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唱低吟皆精彩——说说语文课堂表演
浅唱低吟皆精彩——说说语文课堂表演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 赵万文
★引子★
每个学期,我们都能有机会去参加一些教学展示活动,每次听后收获颇丰,课堂上很多似曾相识的画面和情节在心中激起了不少的涟漪,而那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更耐人寻味。
镜头一:课堂展示中某教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中的教学片段
1.师:听了你们刚才的朗读,我好像听见了浅水洼里小鱼们的呼救。此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也听懂了小鱼们的呼救,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句子: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3.师:句子中的那个词语最让你感动?
4.师:你能用朗读表达孩子当时的情况吗?
5.师:学学这段话中的小男孩的动作。
(孩子们站起来反复做捡鱼扔鱼的动作,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因为教室位置多,空间比较狭窄,导致很多孩子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还一个劲地笑着。)
6.师:你们觉得累吗?
(孩子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不累”。并且笑着回答的孩子为数不少。教师无法应对这样的尴尬,继续按既定预设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7.师:出示:小男孩累得……请你说说。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人文内涵很深的课文。文中小男孩的行动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这位教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也相当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体验文中的小男孩冒着烈日捡小鱼并扔回大海时的辛苦的状态,理解生命的可贵,哪怕是最弱小的,感受尊重生命的精神。可是由于教师没有预设到学生只是二年级的小孩子,也没有考虑到教室的具体情况,也没有确切估计好表演的力度怎样把握,出现这样的笑场,也在所难免。但这样使原来的教学环节出现了断层。教师又缺少临场的教学调控能力,一篇原本文质优美的课文,一个原本感人至深的课堂,由于学生的“笑场”,突然演变成学生笑逐颜开的戏剧场,学生的情绪再也无法回到课文描写的特定的环境去了,学生再也无法体验当时男孩挽救生命最纯洁至深的感受了,文本蕴涵的思想价值丧失殆尽,文本承载的情感价值也在哄堂大笑中烟消云散。
★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这些理念的提出使得原本“沉寂”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唱、跳、画、演层出不穷: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精彩纷呈。但是,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上述课堂教学形式精彩本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表演现象。语文的课堂教学有许许多多的教学形式,表演以其生动形象的独特功能受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喜欢,但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要用好她,做到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服务,价值取向也许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建言★
表演的价值体现之一:帮助理解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通过指导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通过体会人物精神品质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忘记它是姓“语”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它需要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们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最终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了文本,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教学,实现所谓的语言实践。众多的教学手段中,语文课堂表演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它的目标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决不能单纯地追求热闹,让课堂表演变了味,变成仅仅是形式上的表演课。因而能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是课堂表演首要考虑的问题。
镜头二:这是另一教师教学《搭石》的教学片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那些画面?美吗?美在哪里?
2.学生自读,合作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样协调有序!后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美感?
(学生品读部分词语,如: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词语)
5.怎样走搭石?“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是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不是非常明朗)
6.谁到前面来演示一下这样的走法?
(教师在教室的前面画了一行不太规则的圆圈,又请了四五个学生上来表演。学生们排成一列,后面同学的手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上,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老师要求他们走快一点,孩子们表演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7.采访刚才表演的同学:刚才你们走的时候有没有人指挥?为什么能走得这样有序?
《搭石》一文中展示的走搭石的场景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学生感性认识相对不足。要想和学生说清怎样走搭石的情景,体会家乡的人走搭石是协调有序的情景恐怕也会有点难度。(fanwen.oyaya.net)此时能用上一定的表演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也许第一次的表演会有一些失误,但两次或者三次后学生一定会有所调整,并且能切实感受到走搭石是怎样的情景了。镜头二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首先这位教师设计这样的课堂表演是基于学生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情景当中。这样的表演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这一段中有好几个词语,如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教师已经带着学生品读了,并且能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即你所看到的画面美吗?美在哪里?在此教师培养了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学习的能力。而后教师让学生在不能找到最好的解释来说清怎样走搭石的情况之下安排模仿表演,能使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这种具体的体验方式,不仅把学生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中不难看出学生是理解了走搭石的过程。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在表演中完善,这样的表演是有价值的。
其次,教师并没有停留在表演上,在表演结束后,教师问孩子们,你们走的时候有没有谁在指挥?旨在让学生说说走搭石是的心情,加深理解家乡的人走搭石时的那份默契,从朴实和简单中理解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教师关注课堂即使生成的教学资源,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相对难以用语言具体描述的意境。这样的课堂表演就有价值。
表演的价值体现之二:深化感悟
很多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呈现、活跃课堂气氛,喜欢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课文。但是,在组织课堂表演时,也有不看文体,不管课文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只是为表演而表演的现象。似乎课堂上学生一表演,课堂就焕发了生命力,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就符合了新课标倡导的理念,这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表演,应该紧紧扣住文本设计有效的表演形式,力求明白地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效促进学生内化感悟。
镜头三:著名教师杨明明老师在上《燕子过海》一课时,设计了非常有效课堂表演:
1.师:同学们,燕子是怎么过海的呢?
