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小学语文课堂“流行元素”
我看小学语文课堂“流行元素”
赵竹芸
【引言】
近日观摩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第一节课教者把课设计得很完美,配上精彩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学习课文的各个重点语段。第二节课整节课竟没有一段优美的音乐、一张绚烂的图片,所谓课件,只是一个文本文档,这个文档里只有上的那篇课文。但一节课下来,在教师有心的指引下,学生们学得都很开心,在字词的学习上也很有自己的收获。这样一比较,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这两节课的教学效率,结果可想而知。突然在想:我们的课堂,似乎有着太多点缀的东西,或是流行的华而不实的课件,或是流行的流于形式的交流,或是流行的泛滥成灾的流行语。那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的呢?
【现象】
的确,“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正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随之而来,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流行元素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个体的尊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是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呢?
流行语之一:“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你想先学哪一部分?你觉得哪一部分最有趣?”这样的话语经常用在上课的开头部分,简单的学生自学过后,教师一般这样切入全班交流的环节,其用意是在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至于学生,虽然脑子当中不一定就有最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但还是高高地举起了手,张三说这一段,李四说那一段,王五和赵六则说其他没人说过的几段,说到最后,反正是每一段都被人喜欢去了。接下来,老师就根据学生喜欢的,一段一段地分析讲解。这中间,往往还夹着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里面的哪几句(或哪一句)?甚至,你最喜欢哪一个词?笔者以为,这类问句,形式上的意义大大超过实际意义,作秀的成分不可避免。一是有的学生选择的,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特别后面选择的那几名学生;二是根据学生喜欢的,肯定是东一段西一段,章法必然被打乱,而我们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其中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怎么能随便打乱课文的顺序来学习呢;三是学习的内容不能凭兴趣,喜欢的要学,不喜欢的也要学。你最喜欢学哪段就学哪一段,这多多少少隐含着不喜欢就可以学得随便一些的意思。因此,这种主体性的体现只不过是形式而已,笔者认为应该慎用。
流行语之二:“把感情送进去。”
这也是一个在朗读指导方面的课堂流行语,一般都是在学生谈了自己对语句的自我感悟后,教师来上一句“把这种感情送进去来读一读”。朗读要读好,确实要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去细细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这种感情是靠自己“体会”“感悟”出来的,“把感情送进去”,就容易让人认为这“感情”是外加的,甚至是靠教师的“煽情”煽出来的。不然为什么要“送进去”呢?如果是这样,那就违背了朗读的本质,违背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为什么不说“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悟来读这句话”呢?因为,朗读时的感情不是“送进去的”,而是“悟出来的”!
流行语之三:“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曾一度风靡课堂。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作用。教师此言一发,学生小手直举,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但仔细分析,其实“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和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是相背离的。新课程要求我们眼中要有一切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做过一件事后,最想听到的应该是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批评。而一句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使发言者得到的不是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是鼓励别人超过自己,其心情可想而知。其实当学生读得不好时,说明此处刚好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盲点”,需要教师恰当地点拨。而一句“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就将学生轻易地打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从何谈起,对学生的尊重又从何谈起?试想每次都被别人超过的孩子,其学习的自信心如何建立?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我也行,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反思】
1.是自主,不是自由。目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话题很时髦,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好说不好做。“自主学习”确实很重要,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得很多知识,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二者绝不可以混淆。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而且必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否则“自主学习”就会变成“自由学习”了,达不到预期效果,白白浪费学习时间,而且还会给学生造成错觉,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产生“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自由活动”的想法。虽然“自主”和“自由”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自由学习”几乎和“放任自流”毫无二致,使学生学习的神经放松了,可是玩的神经却紧张了,基本上就把“自主学习”转化成“自由活动”了,这样的“自主学习”是不可取的。因此,“自主学习”必须是在老师的严格监控下,有步骤、有目标地按照课文的一定思路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而不是让学生“自由学习”。
2.是合作,不是掺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新理念全面铺开的今天,“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随处可见,一般每堂课上都有两次以上“合作学习”的空间。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如班额大、生源参差不齐等,再加上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教师策略稍有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完全成了掺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呢?
