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维度审视中高考语文命题
从认知维度审视中高考语文命题
冯 渊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200040)
摘要: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出发,参考美国最近的“课程内容分析”分类法,将目前的中高考语文试题分为记忆类试题、理解类试题、分析类试题、评价类试题和创造类试题五大类。在此基础上,从学理层面提出一些基于标准化的建议和一些命题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增加分析类的“预测可能的结果”的试题、评价类的“确定一致性”的试题、评价类的对“文章主题或艺术形式”的新评判试题,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和评价的规范化,进而推动中高考命题的一些变革。
关键词:命题 依据 类型 新试题
一、试题命制和评价试题的依据
一些教师对大型考试的试题常不满意,与之探讨,多是感受式批评,缺乏客观理性的评判标准。问及命题和评价试题的标准是什么,往往大谈中国语言文学的独特性,好像测评语文能力就没有了标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基于标准的教育系统有四个重要的组成要素: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如果命题能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就基本上保证了考试不会偏离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方向,并促进教学与标准的一致。简而言之,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评估的依据。
总体而言,目前课程标准描述的认知操作,内涵多数比较笼统、概括。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第二条“评价建议”对阅读能力评价的要求: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对“理解”、“了解”、“探究”等的内涵,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由此也就可能导致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命题者首先必须对课程标准一系列条目的“动词”内涵统一认识,然后明确要考查何种认知操作,试题需要提供给考生什么信息、如何设问等等,才能从测量上稳定试题质量。
很多区域都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指导性的文件——《考试说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制订的中考考试说明对阅读的要求是: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分析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阅读古代诗歌,能作初步的赏析。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正确朗读;能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翻译句子,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其中有了动词:感知、理出、概括、分析、运用、体会、提出,就比课程标准的表述要清晰一些。这些基本就是命题的依据。
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中考和高考的语文学科能力一般被概括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四类,这个认知能力的分类源自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但如果语言表述过于笼统,或使用比较随意的“动词”,就会导致题干表述发生歧义(命题者意在此而答题者意在彼),或出现多个题目检测一个能力点、应该检测的能力点被忽视等分布不均的情况。可见,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出发,梳理不同的思维层次,对各层次下的子类目标做比较清晰的确认,以此作为常规命题和评价的标准,并据此对命题应该涉及而目前尚未涉及的领域做一些探讨。
1956年,布卢姆等人提出,思维的最低层次是知识,依次向上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提供了一系列描述学习水平的动词(见表1)。经过多年的实践、完善,2001年,安德森等对1956年版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进行了修订(见表2),对于统一认识和界定各种内容标准的“动词”的内涵有着非常实用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布卢姆和安德森对认知类型的分类是针对所有学科的,部分子项目不一定完全适合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在此背景下,本文参考了美国最近的“课程内容分析”分类法,将认知类型项目分为记忆、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五大类(具体子项目分类见表3)。
二、用标准分析当下中高考语文试题
(一)记忆类试题
“记忆”是指学生从长期印象中调取相关的知识。记忆知识是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基础。此类试题考查记忆能力——向考生提供需要辨认或回忆的任务,任务的材料与考生学习的材料类似,几乎不做或很少做扩展或改动。记忆认知过程有两个子类型——辨认和复现。
1.辨认。要求搜寻长期记忆,找出与呈现信息一致或近似的知识。这类题的特征是呈现的信息多数情况下是事实性知识或者概念性知识,如教材中的信息。
2.复现。当提示(或问题)出现时,需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如诗、文名句填空题等。这类题设问指向明确,有利于考生复现相关的事实性知识,是语文中高考的常规考题类型。
(二)理解类试题
“理解”是高端认知类型中最基础的一种,它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教学信息建构意义。只要学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就是理解。理解涉及的知识多为概念性知识。测量“理解”的试题情境必须是“新材料”,以保证考生不能以记忆来答题。“理解”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括、推理和比较等子类型。
1.解释。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对文字(释义)、文字对图表、图表对文字、数字对文字、文字对数字等形式的转换。如果考生理解了信息,准确地用其他形式表述信息,或者在新的情境中识别信息,并不困难。其中,“文字对文字的转换”,多是文学类文本对重要词语的隐含义的发掘(如“×段两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