2.学生: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3.老师请学生们伸出双臂作燕子的翅膀,学着燕子飞呀飞。学生飞了好久,老师也没让停,问学生们: “手酸吗?累吗?”学生们都说: “累了。
4.老师说: “你们才飞了一分钟,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所以他们是很疲倦了。”
在这儿,老师通过“课堂表演”这一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燕子过海时的疲倦,深深地感悟了燕子过海时的艰辛。 “课堂表演”真正地达到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要求,这样的表演有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课堂表演的前奏需要有一定的情感铺垫和积累。课堂表演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体会文本,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灵的共鸣,为后来的教学环节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感场”。也只有这样,课堂表演才能更好地为活化语言内容、趣化阅读形式、深化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充满情趣、充满形象、充满的情感的活动中得到语言情境的深切感受,得到语言情感的深刻感悟。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情感铺垫和积累,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文本意义,匆匆忙忙地进行课堂表演,那么课堂表演出现不和谐音是必然的结果。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上《再见了,亲人》一文是,课前通过课件了解“亲人”一词的字理演变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介绍转到课堂文本的阅读学习,这可以说是情感的铺垫。学文时,她又抓住“再见了,亲人”这一抒发情感的主线,通过“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的教程设计,一遍又一遍地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感动,这就是情感的积累。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课堂表演:让学生化身为吃过奶奶送来的打糕的志愿军战士、化身为妈妈用生命救回的老王与失去唯一亲人的奶奶、与失去妈妈的小金花等告别。从而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推向了新的高潮,课堂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表演的价值体现之三:促进探究
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探究已成为很多老师关注的焦点。在课堂表演中,这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镜头四:某公开教学中《碧螺春》的教学片断
1.师:刚才同学们读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人们制作碧螺春的过程,文章写得非常细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你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把他们焙茶时的动作演一演吗?小组合作读一读,演一演。
2.师,这里有一口锅(一个透明玻璃容器)里面有刚摘下来的“碧螺春”,谁能来演一演焙茶的动作?(学生表演)
3.师:看了刚才的表演,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4.生1:看了他刚才的表演,我觉得“揉”的动作演出来了,但“捺”的动作好像不太对。
5.师:你觉得“捺”的动作怎样做?
(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演“捺”的动作,手在茶叶中到处按。)
6.生2:这样做也不是“捺”。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不知道“撩”是什么意思,查了字典之后知道了是“按、摁”的意思。但我们认为用手在茶叶中乱按、乱摁一定是不对的。
7.师:那你们说到底怎样才算是“捺”?
8.生3:我们认为是在锅边轻轻摁按,那才是焙茶时的“捺”。
9.师:老师要表扬你们小组同学,你们没有照搬字典上的意思,能根据课文内容做适当的调整非常好。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一点呢?
1 0.生3:刚才在小组表演时我们讨论的,觉得这样做不会烫到手,也好着力。
生4:我们还认为靠着锅边往下按,手不仅可以用上力,最关键的是靠着锅边用力按可以让碧螺春叶片里挤出来的水分快速蒸发,这样可以把茶叶焙干了。(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11.师:说得不错。下面我们就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去作坊看看焙茶能手们是怎样焙茶的。(播放视频)
焙茶手艺的制作流程孩子们是不太清楚的,教师当然可以让孩子们从视频中得到感性的认识,这样可以在课堂上省去不少的时间,也符合“不悱不启”的教学原则。也许作为公开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或者重点内容的处理上值得商榷,在这位教师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真正让孩子们有所习得。根据课文的描述试着演一演焙茶的动作,这个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表演欲望。接着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道具,让学生们做一做,并让其他孩子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激起了学生们的探究的期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能准确把握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沿锅边按才叫‘捺’”的道理,更深一层的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对学生勇于探究的品质予以肯定,更是根植了一种探究的意识。这样的表演就有了它自己的价值。
周一贯先生曾经说: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课堂表演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正确、恰当地运用课堂表演这一教学手段,又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但愿我们都能好好把握,好好设计,让课堂上的表演犹如一抹亮丽的色彩让原本灿烂的语文课堂更为生动;更愿意看到在课改的大舞台上,课堂表演是一道点晴小插曲,浅吟低唱亦能让人眼前一亮,成为语文课堂好景致。 《浅唱低吟皆精彩——说说语文课堂表演》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733.html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 赵万文
★引子★
每个学期,我们都能有机会去参加一些教学展示活动,每次听后收获颇丰,课堂上很多似曾相识的画面和情节在心中激起了不少的涟漪,而那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更耐人寻味。
镜头一:课堂展示中某教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中的教学片段
1.师:听了你们刚才的朗读,我好像听见了浅水洼里小鱼们的呼救。此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也听懂了小鱼们的呼救,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句子: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3.师:句子中的那个词语最让你感动?