(1)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宜采用。一般而言,教者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选一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有一些争议、依靠个人力量较难完成的问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问题的呈现方式应尽可能趣味化、科学化。
(2)合作学习必须精心组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常是通过分组进行的,这种分组是对空间结构和小组组建方式的合理优化。在分组时有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合,有时按兴趣、爱好、关系自由组合,每种组合我们都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学生个性灵活运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学会倾听,学会协作。
(3)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矛盾的统一,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要渗透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如在合作学习中,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胜利。这样,学生的合作是自觉的、主动的、真诚的。
(4)合作学习应努力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是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合作,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享受童年伙伴协作的乐趣。
3.是探究,不是作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其实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最难做好的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了语文教学的“软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未充分悟透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探究之表象,而忽视了其实质,有的教师将“探究课”变形成了“表演作秀课”。毫无疑问,类似这样的教学是对探究性学习的曲解、误解。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调整好热度。“热度”指的就是学生要有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方可谈得上探究,也才能起到探究的作用。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的情境,吸引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可以采用激发兴趣、创设轻松环境、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内容、鼓励新发现新创造等多种形式。
(2)掌握好深度。“深度”指的是探究性学习的难易程度。探究问题的难易度,既不能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又不能设计引导得过于浅显;既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脱开阅读文本,又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践。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尺度应根据阅读内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平均水平而定。
(3)控制好广度。“广度”即指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根据探究学习的内容、类别适当拓展、延伸、渗透。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只有掌握好这三个“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在探究学习中的乐趣和快感,也才能使探究性学习取得质的突破,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流行元素”还有很多。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语言、教学方式。但我想,更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崭新的课堂,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中。正如“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不在于是否一定要蹲下来的这一形式,而在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实质,在于教师的心放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流行”就盲目效法。
理性地对待,真诚地交流,我们会收获得更多。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我看小学语文课堂“流行元素”》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591.html
赵竹芸
【引言】
近日观摩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第一节课教者把课设计得很完美,配上精彩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学习课文的各个重点语段。第二节课整节课竟没有一段优美的音乐、一张绚烂的图片,所谓课件,只是一个文本文档,这个文档里只有上的那篇课文。但一节课下来,在教师有心的指引下,学生们学得都很开心,在字词的学习上也很有自己的收获。这样一比较,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这两节课的教学效率,结果可想而知。突然在想:我们的课堂,似乎有着太多点缀的东西,或是流行的华而不实的课件,或是流行的流于形式的交流,或是流行的泛滥成灾的流行语。那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的呢?
【现象】
的确,“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正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随之而来,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流行元素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个体的尊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是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呢?
流行语之一:“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你想先学哪一部分?你觉得哪一部分最有趣?”这样的话语经常用在上课的开头部分,简单的学生自学过后,教师一般这样切入全班交流的环节,其用意是在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至于学生,虽然脑子当中不一定就有最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但还是高高地举起了手,张三说这一段,李四说那一段,王五和赵六则说其他没人说过的几段,说到最后,反正是每一段都被人喜欢去了。接下来,老师就根据学生喜欢的,一段一段地分析讲解。这中间,往往还夹着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里面的哪几句(或哪一句)?甚至,你最喜欢哪一个词?笔者以为,这类问句,形式上的意义大大超过实际意义,作秀的成分不可避免。一是有的学生选择的,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特别后面选择的那几名学生;二是根据学生喜欢的,肯定是东一段西一段,章法必然被打乱,而我们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其中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怎么能随便打乱课文的顺序来学习呢;三是学习的内容不能凭兴趣,喜欢的要学,不喜欢的也要学。你最喜欢学哪段就学哪一段,这多多少少隐含着不喜欢就可以学得随便一些的意思。因此,这种主体性的体现只不过是形式而已,笔者认为应该慎用。
流行语之二:“把感情送进去。”
这也是一个在朗读指导方面的课堂流行语,一般都是在学生谈了自己对语句的自我感悟后,教师来上一句“把这种感情送进去来读一读”。朗读要读好,确实要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去细细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这种感情是靠自己“体会”“感悟”出来的,“把感情送进去”,就容易让人认为这“感情”是外加的,甚至是靠教师的“煽情”煽出来的。不然为什么要“送进去”呢?如果是这样,那就违背了朗读的本质,违背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为什么不说“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悟来读这句话”呢?因为,朗读时的感情不是“送进去的”,而是“悟出来的”!