”),或是论述类文本要求结合全文对重要词语的含义进行准确解释(如“联系全文,指出×段加点词‘××’的含义”)等等。而下面这道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卷试题,则是“图表对文字的转换”:
《水浒传》中不乏巧借自然条件实现目标的故事,现实生活中更有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的情况:
①【关注时令】上面前三幅图片呈现的是泰州地区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
②【心系农事】晓华家种有数亩农田,父母利用农闲去了邻近城市务工,根据你从上图中了解到的物候现象和泰州天气预报信息,请以晓华的身份给他们发送一条提醒短信。
2.举例说明。即要求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理。一般是先给一个概念或原理,考生据此选择或给出例子,语文试题多以选择为主。比如2010年我国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卷中的这道题:
《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屡憎于人”是“常常被人所憎”之意,属于“被动句”。下列含有“于”的句子,也属于“被动句”的选项是 _____( )
A.锄粳棘矜,非锸于钩戟长铩也
B.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E.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类似的题型在内地高考卷的文言文阅读中也很常见。给出四组八句,要求学生选出其中虚词意义相同(异)的一组,但是题干不给出任何“概念”、“原理”性说明,所以不好归入“举例”类试题。
3.归类。即指认出某物(特定的例子)隶属于某一特定类目(概念或原则)。比如下面这道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就是要求考生从作品样式判断诗歌体裁的分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习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4.概括。即用简短的陈述表示呈现的信息,如“根据第×段文字,分条概括中国结的特点”;或者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如“根据本文主题,概述人类和野生动物应有的关系(不超过30字)”。一般表述为“梳理整合文章信息”。
5.推理。即根据一系列的示例关系发现规律或模型。目前高考试卷中的推理型试题,多是根据前文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如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文言文阅读就有:“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不过,严格来说,此例不典型,这种推理不是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或模型,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文的解释。请看我国台湾地区2010年“指定科目考试”卷中的一道试题:
阅读下文,推断“江右贵人”诗不再清淡、“小民佣酒馆者”不复能歌《渭城》的原因为何?
昔人夜闻歌《渭城》甚佳,质明迹之,乃一小民佣酒馆者,损百缗予使鬻酒,久之不复能歌《渭城》矣。近一江右贵人,强仕之始,诗颇清淡,既涉贵显,虽篇什日繁,而恶道坌出。人怪其故,予日:“此不能歌《渭城》也。”(王世贞《艺苑卮言》)
A.心随境遇而异
B.学习不得要领
C.未获知音赏识
D.浮夸而无实学
此段文字借酒馆小二的故事,嘲讽心境清淡的诗人置身宦海后诗风大变,意在说明:境遇改变了,心情、追求都会随之改变。这里暗含人物行为模式的一致性,可以视作典型的推理题。
6.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对象(事件、问题或情境)之间的类似性、差异性的分析。其关键是要找出一个事物(事件或思想)与另一事物(事件或思想)的要素和模型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下面这道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卷试题:
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试题要求学生透过不同的词语(特别是不同的语气),发现人物的真实心理活动:第一句写出了快手刘表演成功后的神气十足,十分自信;第二句中,快手刘近乎在哀求,底气不足。这是不同点。两句话的相同点是:都表现了快手刘的精明、朴实和善良,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他由于手脚不灵,生活已大不如前。
7.阐述。即建构及使用系统的因果模式——建模。阐述又分论证、诊断、重新设计、预测四个子项目。其中,“论证”是要求学生对某一事件、事物论述其理由;“诊断”是要求考生确定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的问题所在;“重新设计”是要求学生对系统作出适当的改变,以实现某一目的;“预测”是要求学生说明系统某一部分的变化将会对系统的另一部分产生何种效应。总体而言,意在检测学生对完整的系统中的每一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项环节的变化怎样引起另一环节的变化的掌握程度,从而全面把握系统(因果模型)。除“论证”外,其他三个子项目一般为自然科学试题。
(三)分析类试题
“分析”是指将材料或对象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fanwen.oyaya.net)并确定局部之间的关系及局部与整体结构的关联。“分析”通常是“理解”的深化,也是“评价”或“创造”的前提。
1.区分。即根据相关性或重要性区分一个整体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与材料总体结构相关的和不相关的信息区分开,或将分析对象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信息区分开,在此基础上注意重要的信息。这种题型在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卷中极为常见。如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的一道试题: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④权贵人俱不习兵;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2.组织。即指能辨认分析对象的各部分,能认出这些部分如何统整在一起,也就是准确发现对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安德森认为,“组织”通常与“区分”同时发生,即先确定分析对象的相关要素,然后确定这些要素如何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组织”也可与“归因”同时发生,即先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然后再确定作者的目的、观点或材料的价值等。如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的一道试题:
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归因。即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作者的观点、目的或材料隐含的观点、目的及价值观等。如“第(12)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___。
分析类试题还有一种:根据已知信息预测可能的结果。这类题型目前不多见,本文放在第三部分讨论。
(四)评价类试题
“评价”是指根据准则和标准进行判断。这类试题需要提供的要素,包括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判的准则。准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学科概念、理论、模型自己确定,也可以由命题者提供。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所谓的概念、理论、模型主要指修辞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对此,全国各地《考试说明》的表述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语言、形象、技巧、主旨、观点、情感”等几个角度。如上海市《考试说明》的表述是:(1)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2)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3)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北京市《考试说明》的表述是:(1)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鉴赏。(2)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3)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4)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1.赏析。主要集中于文本的形式:语言、表达技巧、形象等。这类题型十分常见,如:“赏析上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都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评判。即对文章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的评判。如:“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主要涉及主旨和情感;“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前一问是赏析,后一问从表面看是在探究情感,实质上是在问本诗的主题思想。
(五)创造类试题
安德森指出,“创造”是指将不同的要素整合到一起,形成一致的或有功能的整体,它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将某些要素尤其是不同来源的要素,重新组织形成以前没有呈现过的模型或结构,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结果。“创造”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1)问题描述。这一阶段,学生需要理解任务,产生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2)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阶段,学生需检查各种思路的可能性,设计一个工作方案。(3)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阶段,学生应成功地实施计划与方案,或者产生某种结果。语文学科的创造类试题主要是写作。写作的三个阶段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完成写作。目前的中高考作文命题大致有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十命题(或称新材料作文)等形式。如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卷的作文《早》是命题作文,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忧与爱》是新材料作文,201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卷的作文是材料作文。
除写作外,创造类试题还有一种:阐明文本、自身和世界的联系。“作者、文本、读者、世界”是西方文论的几个核心概念,也有人将其称为评价鉴赏题,目前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作“探究发现题”。由于这类试题的核心是创作展示——语言的表达运用,参照美国课程内容分类,本文将其归入其中。近年来,有部分省、市的中高考试卷出现了“探究发现题”。比如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的一道试题: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所谓“探究”,从认知领域类型看,应该属于创造类,即读者结合自身经历感受,表达对文本的看法。由于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受阅卷条件限制,这类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和评判的客观化还有待完善。
三、探讨基于标准的新试题
中考高考命题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关乎考生利益,影响波及千万家庭,中考分市(区)命题、高考分省(市、区)命题,各地都为此出台了相关的《考试说明》,都有一套独立的操作系统,每年相应时候还会推出多套区域性模拟卷。命题者总是慎之又慎,在保证试题科学、标准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改革。本文仅从学理层面提出一些基于标准化的建议和一些命题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和评价的规范化,进而推动命题的一些变革。
(一)分析类:“预测可能的结果”的试题
“预测可能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性格,预测特定人物处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借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下面这道美国SAT样题(2010年11月):
下面这段文章改编自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写作于二十世纪早期。牧师Beebe先生正跟塞西尔说起他们都认识的一个熟人露西小姐。露西小姐跟她的表姐Bartlett小姐最近刚旅行回来。
“露西没有任何过失。”塞西尔严肃而真诚地说。
“我非常赞同。最近她没有过失。”
“最近?”
