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外阅读,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依托课外阅读,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口贾巧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因此,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一、扩大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阅读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精心准备阅读内容如学完《将相和》后,笔者想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有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于是,笔者找到了这首词,并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有关廉颇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他们不但了解了廉颇这位古代大将壮志难酬的老年生活,也记住了辛弃疾和《永遇乐·京口北国亭怀古》。笔者还常常以作者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兑读,如必背古诗里有很多首是苏轼写的,于是笔者便推荐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有时还通过某一经典诗句推荐整首词,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笔者出示这句话时,竟有学生哼唱了起来,笔者顺水推舟,引出李煜以及《虞美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2.精心组织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组织语言,多引用历史典故以及各种好词好句,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完《飞夺泸定桥》后,笔者问学生:大渡桥横铁索寒。知道毛主席是怎样描写这次战争的?在学生冥思苦想时,笔者又说:“俗话说得好,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你们已皱起眉头,相信马上要计上心头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任何强加给他们的知识,他们都会持抗拒的心理,所以如果教师能精心组织语言,在看似不经意间,让好词好句脱口而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会被我们调动起来。
二、合理规划,引导有选择地读书
由于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自己选择课外书有一定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刊。有选择地读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一是课外阅读,主要是由教师推荐一些名著,让学生去读,如每个周末,笔者都布置学生阅读两小时,要求家长签名,有时为了检查阅读情况,安排次知识竞赛或者寻找一些题目,让学生先做再讨论。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推荐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现代著名作家的文章,教师在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如:六年级有老舍的《草原》、巴金的《乌的天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等。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你还读过这位作家的哪些作品,如果感兴趣,课外还可以找一些文章来读读。教师可趁机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冰心的《繁星》《春水》。有时为了配合学习课文,教师也可事先推荐,如四年级下册有课文《三顾茅庐》,教师可在开学初便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2.推荐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书籍杨红缨、郭敬明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淘气包马小跳》《女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这些作品的主角都是中小学生,主人公的经历和孩子们相似,学生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与朋友相处的技巧,等等。此外,这类书籍语言诙谐幽默,值得推荐给学生看。
二是课内阅读,主要是以简短的诗词、成语的积累为主,可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10分钟或是20分钟的写字课进行。日日积累,月月检测,水滴石穿,使学生的课外知识越来越丰富。
三、榜样示范,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在课堂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展示出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另外,如果教师读到一篇好文章,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这篇文章以及自己阅读后的感触。当然,要做学生的榜样,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特别是推荐给学生看的书,自己首先要阅读过。要求学生背诵的,最好自己能背诵。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自己的阅读深度,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展活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能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举行朗诵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课本剧的表演、读书心得座谈会、读书知识会、辩论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这些活动交给学生自己去组织,最后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作出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笔者使用较多的是知识的展示,如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情境诗句填空,模拟电视中猜一猜节目,说一段书中人物介绍,学生猜测是哪位人物,等等。这种展示,趣味性较浓,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是为“厚积而薄发”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吮吸书的芳香,探求知识的奥妙,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为他们积淀文化底蕴,相信学生们定能一生受益。
(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322200) 《依托课外阅读,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093.html
口贾巧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因此,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一、扩大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阅读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精心准备阅读内容如学完《将相和》后,笔者想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有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于是,笔者找到了这首词,并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有关廉颇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他们不但了解了廉颇这位古代大将壮志难酬的老年生活,也记住了辛弃疾和《永遇乐·京口北国亭怀古》。笔者还常常以作者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兑读,如必背古诗里有很多首是苏轼写的,于是笔者便推荐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有时还通过某一经典诗句推荐整首词,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笔者出示这句话时,竟有学生哼唱了起来,笔者顺水推舟,引出李煜以及《虞美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2.精心组织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组织语言,多引用历史典故以及各种好词好句,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完《飞夺泸定桥》后,笔者问学生:大渡桥横铁索寒。知道毛主席是怎样描写这次战争的?在学生冥思苦想时,笔者又说:“俗话说得好,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你们已皱起眉头,相信马上要计上心头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任何强加给他们的知识,他们都会持抗拒的心理,所以如果教师能精心组织语言,在看似不经意间,让好词好句脱口而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会被我们调动起来。
二、合理规划,引导有选择地读书
由于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自己选择课外书有一定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刊。有选择地读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一是课外阅读,主要是由教师推荐一些名著,让学生去读,如每个周末,笔者都布置学生阅读两小时,要求家长签名,有时为了检查阅读情况,安排次知识竞赛或者寻找一些题目,让学生先做再讨论。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推荐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现代著名作家的文章,教师在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如:六年级有老舍的《草原》、巴金的《乌的天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等。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你还读过这位作家的哪些作品,如果感兴趣,课外还可以找一些文章来读读。教师可趁机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冰心的《繁星》《春水》。有时为了配合学习课文,教师也可事先推荐,如四年级下册有课文《三顾茅庐》,教师可在开学初便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2.推荐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书籍杨红缨、郭敬明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淘气包马小跳》《女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这些作品的主角都是中小学生,主人公的经历和孩子们相似,学生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与朋友相处的技巧,等等。此外,这类书籍语言诙谐幽默,值得推荐给学生看。
二是课内阅读,主要是以简短的诗词、成语的积累为主,可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10分钟或是20分钟的写字课进行。日日积累,月月检测,水滴石穿,使学生的课外知识越来越丰富。
三、榜样示范,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在课堂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展示出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另外,如果教师读到一篇好文章,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这篇文章以及自己阅读后的感触。当然,要做学生的榜样,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特别是推荐给学生看的书,自己首先要阅读过。要求学生背诵的,最好自己能背诵。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自己的阅读深度,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展活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能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举行朗诵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课本剧的表演、读书心得座谈会、读书知识会、辩论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这些活动交给学生自己去组织,最后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作出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笔者使用较多的是知识的展示,如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情境诗句填空,模拟电视中猜一猜节目,说一段书中人物介绍,学生猜测是哪位人物,等等。这种展示,趣味性较浓,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是为“厚积而薄发”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吮吸书的芳香,探求知识的奥妙,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为他们积淀文化底蕴,相信学生们定能一生受益。
(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322200) 《依托课外阅读,激活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