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保国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学习者发自内心的强烈求知欲望,学习实践中孜孜不倦、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和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生发与持久的动力源泉源于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自主学习方式的契合,源于教师教学实践与自主学习方式的契合。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构成要素动力源泉
[作者简介]王保国(1968-),男,吉林公主岭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维科学、逻辑学教学。(吉林延吉1 330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86-02
在我国,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知识型人才的主阵地。提升高校为社会提供的知识型人才的质量,不但需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更需要注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之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法国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阐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自主学习是学生走出学校后所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必备能力。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职业发展,都要求个体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掌握更新知识的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华罗庚告诫年轻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其观点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从词义上看,自主学习能力包含着两层意思,—是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习方式问题,即怎样学;二是能力,关注的是学习本领问题,即对于自主学习方式运用学得怎样,运用自主学习方式的本领。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或称之为接受式学习方式界定的,是一种被现代教育界特别是我国教育界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自主学习理论在我国的热议也仅仅开始于近些年。我国研究者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有着多种的表述方式,笔者比较赞同百度百科对解释“自主学习”词条所编辑的内容,即: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思想: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到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也就是说,自主学习昭示着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做主”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
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在借鉴陈水清对“自主学习”的阐述:学习者对学习目标、过程、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本领。“学习”是学习主体对社会文化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吸纳和内化的活动,具体表现为对一系列知识、观点、原理、定理或理论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方法论的把握和应用,从而形成或锻造出学习主体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习主体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吸收变为主动地追求的能力。
2.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无论人的哪种能力都源于实践,同样,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也源于实践。
其一,源于学习者自身的主观有意实践。即学习者在具有愿学、乐学的学习动机,竞争、进取的学习目标,会学、善学的学习方法,自省、自励、自控的心理素质,适应性、选择性、合作性、参与性的成功欲望等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在自觉实践自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其二,源于学习者从主观无意转化为主观有意实践,这一转化需要条件。即学习者的基本素质尚不具备自觉实践自主学习方式的时候,必须通过外界提供或创造的条件引导,利用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将被动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转化为自觉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再通过自觉实践自主学习的方式来不断积累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其三,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条件。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等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这种自由选择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是教育机制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宽容度、信任度。而这种宽容度、信任度,取决于主导教育机制的教育思想和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习者本身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的期望。教育思想的革新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困难。主观认识包括学习者本身对自主学习的愿意程度以及自信心。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源泉
1.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自主学习方式的契合。目前,自主学习方式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尚属于理论层面的热议,实践层面应用不足的状态。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学中,依旧采取的是老师的灌输式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即使安排了一点讨论课,也会出现教师的组织木到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也不够,甚至干脆成为有课时安排无人参加的“走形式”课,只有少数教师畿改变教学方式,注意在自己的课时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受到学校的鼓励。原本的实习环节,文科学生基本无任何作为,工科学生也大大缩减了实习时间。很多工科教授说,我们现在培养的是黑板上的工科学生。这样的教学培养,基本上没有摆脱“标准答案”式的培养窠臼,且不说教会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连起码的质疑精神都没有。所以,论及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源泉问题,首先应针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滞后于自主学习理念提出质疑。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能采纳自主学习方式则等同于故步自封于传统教学方式,其结果是对自主学习方式的坐而论道,束之于高阁。
作为决定着高校教学方式的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方式在高校教学中的推行,这样才能打开保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力源泉的第一道关口。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达到自主学习目的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畅通自主学习教育机制的各个环节,给学习者自由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和手段等硬件设施。如目前使用的传统教 《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767.html
王保国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学习者发自内心的强烈求知欲望,学习实践中孜孜不倦、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和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生发与持久的动力源泉源于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自主学习方式的契合,源于教师教学实践与自主学习方式的契合。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构成要素动力源泉
[作者简介]王保国(1968-),男,吉林公主岭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维科学、逻辑学教学。(吉林延吉1 330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86-02
在我国,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知识型人才的主阵地。提升高校为社会提供的知识型人才的质量,不但需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更需要注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之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法国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阐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自主学习是学生走出学校后所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必备能力。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职业发展,都要求个体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掌握更新知识的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华罗庚告诫年轻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其观点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从词义上看,自主学习能力包含着两层意思,—是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习方式问题,即怎样学;二是能力,关注的是学习本领问题,即对于自主学习方式运用学得怎样,运用自主学习方式的本领。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或称之为接受式学习方式界定的,是一种被现代教育界特别是我国教育界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自主学习理论在我国的热议也仅仅开始于近些年。我国研究者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有着多种的表述方式,笔者比较赞同百度百科对解释“自主学习”词条所编辑的内容,即: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思想: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到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也就是说,自主学习昭示着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做主”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
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在借鉴陈水清对“自主学习”的阐述:学习者对学习目标、过程、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本领。“学习”是学习主体对社会文化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吸纳和内化的活动,具体表现为对一系列知识、观点、原理、定理或理论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方法论的把握和应用,从而形成或锻造出学习主体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习主体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吸收变为主动地追求的能力。
2.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无论人的哪种能力都源于实践,同样,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也源于实践。
其一,源于学习者自身的主观有意实践。即学习者在具有愿学、乐学的学习动机,竞争、进取的学习目标,会学、善学的学习方法,自省、自励、自控的心理素质,适应性、选择性、合作性、参与性的成功欲望等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在自觉实践自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其二,源于学习者从主观无意转化为主观有意实践,这一转化需要条件。即学习者的基本素质尚不具备自觉实践自主学习方式的时候,必须通过外界提供或创造的条件引导,利用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将被动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转化为自觉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再通过自觉实践自主学习的方式来不断积累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其三,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条件。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等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这种自由选择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是教育机制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宽容度、信任度。而这种宽容度、信任度,取决于主导教育机制的教育思想和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习者本身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的期望。教育思想的革新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困难。主观认识包括学习者本身对自主学习的愿意程度以及自信心。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源泉
1.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自主学习方式的契合。目前,自主学习方式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尚属于理论层面的热议,实践层面应用不足的状态。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学中,依旧采取的是老师的灌输式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即使安排了一点讨论课,也会出现教师的组织木到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也不够,甚至干脆成为有课时安排无人参加的“走形式”课,只有少数教师畿改变教学方式,注意在自己的课时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受到学校的鼓励。原本的实习环节,文科学生基本无任何作为,工科学生也大大缩减了实习时间。很多工科教授说,我们现在培养的是黑板上的工科学生。这样的教学培养,基本上没有摆脱“标准答案”式的培养窠臼,且不说教会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连起码的质疑精神都没有。所以,论及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源泉问题,首先应针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滞后于自主学习理念提出质疑。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能采纳自主学习方式则等同于故步自封于传统教学方式,其结果是对自主学习方式的坐而论道,束之于高阁。
作为决定着高校教学方式的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方式在高校教学中的推行,这样才能打开保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力源泉的第一道关口。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达到自主学习目的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畅通自主学习教育机制的各个环节,给学习者自由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和手段等硬件设施。如目前使用的传统教 《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