4.师:你能用朗读表达孩子当时的情况吗?
5.师:学学这段话中的小男孩的动作。
(孩子们站起来反复做捡鱼扔鱼的动作,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因为教室位置多,空间比较狭窄,导致很多孩子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还一个劲地笑着。)
6.师:你们觉得累吗?
(孩子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不累”。并且笑着回答的孩子为数不少。教师无法应对这样的尴尬,继续按既定预设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7.师:出示:小男孩累得……请你说说。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人文内涵很深的课文。文中小男孩的行动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这位教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也相当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体验文中的小男孩冒着烈日捡小鱼并扔回大海时的辛苦的状态,理解生命的可贵,哪怕是最弱小的,感受尊重生命的精神。可是由于教师没有预设到学生只是二年级的小孩子,也没有考虑到教室的具体情况,也没有确切估计好表演的力度怎样把握,出现这样的笑场,也在所难免。但这样使原来的教学环节出现了断层。教师又缺少临场的教学调控能力,一篇原本文质优美的课文,一个原本感人至深的课堂,由于学生的“笑场”,突然演变成学生笑逐颜开的戏剧场,学生的情绪再也无法回到课文描写的特定的环境去了,学生再也无法体验当时男孩挽救生命最纯洁至深的感受了,文本蕴涵的思想价值丧失殆尽,文本承载的情感价值也在哄堂大笑中烟消云散。
★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这些理念的提出使得原本“沉寂”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唱、跳、画、演层出不穷: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精彩纷呈。但是,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上述课堂教学形式精彩本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表演现象。语文的课堂教学有许许多多的教学形式,表演以其生动形象的独特功能受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喜欢,但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要用好她,做到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服务,价值取向也许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建言★
表演的价值体现之一:帮助理解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通过指导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通过体会人物精神品质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忘记它是姓“语”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它需要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们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最终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了文本,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教学,实现所谓的语言实践。众多的教学手段中,语文课堂表演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它的目标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决不能单纯地追求热闹,让课堂表演变了味,变成仅仅是形式上的表演课。因而能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是课堂表演首要考虑的问题。
镜头二:这是另一教师教学《搭石》的教学片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那些画面?美吗?美在哪里?
2.学生自读,合作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样协调有序!后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美感?
(学生品读部分词语,如: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词语)
5.怎样走搭石?“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是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不是非常明朗)
6.谁到前面来演示一下这样的走法?
(教师在教室的前面画了一行不太规则的圆圈,又请了四五个学生上来表演。学生们排成一列,后面同学的手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上,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老师要求他们走快一点,孩子们表演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7.采访刚才表演的同学:刚才你们走的时候有没有人指挥?为什么能走得这样有序?
《搭石》一文中展示的走搭石的场景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学生感性认识相对不足。要想和学生说清怎样走搭石的情景,体会家乡的人走搭石是协调有序的情景恐怕也会有点难度。(fanwen.oyaya.net)此时能用上一定的表演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也许第一次的表演会有一些失误,但两次或者三次后学生一定会有所调整,并且能切实感受到走搭石是怎样的情景了。镜头二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首先这位教师设计这样的课堂表演是基于学生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情景当中。这样的表演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这一段中有好几个词语,如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教师已经带着学生品读了,并且能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即你所看到的画面美吗?美在哪里?在此教师培养了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学习的能力。而后教师让学生在不能找到最好的解释来说清怎样走搭石的情况之下安排模仿表演,能使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这种具体的体验方式,不仅把学生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中不难看出学生是理解了走搭石的过程。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在表演中完善,这样的表演是有价值的。
其次,教师并没有停留在表演上,在表演结束后,教师问孩子们,你们走的时候有没有谁在指挥?旨在让学生说说走搭石是的心情,加深理解家乡的人走搭石时的那份默契,从朴实和简单中理解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教师关注课堂即使生成的教学资源,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相对难以用语言具体描述的意境。这样的课堂表演就有价值。
表演的价值体现之二:深化感悟
很多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呈现、活跃课堂气氛,喜欢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课文。但是,在组织课堂表演时,也有不看文体,不管课文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只是为表演而表演的现象。似乎课堂上学生一表演,课堂就焕发了生命力,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就符合了新课标倡导的理念,这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表演,应该紧紧扣住文本设计有效的表演形式,力求明白地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效促进学生内化感悟。
镜头三:著名教师杨明明老师在上《燕子过海》一课时,设计了非常有效课堂表演:
1.师:同学们,燕子是怎么过海的呢?