“不是我愤世嫉俗。我只是想到我关于露西小姐的宠物论。她能把钢琴弹得那么好,生活得又那么安分,看起来合理吗?我猜想有一天她会把两样都做得很好。她滴水不漏的举止会被打破,音乐和生活会混合在一起。到那时我们会认为她太过于好,太过于坏——也许是,太轻率地想要好或坏。”
根据画线部分B先生的话“她滴水不漏的举止……想要好或坏”,猜测露西会()
A.最终成为著名的受尊敬的音乐家
B.逐渐演奏得不那么循规蹈矩
C.将有一天开始用巨大的热情生活
D.很快会后悔作了轻率的决定
E.有一天会嫁给一个人,那人会成为毁灭她的因素
文章叙述塞西尔已经跟露西小姐订婚,牧师并不知情,在跟塞西尔聊对露西的看法,言语中流露出对露西的不屑。牧师认为露西“伪装”的“举止”会被打破,因为露西总是太轻率地做出选择,所以选D。
这种细致入微、体贴文本命题的方式,我们还比较陌生。目前阅读类试题饱受诟病,可能跟其文本解剖方式很有关系。
分析文本,需要有区分、组织、归因等能力,也需要有根据文本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求读者对文本有浸润式体会。此类试题最好是客观题型,需要较高的命题技巧,以避免主观题批阅标准难以把握的弊端。
(二)评价类:“确定一致性”的试题
目前的评价类试题中关于文章内部逻辑(或者说行文思路、结构)以及材料和主旨的关系的考测,比较少见。比如,“文中作者写城里的秋,是多余的闲笔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这实际是在评估原文写法的“适切性”。“文章标题是‘泥泞’,可是在开头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这是对行文思路的评判,但仍不是很典型。请看下面这道2000年的PISA试题:
为了去掉墙上的涂鸦,这次已经是第四次清洗学校墙壁,这真的使我气极了。创作本来是值得欣赏的,但创作的方式不应该为社会带来额外的开支。
……我认为楼房、篱笆和公园的长椅本身就是艺术品了,在它们上面涂鸦,只会破坏其风格,而且,这样做更会破坏臭氧层。我真不明白这些可耻的艺术家为什么在其“艺术品”被一次又一次地清理后,还要不断地乱涂乱画。(嘉嘉)
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和广告宣传,如公司的标志、店名,还有矗立在大街两旁的各种扰人的大型广告牌。它们是否获得大众接受?没错,大多数是。而涂鸦是否获得大众接受?有些人会接受,但有些人则不接受。
……现在要做艺术真的不容易。(小雅)
以上有关涂鸦的两封信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涂鸦就是在墙上或其他地方不合法地画画或写字。现在请参考信件,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小雅会提及广告宣传一事?
