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已经成为首要任务,上述两种文化所代表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已经不再尖锐,统一和互补的趋势明显。经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扎根,其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容动摇;而在中国有着千百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文化在多数中国人心中仍有相当的地位,其内容中符合现代社会规范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仍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其形式上符合中国语言习惯和环境的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更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因此,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主动探求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取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做法是不现实也是不明智的;同样,主张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代替一切教育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都应该成为当下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服务于、服从于培育现代新人的大目标,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同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又必须坚持发展、开放、创新的原则,大胆吸收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营养,达到不断发展创新,保持其应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是其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在中国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以正确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不断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首先,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端正青年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和理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更新和进步,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倾向,甚至导致大学生精神颓废和道德滑坡。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多外来文化以更加快捷的态势涌入思想领域,这既为大学生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了多元的趋势。这些对思想意识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匮乏、是非分辨能力不高的当代大学生影响颇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已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将对构建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继承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改变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使其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以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以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观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培养大学生节约环保的生活理念。从而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充分吸取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外,还必须正确认识、努力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厚古非今、因循保守、重情轻理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进取意识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应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和正确引导。
四、传统文化教育与大众文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和客观趋势,它深刻影响着并将持久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大众文化全球化现象方兴未艾。当前,大众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超越了经济框架设计的客观现实,它已不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从积极方面看,全球化促进人类的普遍交往,使不同文化之间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补充,有利于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开阔人的精神视野,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碰撞,为民族文化的重构创造条件。从消极方而看,全球化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又对人的发展具有阻碍和抑制作用。显而易见,在目前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后盾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这种文化在促进人类征服自然、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 随之而来的是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物质化,拜金主 义盛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影响广泛,从而 造成人性的扭曲;而经济强国利用经济优势大行文化霸权主 义,把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他国 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形成了障碍,对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起着 消解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激活传统和坚持开放,应在中国的文化政策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制衡和互动机制。唯此,才能在全球化格局中,清晰的划出民族国家的文化边界并打破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化的叙事逻辑④。”在坚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面对文化全球化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的民族性。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抵御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个性的消解,吸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维护民族文化鲜明个性的同时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自身获得不断发展。然而,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需要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就需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且是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国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利用其优秀成果开展国民品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应对文化全球化,坚持中国特色发展的现实需要。
大众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88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