2.学生: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3.老师请学生们伸出双臂作燕子的翅膀,学着燕子飞呀飞。学生飞了好久,老师也没让停,问学生们: “手酸吗?累吗?”学生们都说: “累了。
4.老师说: “你们才飞了一分钟,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所以他们是很疲倦了。”
在这儿,老师通过“课堂表演”这一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燕子过海时的疲倦,深深地感悟了燕子过海时的艰辛。 “课堂表演”真正地达到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要求,这样的表演有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课堂表演的前奏需要有一定的情感铺垫和积累。课堂表演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体会文本,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灵的共鸣,为后来的教学环节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感场”。也只有这样,课堂表演才能更好地为活化语言内容、趣化阅读形式、深化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充满情趣、充满形象、充满的情感的活动中得到语言情境的深切感受,得到语言情感的深刻感悟。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情感铺垫和积累,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文本意义,匆匆忙忙地进行课堂表演,那么课堂表演出现不和谐音是必然的结果。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上《再见了,亲人》一文是,课前通过课件了解“亲人”一词的字理演变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介绍转到课堂文本的阅读学习,这可以说是情感的铺垫。学文时,她又抓住“再见了,亲人”这一抒发情感的主线,通过“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的教程设计,一遍又一遍地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感动,这就是情感的积累。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课堂表演:让学生化身为吃过奶奶送来的打糕的志愿军战士、化身为妈妈用生命救回的老王与失去唯一亲人的奶奶、与失去妈妈的小金花等告别。从而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推向了新的高潮,课堂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表演的价值体现之三:促进探究
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探究已成为很多老师关注的焦点。在课堂表演中,这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镜头四:某公开教学中《碧螺春》的教学片断
1.师:刚才同学们读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人们制作碧螺春的过程,文章写得非常细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你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把他们焙茶时的动作演一演吗?小组合作读一读,演一演。
2.师,这里有一口锅(一个透明玻璃容器)里面有刚摘下来的“碧螺春”,谁能来演一演焙茶的动作?(学生表演)
3.师:看了刚才的表演,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4.生1:看了他刚才的表演,我觉得“揉”的动作演出来了,但“捺”的动作好像不太对。
5.师:你觉得“捺”的动作怎样做?
(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演“捺”的动作,手在茶叶中到处按。)
6.生2:这样做也不是“捺”。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不知道“撩”是什么意思,查了字典之后知道了是“按、摁”的意思。但我们认为用手在茶叶中乱按、乱摁一定是不对的。
7.师:那你们说到底怎样才算是“捺”?
8.生3:我们认为是在锅边轻轻摁按,那才是焙茶时的“捺”。
9.师:老师要表扬你们小组同学,你们没有照搬字典上的意思,能根据课文内容做适当的调整非常好。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一点呢?
1 0.生3:刚才在小组表演时我们讨论的,觉得这样做不会烫到手,也好着力。
生4:我们还认为靠着锅边往下按,手不仅可以用上力,最关键的是靠着锅边用力按可以让碧螺春叶片里挤出来的水分快速蒸发,这样可以把茶叶焙干了。(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11.师:说得不错。下面我们就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去作坊看看焙茶能手们是怎样焙茶的。(播放视频)
焙茶手艺的制作流程孩子们是不太清楚的,教师当然可以让孩子们从视频中得到感性的认识,这样可以在课堂上省去不少的时间,也符合“不悱不启”的教学原则。也许作为公开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或者重点内容的处理上值得商榷,在这位教师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真正让孩子们有所习得。根据课文的描述试着演一演焙茶的动作,这个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表演欲望。接着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道具,让学生们做一做,并让其他孩子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激起了学生们的探究的期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能准确把握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沿锅边按才叫‘捺’”的道理,更深一层的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对学生勇于探究的品质予以肯定,更是根植了一种探究的意识。这样的表演就有了它自己的价值。
周一贯先生曾经说: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课堂表演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正确、恰当地运用课堂表演这一教学手段,又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但愿我们都能好好把握,好好设计,让课堂上的表演犹如一抹亮丽的色彩让原本灿烂的语文课堂更为生动;更愿意看到在课改的大舞台上,课堂表演是一道点晴小插曲,浅吟低唱亦能让人眼前一亮,成为语文课堂好景致。 《浅唱低吟皆精彩——说说语文课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