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何家义
[摘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掌握和启发学生用动态的思维来辨别“精华”与“糟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大众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和掌握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主流意识形态 大学生全球化
[作者简介]何家义(1966-),男,广西桂平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 3000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96-03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大量令国人为之自豪的灿烂文化,它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奋斗,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不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正确认识处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尤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精华”与“糟粕”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丰富的、有机的整体,同时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发展与现实中发挥作用。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而又纷繁复杂,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不同学派的集合体,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存,科学思想与迷信观念的并存,民主思想与封建意识并存;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真理与谬误混杂、进步与落后交织在一起的。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矛盾性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是最科学合理的选择,然而,对“精华”与“糟粕”的分析和鉴别却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已经成熟、最终定型的‘烂苹果’,可以简单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活’的生命系统。”历史上发生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传统,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特定环境,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意义,也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分析和评价,而不能以今天的标准与好恶,用今天的想象和愿望去代替过去的事实。但传统文化是汲取还是摒弃,则应该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不能依据个人的主观认识的好恶作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今天人类实践发展的要求,及其这种文化运用于实践对人类文明促进的程度。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不少是为多数民族、国家所认同的,合乎人性的,能够体现当代精神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被不少学者称其为“普世伦理”,也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光大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和谐”等,至今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也有些形式和内容到今天显然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如“男尊女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观念,只能作为一种历史概念来理解,应该予以抛弃,而不能再加以宣传。除了实体性意义上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我们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当代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根据不断发展的具体需要对某些思想加以修正和改造,批判地加以继承。如毛泽东给予《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实事求是”全新辨析与设释,并赋予它崭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哲学命题,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精确概括。再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就包含着对传统文化中有为和无为思想在内容上的改造和继承。
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掌握区分和判断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以及精华与糟粕的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文化变革意识,积极参与新文化的创造,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时代得到积极的弘扬,达到中华文化的全面振兴。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关系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它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 从历史发展来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五四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复存在,大量的社会改革理念和思潮涌人中国,形成了当时特有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此时的中国政治和文化上都面临形形色色的思想和观点的艰难抉择,但无论何种外来思想进入中国,为了确立其指导地位,其信奉者无不把中国传统思想作为靶子予以抨击。因此,绝大多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抱着与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态度,简单否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只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对立,不见两者结合的必要和可能。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两种文化在阶级立场、叙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断发展,进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除了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外,“其前提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正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这种契合和相通性才是其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长岱年先生认为这两种思想在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社会理想等四个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③。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狭隘的封闭系统,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含有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智慧。因此,马克思主义从其一开始传人中国的五四时期开始,就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488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