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疆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王亚玲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阅读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费尽力气,学生还是不爱学习语文,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我一直在思考这其中的原因。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应怎样应对?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思考
虽然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对教师的影响还是很大。另外,整个社会的浮躁同样让许多教师的心也不能真正的静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都想着怎样让学生能够应对那些考试题目,阅读教学也始终围绕着这个中心。在我们一些老师的眼里,一部再好的作品,哪怕是世界文学名著,也就像庖丁眼中的牛,根本就没有全牛,只有一些字、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说白了,就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他们似乎只在冷眼旁观“别人的世界”,在讲“别人的故事”,对作品没什么感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与理的思考。他们只把文章作为传授知识的例子,只知道把里面的“ 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考试中能得高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懂何谓审美何谓感悟,只知道千方百计地在文本中找答案、对答案,根本无法对文本进行感性思维。语文教学跟其它学科不同,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是一个形象感悟过程,它必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好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的灵魂,也是文章的灵魂,我们体会文章的情感才能读出文章的灵魂。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情感世界,带领学生进入充满魅力的艺术氛围,开拓感性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参与文本的分析与体验,努力与作者形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避免教师“一厢情愿”地讲解。我们不仅要知道《红搂梦》的作者、主人公,还要知道感人肺腑的葬花词;我们要了解白居易,还要明白《长恨歌》的可歌可泣。文学作品绝不是简单的“1+1=2”这种模式,把握文学形象,领略作品的精神内涵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形象思维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关键,没有情感体验,简单的机械化阅读只会使阅读教学步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只有进入文本,领略作家的情感,营造形象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去创作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才是我们教学的正确途径。?
其实,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意蕴不是不能领会,而是老师有时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去感受和思考,直接把一部部内涵丰富的旷世绝作压缩成一块块“饼干”,缺乏原汁原味。
阅读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就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不是通过我们的讲解学生就能得到的,它是通过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朗读品味出来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所谓的语感就是一个人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衡量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要增强学生语感就要引导他们善读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尊重和保护了学生的个性,避免把认识强塞给学生。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这样会扼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阅读和写作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反,它们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阅读之后,最好能让学生写一点读书笔记,可以是心得体会,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情节的发挥,或者结尾的续写。任何充满灵感的思绪只有经过物化,把它变成文字,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样可以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进一步沉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关于背诵这一个环节许多老师就不够重视了。对于古诗文中有的内容以学生现在的生活阅历,他们未必都能理解。但如果趁他们现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把课本中的古诗文都背下来,等到自己有了那些生活阅历和经验的时候,自然就领悟了。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对课本中优秀作品的学习中,教给他们自主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从这些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得到滋润。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645.html
新疆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王亚玲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阅读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费尽力气,学生还是不爱学习语文,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我一直在思考这其中的原因。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应怎样应对?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思考
虽然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对教师的影响还是很大。另外,整个社会的浮躁同样让许多教师的心也不能真正的静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都想着怎样让学生能够应对那些考试题目,阅读教学也始终围绕着这个中心。在我们一些老师的眼里,一部再好的作品,哪怕是世界文学名著,也就像庖丁眼中的牛,根本就没有全牛,只有一些字、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说白了,就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他们似乎只在冷眼旁观“别人的世界”,在讲“别人的故事”,对作品没什么感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与理的思考。他们只把文章作为传授知识的例子,只知道把里面的“ 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考试中能得高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懂何谓审美何谓感悟,只知道千方百计地在文本中找答案、对答案,根本无法对文本进行感性思维。语文教学跟其它学科不同,仅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是一个形象感悟过程,它必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好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的灵魂,也是文章的灵魂,我们体会文章的情感才能读出文章的灵魂。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情感世界,带领学生进入充满魅力的艺术氛围,开拓感性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参与文本的分析与体验,努力与作者形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避免教师“一厢情愿”地讲解。我们不仅要知道《红搂梦》的作者、主人公,还要知道感人肺腑的葬花词;我们要了解白居易,还要明白《长恨歌》的可歌可泣。文学作品绝不是简单的“1+1=2”这种模式,把握文学形象,领略作品的精神内涵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形象思维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关键,没有情感体验,简单的机械化阅读只会使阅读教学步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只有进入文本,领略作家的情感,营造形象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去创作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才是我们教学的正确途径。?
其实,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意蕴不是不能领会,而是老师有时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去感受和思考,直接把一部部内涵丰富的旷世绝作压缩成一块块“饼干”,缺乏原汁原味。
阅读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就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不是通过我们的讲解学生就能得到的,它是通过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朗读品味出来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所谓的语感就是一个人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衡量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要增强学生语感就要引导他们善读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尊重和保护了学生的个性,避免把认识强塞给学生。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这样会扼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阅读和写作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反,它们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阅读之后,最好能让学生写一点读书笔记,可以是心得体会,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情节的发挥,或者结尾的续写。任何充满灵感的思绪只有经过物化,把它变成文字,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样可以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进一步沉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关于背诵这一个环节许多老师就不够重视了。对于古诗文中有的内容以学生现在的生活阅历,他们未必都能理解。但如果趁他们现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把课本中的古诗文都背下来,等到自己有了那些生活阅历和经验的时候,自然就领悟了。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对课本中优秀作品的学习中,教给他们自主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从这些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得到滋润。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