2.你同意哪一封信的论点?请参照两封信件内容,并用自己的文字解释作答。
第一问很像我们的高考题的设问方式。第二问要求考生对原文本进行评判——从观点以及表达观点的方式,还有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等方面做出评价——综合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值得我们借鉴。
(三)评价类:对“文章主题或艺术形式”的新评判试题
对文学作品语言特色和艺术技巧的欣赏,是评价的主要内容,但目前命题方式越来越固化,阅卷时踩点赋分,一些不知所云的答案只要出现一些耳熟能详的关键词,也能获得分数,这给一线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在命题上进行一些变革。下面是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一模卷的一道古诗鉴赏题:
和周廉彦(节选)
[宋]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本诗第二联“新月已生飞鸟外”将“飞鸟”视为静态参照物,将“新月”视为动态事物,好像是月亮从鸟旁边升上了天空;实际情形是鸟在新月旁边飞。下面诗句中与这种写法不同的是 ( )
A.夕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
B.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C.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D.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这里,不涉及术语概念,在题干中对写作技巧做了详细说明,然后让考生在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判断。它包含理解、分析能力,但实际考查的是运用掌握的技巧进行评判、选择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提示,迅速熟悉这种技巧,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然后,才能拿着这个“武器”去解决问题。本题重点不在检测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不采用主观题形式,这样不仅避免了阅卷的麻烦,而且同样能准确检测考生的评判能力。另外一个考虑是,如果采用主观题形式,只能让学生对给定的诗句进行赏析,一些言不及义的答案也可能在目前的阅卷模式下“骗”得分数;而采用客观题形式,难度增加,考生必须透彻了解这种技巧,才能对另外的诗句进行评判,既保障了得分的真实性,又在有限的阅读空间里对这项知识进行了强化,无形中考查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从认知维度审视中高考语文命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098.html
冯 渊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200040)
摘要: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出发,参考美国最近的“课程内容分析”分类法,将目前的中高考语文试题分为记忆类试题、理解类试题、分析类试题、评价类试题和创造类试题五大类。在此基础上,从学理层面提出一些基于标准化的建议和一些命题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增加分析类的“预测可能的结果”的试题、评价类的“确定一致性”的试题、评价类的对“文章主题或艺术形式”的新评判试题,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和评价的规范化,进而推动中高考命题的一些变革。
关键词:命题 依据 类型 新试题
一、试题命制和评价试题的依据
一些教师对大型考试的试题常不满意,与之探讨,多是感受式批评,缺乏客观理性的评判标准。问及命题和评价试题的标准是什么,往往大谈中国语言文学的独特性,好像测评语文能力就没有了标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基于标准的教育系统有四个重要的组成要素: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如果命题能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就基本上保证了考试不会偏离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方向,并促进教学与标准的一致。简而言之,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评估的依据。
总体而言,目前课程标准描述的认知操作,内涵多数比较笼统、概括。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第二条“评价建议”对阅读能力评价的要求: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对“理解”、“了解”、“探究”等的内涵,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由此也就可能导致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命题者首先必须对课程标准一系列条目的“动词”内涵统一认识,然后明确要考查何种认知操作,试题需要提供给考生什么信息、如何设问等等,才能从测量上稳定试题质量。
很多区域都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指导性的文件——《考试说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制订的中考考试说明对阅读的要求是: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分析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阅读古代诗歌,能作初步的赏析。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正确朗读;能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翻译句子,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其中有了动词:感知、理出、概括、分析、运用、体会、提出,就比课程标准的表述要清晰一些。这些基本就是命题的依据。
