里认识生字,还可以在生活中认识生字,真了不起。师:你们表现这么棒,喜羊羊可开心了,它呀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闯关游戏呢,你们想和喜羊羊一起去闯关吗?有没有信心?
片断分析:
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在本课的教学中,喜羊羊是贯穿始终的。采用喜羊羊这个角色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喜欢,他们都渴望再次看到喜羊羊,当某一个教学环节完成时,喜羊羊就会及时出现,告诉孩子们下一关是什么,这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郁了。
片断二:观看魔术,巩固字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古时候的人不会写我们现在的字。他们把这些图片用简单的符号画下来了,他们画的符号是这样的。(出示象形字)师:你觉得这些符号和图片像吗?生:像!师:老师会变魔术哦!演示“目”的变化,生观察。师:他们所画的符号和图片很像,所以叫做象形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都是象形字。
片断分析:
一听到“变魔术”三个字,学生的好奇心就蠢蠢欲动了,此时的他们会特别认真,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了。其实,所谓的魔术就是把“目”字由古至今的字形展示在学生面前而已。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过了一把魔术瘾,而且明白了什么是象形文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片断三:师生配合,你说我做
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发口令,你们来做动作,当老师说“口”的时候,你们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当老师说“耳”的时候,将手放在耳朵上;当老师说“目”的时候,我们的小手应该指着我们的眼睛。师发口令,生做动作。此时,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每个孩子都绷紧了神经,生怕做错动作或慢别人一拍。师: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玩一玩了!下面老师来做动作,你们来说怎么样?生:好!
片断分析:
在教“口、耳、目”时,我就利用这三个字做小游戏。老师随意指一个字,请学生快速读出字音,并从自己身上指出它在哪儿。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很快记住了这三个字,并且知道了这三个字同属于人体器官。这个小小的游戏,不仅使学生能轻松识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了归类的概念,为下节课给字归类的游戏做了铺垫,同时也调节了课堂气氛。换个玩法,学生开心,同时巩固生字,何乐而不为!
片断四:摘摘苹果,读读生字
师:老师准备了6个大苹果,请6位小朋友来摘苹果。
出示苹果卡片:秋天到,苹果熟,我请你来摘苹果。指名学生上来摘读生字,再读卡片背面的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片断分析:
此时,上台摘苹果的孩子俨然成了尽职的小老师,生怕到手的苹果被其他小朋友抢了去。跟读的孩子们则盯着苹果不放,一旦发现错误就马上举手,抓住一切机会来抢苹果,教学效果自然不差。
三、分析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儿童喜欢模仿,喜欢玩乐,加之年龄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短暂,识字教学的“机械注入法”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游戏来刺激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欲望,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1. 用游戏的眼光看教育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揭示了“好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人在本质上都有好乐的天性。游戏就是乐的形式之一。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我们多年来所极力倡导的基本原则。而游戏的参与者,就是游戏的主体。所以,我们需要用游戏的眼光看待教育。在游戏中学习,参与者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他的认知,他的情感,他的意志,他的态度等等,每一个因素都积极参与其中。
2. 游戏与学习相结合
我们的意图是,把游戏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合理转化,使施教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识字的学习中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使学生的学习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厌烦为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3. 游戏要符合年龄特点
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之一。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但如果给孩子设计和选择的游戏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那游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本着“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玩耍时的朋友”的指导思想,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施教过程中穿插了闯关、魔术、变一变、摘苹果等游戏,难度低、强度小,让孩子们容易完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让抽象的汉字和枯燥的认字过程成为孩子们爱做的事,使识字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提高识字效率。
4. 适时适量才能发挥作用
两年来,我坚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确实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但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不能过多地运用这种游戏形式,运用多了,反而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并且,要注意学生按照规律游戏,不能让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地游戏,防止学生在游戏中吵闹。到现在为止,识字教学我已经变换了好多种方法,不停地实验,不停地琢磨,不停地改变,但宗旨不变,就是要把识字融在游戏当中,让它成为一种享受。
(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第一小学) 《创设情境游戏识字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422.html
作者/ 林卫飞
一、案例背景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程改革的理念革新所带来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游戏更开始被小学语文知识和规范教育所吸纳,语文教学游戏也随之成长起来。
游戏所带来的自由感让儿童感到快乐、满足和充分的成就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均有了发展与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里不是儿童要不要游戏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当地运用游戏活动来对儿童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能在游戏中轻松识字,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我就《口耳目》一课说说如何紧紧地围绕着“游戏”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现择要陈述于下:
二、课堂描述
片断一:闯关游戏,贯穿始终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个朋友,是谁呢?(出示课件)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宝宝,你能告诉它你还认识了哪些字吗?生:我认识了“儿,学,鸟……”师:真能干,会那么多的字,你是从哪里学的?生:是老师教我的;是爸爸妈妈教我的;是电视里学的……师:小朋友不仅在学校里认识生字,还可以在生活中认识生字,真了不起。师:你们表现这么棒,喜羊羊可开心了,它呀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闯关游戏呢,你们想和喜羊羊一起去闯关吗?有没有信心?