流行语之三:“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曾一度风靡课堂。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作用。教师此言一发,学生小手直举,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但仔细分析,其实“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和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是相背离的。新课程要求我们眼中要有一切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做过一件事后,最想听到的应该是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批评。而一句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使发言者得到的不是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是鼓励别人超过自己,其心情可想而知。其实当学生读得不好时,说明此处刚好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盲点”,需要教师恰当地点拨。而一句“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就将学生轻易地打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从何谈起,对学生的尊重又从何谈起?试想每次都被别人超过的孩子,其学习的自信心如何建立?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我也行,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反思】
1.是自主,不是自由。目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话题很时髦,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好说不好做。“自主学习”确实很重要,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得很多知识,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二者绝不可以混淆。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而且必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否则“自主学习”就会变成“自由学习”了,达不到预期效果,白白浪费学习时间,而且还会给学生造成错觉,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产生“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自由活动”的想法。虽然“自主”和“自由”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自由学习”几乎和“放任自流”毫无二致,使学生学习的神经放松了,可是玩的神经却紧张了,基本上就把“自主学习”转化成“自由活动”了,这样的“自主学习”是不可取的。因此,“自主学习”必须是在老师的严格监控下,有步骤、有目标地按照课文的一定思路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而不是让学生“自由学习”。
2.是合作,不是掺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新理念全面铺开的今天,“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随处可见,一般每堂课上都有两次以上“合作学习”的空间。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如班额大、生源参差不齐等,再加上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教师策略稍有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完全成了掺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呢?
(1)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宜采用。一般而言,教者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选一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有一些争议、依靠个人力量较难完成的问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问题的呈现方式应尽可能趣味化、科学化。
(2)合作学习必须精心组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常是通过分组进行的,这种分组是对空间结构和小组组建方式的合理优化。在分组时有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合,有时按兴趣、爱好、关系自由组合,每种组合我们都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学生个性灵活运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学会倾听,学会协作。
(3)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矛盾的统一,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要渗透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如在合作学习中,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胜利。这样,学生的合作是自觉的、主动的、真诚的。
(4)合作学习应努力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是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合作,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享受童年伙伴协作的乐趣。
3.是探究,不是作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其实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最难做好的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了语文教学的“软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未充分悟透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探究之表象,而忽视了其实质,有的教师将“探究课”变形成了“表演作秀课”。毫无疑问,类似这样的教学是对探究性学习的曲解、误解。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调整好热度。“热度”指的就是学生要有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方可谈得上探究,也才能起到探究的作用。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的情境,吸引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可以采用激发兴趣、创设轻松环境、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内容、鼓励新发现新创造等多种形式。
(2)掌握好深度。“深度”指的是探究性学习的难易程度。探究问题的难易度,既不能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又不能设计引导得过于浅显;既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脱开阅读文本,又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践。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尺度应根据阅读内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平均水平而定。
(3)控制好广度。“广度”即指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根据探究学习的内容、类别适当拓展、延伸、渗透。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只有掌握好这三个“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在探究学习中的乐趣和快感,也才能使探究性学习取得质的突破,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流行元素”还有很多。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语言、教学方式。但我想,更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崭新的课堂,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中。正如“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不在于是否一定要蹲下来的这一形式,而在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实质,在于教师的心放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流行”就盲目效法。
理性地对待,真诚地交流,我们会收获得更多。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我看小学语文课堂“流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