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中考和高考的语文学科能力一般被概括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四类,这个认知能力的分类源自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但如果语言表述过于笼统,或使用比较随意的“动词”,就会导致题干表述发生歧义(命题者意在此而答题者意在彼),或出现多个题目检测一个能力点、应该检测的能力点被忽视等分布不均的情况。可见,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出发,梳理不同的思维层次,对各层次下的子类目标做比较清晰的确认,以此作为常规命题和评价的标准,并据此对命题应该涉及而目前尚未涉及的领域做一些探讨。
1956年,布卢姆等人提出,思维的最低层次是知识,依次向上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提供了一系列描述学习水平的动词(见表1)。经过多年的实践、完善,2001年,安德森等对1956年版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进行了修订(见表2),对于统一认识和界定各种内容标准的“动词”的内涵有着非常实用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布卢姆和安德森对认知类型的分类是针对所有学科的,部分子项目不一定完全适合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在此背景下,本文参考了美国最近的“课程内容分析”分类法,将认知类型项目分为记忆、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五大类(具体子项目分类见表3)。
二、用标准分析当下中高考语文试题
(一)记忆类试题
“记忆”是指学生从长期印象中调取相关的知识。记忆知识是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基础。此类试题考查记忆能力——向考生提供需要辨认或回忆的任务,任务的材料与考生学习的材料类似,几乎不做或很少做扩展或改动。记忆认知过程有两个子类型——辨认和复现。
1.辨认。要求搜寻长期记忆,找出与呈现信息一致或近似的知识。这类题的特征是呈现的信息多数情况下是事实性知识或者概念性知识,如教材中的信息。
2.复现。当提示(或问题)出现时,需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如诗、文名句填空题等。这类题设问指向明确,有利于考生复现相关的事实性知识,是语文中高考的常规考题类型。
(二)理解类试题
“理解”是高端认知类型中最基础的一种,它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教学信息建构意义。只要学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就是理解。理解涉及的知识多为概念性知识。测量“理解”的试题情境必须是“新材料”,以保证考生不能以记忆来答题。“理解”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括、推理和比较等子类型。
1.解释。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对文字(释义)、文字对图表、图表对文字、数字对文字、文字对数字等形式的转换。如果考生理解了信息,准确地用其他形式表述信息,或者在新的情境中识别信息,并不困难。其中,“文字对文字的转换”,多是文学类文本对重要词语的隐含义的发掘(如“×段两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
”),或是论述类文本要求结合全文对重要词语的含义进行准确解释(如“联系全文,指出×段加点词‘××’的含义”)等等。而下面这道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卷试题,则是“图表对文字的转换”:
《水浒传》中不乏巧借自然条件实现目标的故事,现实生活中更有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的情况:
①【关注时令】上面前三幅图片呈现的是泰州地区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
②【心系农事】晓华家种有数亩农田,父母利用农闲去了邻近城市务工,根据你从上图中了解到的物候现象和泰州天气预报信息,请以晓华的身份给他们发送一条提醒短信。
2.举例说明。即要求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理。一般是先给一个概念或原理,考生据此选择或给出例子,语文试题多以选择为主。比如2010年我国台湾地区“指定科目考试”卷中的这道题:
《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屡憎于人”是“常常被人所憎”之意,属于“被动句”。下列含有“于”的句子,也属于“被动句”的选项是 _____( )
A.锄粳棘矜,非锸于钩戟长铩也
B.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E.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类似的题型在内地高考卷的文言文阅读中也很常见。给出四组八句,要求学生选出其中虚词意义相同(异)的一组,但是题干不给出任何“概念”、“原理”性说明,所以不好归入“举例”类试题。
3.归类。即指认出某物(特定的例子)隶属于某一特定类目(概念或原则)。比如下面这道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就是要求考生从作品样式判断诗歌体裁的分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习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4.概括。即用简短的陈述表示呈现的信息,如“根据第×段文字,分条概括中国结的特点”;或者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如“根据本文主题,概述人类和野生动物应有的关系(不超过30字)”。一般表述为“梳理整合文章信息”。
5.推理。即根据一系列的示例关系发现规律或模型。目前高考试卷中的推理型试题,多是根据前文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如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文言文阅读就有:“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不过,严格来说,此例不典型,这种推理不是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或模型,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文的解释。请看我国台湾地区2010年“指定科目考试”卷中的一道试题:
阅读下文,推断“江右贵人”诗不再清淡、“小民佣酒馆者”不复能歌《渭城》的原因为何?