片断分析:
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在本课的教学中,喜羊羊是贯穿始终的。采用喜羊羊这个角色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喜欢,他们都渴望再次看到喜羊羊,当某一个教学环节完成时,喜羊羊就会及时出现,告诉孩子们下一关是什么,这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郁了。
片断二:观看魔术,巩固字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古时候的人不会写我们现在的字。他们把这些图片用简单的符号画下来了,他们画的符号是这样的。(出示象形字)师:你觉得这些符号和图片像吗?生:像!师:老师会变魔术哦!演示“目”的变化,生观察。师:他们所画的符号和图片很像,所以叫做象形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都是象形字。
片断分析:
一听到“变魔术”三个字,学生的好奇心就蠢蠢欲动了,此时的他们会特别认真,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了。其实,所谓的魔术就是把“目”字由古至今的字形展示在学生面前而已。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过了一把魔术瘾,而且明白了什么是象形文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片断三:师生配合,你说我做
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发口令,你们来做动作,当老师说“口”的时候,你们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当老师说“耳”的时候,将手放在耳朵上;当老师说“目”的时候,我们的小手应该指着我们的眼睛。师发口令,生做动作。此时,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每个孩子都绷紧了神经,生怕做错动作或慢别人一拍。师: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玩一玩了!下面老师来做动作,你们来说怎么样?生:好!
片断分析:
在教“口、耳、目”时,我就利用这三个字做小游戏。老师随意指一个字,请学生快速读出字音,并从自己身上指出它在哪儿。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很快记住了这三个字,并且知道了这三个字同属于人体器官。这个小小的游戏,不仅使学生能轻松识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了归类的概念,为下节课给字归类的游戏做了铺垫,同时也调节了课堂气氛。换个玩法,学生开心,同时巩固生字,何乐而不为!
片断四:摘摘苹果,读读生字
师:老师准备了6个大苹果,请6位小朋友来摘苹果。
出示苹果卡片:秋天到,苹果熟,我请你来摘苹果。指名学生上来摘读生字,再读卡片背面的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片断分析:
此时,上台摘苹果的孩子俨然成了尽职的小老师,生怕到手的苹果被其他小朋友抢了去。跟读的孩子们则盯着苹果不放,一旦发现错误就马上举手,抓住一切机会来抢苹果,教学效果自然不差。
三、分析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儿童喜欢模仿,喜欢玩乐,加之年龄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短暂,识字教学的“机械注入法”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游戏来刺激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欲望,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1. 用游戏的眼光看教育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揭示了“好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人在本质上都有好乐的天性。游戏就是乐的形式之一。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我们多年来所极力倡导的基本原则。而游戏的参与者,就是游戏的主体。所以,我们需要用游戏的眼光看待教育。在游戏中学习,参与者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他的认知,他的情感,他的意志,他的态度等等,每一个因素都积极参与其中。
2. 游戏与学习相结合
我们的意图是,把游戏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合理转化,使施教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识字的学习中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使学生的学习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厌烦为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3. 游戏要符合年龄特点
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之一。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但如果给孩子设计和选择的游戏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那游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本着“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玩耍时的朋友”的指导思想,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施教过程中穿插了闯关、魔术、变一变、摘苹果等游戏,难度低、强度小,让孩子们容易完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让抽象的汉字和枯燥的认字过程成为孩子们爱做的事,使识字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提高识字效率。
4. 适时适量才能发挥作用
两年来,我坚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确实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但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不能过多地运用这种游戏形式,运用多了,反而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并且,要注意学生按照规律游戏,不能让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地游戏,防止学生在游戏中吵闹。到现在为止,识字教学我已经变换了好多种方法,不停地实验,不停地琢磨,不停地改变,但宗旨不变,就是要把识字融在游戏当中,让它成为一种享受。
(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第一小学) 《创设情境游戏识字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