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语言的难题


  语言的难题
  
  陈洁锦
  
  有一阵子,我一下遇到两个难题,不知所措。“小健们”的书读哪里去了
  
  那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对一堆作文草稿,一口气怎么也顺不过来。
  
  “这帮孩子,昨天整整讲评了一节课,感情都白费了。让他们回去修改,就改了几个字!瞧瞧这个小健,明明都面对面告诉他怎么修改了,语言怎么还是像陈年的稻草一样干巴巴的呢?他妈妈还说他每天一回家就一头扎进书堆里,瞧这乱七八糟的句子,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其实,小健这样的孩子班里真不少。想到读书,我又迷茫了:孩子们书读得真不算少。学校图书馆,教室图书角,家里小书房,处处有书读;除了课间,中午有半小时的时间保障,加上同学书会、阅读课等等,机会也可以。而且从四年级起,我就要求他们每天回家读书半小时。怎么就不见作文有长进呢?不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么?
  
  小天的“然后”症
  
  无独有偶,外甥小天也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天8岁,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可他每次讲故事总会说上许多的“然后”和“那个”。妹妹经常指着我家儿子羡慕地说:“还是小圆聪明呀!才5岁,不仅口齿清晰,成语、关联词、比喻都用得像模像样了。哪像小天!我也经常讲故事、读绘本给小天听呀?”
  
  看着妹妹一脸茫然,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如此
  
  有一天,正好听到妹妹给两个小孩讲故事。我忽然发现,妹妹讲故事的方式与我有很大的不同。我很懒,讲故事的时候喜欢照本宣科;妹妹却很认真,往往把故事中的语言翻译成孩子容易理解的口语,把一些长句子变成短句,还经常加上“然后”之类的连词。
  
  噢,怪不得小天讲故事有那么多的“然后”“那么”呢!
  
  转念一想,对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情节引人人胜,语言精彩也是原因之一。妹妹这样“翻译”式讲解,不就像把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孩子吃吗?这样做的确易于孩子理解,可经典的语言范式却被破坏,孩子无法从中获取语言营养,提升语言能力。
  
  忽然又想到“小健们”的问题,根源,在于“情节式阅读”。“小健们”读书是比较多了,可关注的主要是情节,语言表达却丢掉了。他们肚子里留下的只是故事的情节梗概,要把故事倒出来讲一讲,就只剩下干巴巴的几句话了。
  
  急来“三把火”
  
  怎样引导孩子们关注书中的语言表达呢?我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我直指听故事。听故事光带耳朵可不行,还得带上大脑和嘴巴。嘴巴负责复述,听完得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原汁原味地讲出来。大脑负责思考:为什么这里这么吸引人,看看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第二把火,我烧的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准备好读书工具——笔和笔记本,读到精彩的文字就摘录下来,作个批注,写写“好在哪儿”;读到有新意的作品就作个提纲式笔记,想想“这样写的妙处”。第二天的语文自习课就是“献宝”时间,让孩子们比比谁掘到的“金子”最多、成色最足。
  
  第三把火,我借鉴了“叶圣陶教子”的方法,在习作点评上作了改进。精简集体点评,腾出时间让学生“我来读,你来评”:一学生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另一学生边听边作点评,写得精彩的地方加颗星,写得不够好的地方就喊停,提个醒,提点小建议。
  
  这三把火效果很明显。孩子们习作中经常会冒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读书笔记上的批注、点评也像模像样了。最重要的是,有颗种子正在孩子们意识里悄悄发芽,耶就是:无论读什么作品,都会不由自主地关注一下语言表达。
  
  (江苏省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 《语言的难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853.html

  • 上一篇范文: 关于童年生活的好词好句
  • 下一篇范文: 我们班的课前故事会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