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
极的影响。
高校要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物质环境为目标,对学校的各项物质设施,以至校园的山水和林木花草等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同时,通过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从而对人才培养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重视校园精神建设。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习得、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面貌。重视校园精神建设,开发存在于校园精神中隐性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强化知识、文化、道德方面的修养,培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意识,推进成才与自我成才的统一。
高校要重视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从教师的教学科研刭学生的日常学习,从学校学术地位的提升到学术活动的开展,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校园里处处弥漫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气息。高校还要重视校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师生员工在各方面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倾向,良好的校风绝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必须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工作抓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良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积极的教育和推动力量,对学校内的每一位成员起着引导作用。
4.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学校制度建设包括学校工作和教学科研制度的建设,学校各种责任制度的建设和其他特殊的、具体制度的建设。开发存在于学校制度中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知合理的行为预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取向。
高校在遵循合法、合理、可行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学校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开放、民主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给予学生参与设计制度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同。
总之,对学生而言,隐性课程是在潜移默化中无意习得,但对高校及高校教师而言,都应当刻意为之。以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使教育的功能和效果最大化,使大学生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注释]
①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3.
[参考文献]
[l]郭彩琴,张岩拽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第2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
[2]陆为群.高校隐性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述评.河南社会科学,2007( 11).
[3]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8( 11).
《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809.html
高校要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物质环境为目标,对学校的各项物质设施,以至校园的山水和林木花草等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同时,通过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从而对人才培养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重视校园精神建设。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习得、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面貌。重视校园精神建设,开发存在于校园精神中隐性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强化知识、文化、道德方面的修养,培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意识,推进成才与自我成才的统一。
高校要重视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从教师的教学科研刭学生的日常学习,从学校学术地位的提升到学术活动的开展,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校园里处处弥漫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气息。高校还要重视校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师生员工在各方面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倾向,良好的校风绝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必须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工作抓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良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积极的教育和推动力量,对学校内的每一位成员起着引导作用。
4.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学校制度建设包括学校工作和教学科研制度的建设,学校各种责任制度的建设和其他特殊的、具体制度的建设。开发存在于学校制度中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知合理的行为预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取向。
高校在遵循合法、合理、可行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学校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开放、民主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给予学生参与设计制度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同。
总之,对学生而言,隐性课程是在潜移默化中无意习得,但对高校及高校教师而言,都应当刻意为之。以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使教育的功能和效果最大化,使大学生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注释]
①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3.
[参考文献]
[l]郭彩琴,张岩拽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第2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
[2]陆为群.高校隐性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述评.河南社会科学,2007( 11).
[3]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8( 11).
《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