昔人夜闻歌《渭城》甚佳,质明迹之,乃一小民佣酒馆者,损百缗予使鬻酒,久之不复能歌《渭城》矣。近一江右贵人,强仕之始,诗颇清淡,既涉贵显,虽篇什日繁,而恶道坌出。人怪其故,予日:“此不能歌《渭城》也。”(王世贞《艺苑卮言》)
A.心随境遇而异
B.学习不得要领
C.未获知音赏识
D.浮夸而无实学
此段文字借酒馆小二的故事,嘲讽心境清淡的诗人置身宦海后诗风大变,意在说明:境遇改变了,心情、追求都会随之改变。这里暗含人物行为模式的一致性,可以视作典型的推理题。
6.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对象(事件、问题或情境)之间的类似性、差异性的分析。其关键是要找出一个事物(事件或思想)与另一事物(事件或思想)的要素和模型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下面这道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卷试题:
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试题要求学生透过不同的词语(特别是不同的语气),发现人物的真实心理活动:第一句写出了快手刘表演成功后的神气十足,十分自信;第二句中,快手刘近乎在哀求,底气不足。这是不同点。两句话的相同点是:都表现了快手刘的精明、朴实和善良,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他由于手脚不灵,生活已大不如前。
7.阐述。即建构及使用系统的因果模式——建模。阐述又分论证、诊断、重新设计、预测四个子项目。其中,“论证”是要求学生对某一事件、事物论述其理由;“诊断”是要求考生确定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的问题所在;“重新设计”是要求学生对系统作出适当的改变,以实现某一目的;“预测”是要求学生说明系统某一部分的变化将会对系统的另一部分产生何种效应。总体而言,意在检测学生对完整的系统中的每一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项环节的变化怎样引起另一环节的变化的掌握程度,从而全面把握系统(因果模型)。除“论证”外,其他三个子项目一般为自然科学试题。
(三)分析类试题
“分析”是指将材料或对象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fanwen.oyaya.net)并确定局部之间的关系及局部与整体结构的关联。“分析”通常是“理解”的深化,也是“评价”或“创造”的前提。
1.区分。即根据相关性或重要性区分一个整体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与材料总体结构相关的和不相关的信息区分开,或将分析对象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信息区分开,在此基础上注意重要的信息。这种题型在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卷中极为常见。如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的一道试题: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④权贵人俱不习兵;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2.组织。即指能辨认分析对象的各部分,能认出这些部分如何统整在一起,也就是准确发现对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安德森认为,“组织”通常与“区分”同时发生,即先确定分析对象的相关要素,然后确定这些要素如何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组织”也可与“归因”同时发生,即先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然后再确定作者的目的、观点或材料的价值等。如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的一道试题:
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归因。即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作者的观点、目的或材料隐含的观点、目的及价值观等。如“第(12)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___。
分析类试题还有一种:根据已知信息预测可能的结果。这类题型目前不多见,本文放在第三部分讨论。
(四)评价类试题
“评价”是指根据准则和标准进行判断。这类试题需要提供的要素,包括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判的准则。准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学科概念、理论、模型自己确定,也可以由命题者提供。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所谓的概念、理论、模型主要指修辞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对此,全国各地《考试说明》的表述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语言、形象、技巧、主旨、观点、情感”等几个角度。如上海市《考试说明》的表述是:(1)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2)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3)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北京市《考试说明》的表述是:(1)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鉴赏。(2)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3)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4)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1.赏析。主要集中于文本的形式:语言、表达技巧、形象等。这类题型十分常见,如:“赏析上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都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评判。即对文章主题、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的评判。如:“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主要涉及主旨和情感;“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前一问是赏析,后一问从表面看是在探究情感,实质上是在问本诗的主题思想。
(五)创造类试题
安德森指出,“创造”是指将不同的要素整合到一起,形成一致的或有功能的整体,它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将某些要素尤其是不同来源的要素,重新组织形成以前没有呈现过的模型或结构,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结果。“创造”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1)问题描述。这一阶段,学生需要理解任务,产生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2)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阶段,学生需检查各种思路的可能性,设计一个工作方案。(3)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阶段,学生应成功地实施计划与方案,或者产生某种结果。语文学科的创造类试题主要是写作。写作的三个阶段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完成写作。目前的中高考作文命题大致有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十命题(或称新材料作文)等形式。如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卷的作文《早》是命题作文,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忧与爱》是新材料作文,201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卷的作文是材料作文。
除写作外,创造类试题还有一种:阐明文本、自身和世界的联系。“作者、文本、读者、世界”是西方文论的几个核心概念,也有人将其称为评价鉴赏题,目前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作“探究发现题”。由于这类试题的核心是创作展示——语言的表达运用,参照美国课程内容分类,本文将其归入其中。近年来,有部分省、市的中高考试卷出现了“探究发现题”。比如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的一道试题: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所谓“探究”,从认知领域类型看,应该属于创造类,即读者结合自身经历感受,表达对文本的看法。由于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受阅卷条件限制,这类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和评判的客观化还有待完善。
三、探讨基于标准的新试题
中考高考命题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关乎考生利益,影响波及千万家庭,中考分市(区)命题、高考分省(市、区)命题,各地都为此出台了相关的《考试说明》,都有一套独立的操作系统,每年相应时候还会推出多套区域性模拟卷。命题者总是慎之又慎,在保证试题科学、标准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改革。本文仅从学理层面提出一些基于标准化的建议和一些命题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和评价的规范化,进而推动命题的一些变革。
(一)分析类:“预测可能的结果”的试题
“预测可能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性格,预测特定人物处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借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下面这道美国SAT样题(2010年11月):
下面这段文章改编自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写作于二十世纪早期。牧师Beebe先生正跟塞西尔说起他们都认识的一个熟人露西小姐。露西小姐跟她的表姐Bartlett小姐最近刚旅行回来。
“露西没有任何过失。”塞西尔严肃而真诚地说。
“我非常赞同。最近她没有过失。”
“最近?”
“不是我愤世嫉俗。我只是想到我关于露西小姐的宠物论。她能把钢琴弹得那么好,生活得又那么安分,看起来合理吗?我猜想有一天她会把两样都做得很好。她滴水不漏的举止会被打破,音乐和生活会混合在一起。到那时我们会认为她太过于好,太过于坏——也许是,太轻率地想要好或坏。”
根据画线部分B先生的话“她滴水不漏的举止……想要好或坏”,猜测露西会()
A.最终成为著名的受尊敬的音乐家
B.逐渐演奏得不那么循规蹈矩
C.将有一天开始用巨大的热情生活
D.很快会后悔作了轻率的决定
E.有一天会嫁给一个人,那人会成为毁灭她的因素
文章叙述塞西尔已经跟露西小姐订婚,牧师并不知情,在跟塞西尔聊对露西的看法,言语中流露出对露西的不屑。牧师认为露西“伪装”的“举止”会被打破,因为露西总是太轻率地做出选择,所以选D。
这种细致入微、体贴文本命题的方式,我们还比较陌生。目前阅读类试题饱受诟病,可能跟其文本解剖方式很有关系。
分析文本,需要有区分、组织、归因等能力,也需要有根据文本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求读者对文本有浸润式体会。此类试题最好是客观题型,需要较高的命题技巧,以避免主观题批阅标准难以把握的弊端。
(二)评价类:“确定一致性”的试题
目前的评价类试题中关于文章内部逻辑(或者说行文思路、结构)以及材料和主旨的关系的考测,比较少见。比如,“文中作者写城里的秋,是多余的闲笔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这实际是在评估原文写法的“适切性”。“文章标题是‘泥泞’,可是在开头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这是对行文思路的评判,但仍不是很典型。请看下面这道2000年的PISA试题:
为了去掉墙上的涂鸦,这次已经是第四次清洗学校墙壁,这真的使我气极了。创作本来是值得欣赏的,但创作的方式不应该为社会带来额外的开支。
……我认为楼房、篱笆和公园的长椅本身就是艺术品了,在它们上面涂鸦,只会破坏其风格,而且,这样做更会破坏臭氧层。我真不明白这些可耻的艺术家为什么在其“艺术品”被一次又一次地清理后,还要不断地乱涂乱画。(嘉嘉)
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和广告宣传,如公司的标志、店名,还有矗立在大街两旁的各种扰人的大型广告牌。它们是否获得大众接受?没错,大多数是。而涂鸦是否获得大众接受?有些人会接受,但有些人则不接受。
……现在要做艺术真的不容易。(小雅)
以上有关涂鸦的两封信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涂鸦就是在墙上或其他地方不合法地画画或写字。现在请参考信件,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小雅会提及广告宣传一事?
2.你同意哪一封信的论点?请参照两封信件内容,并用自己的文字解释作答。
第一问很像我们的高考题的设问方式。第二问要求考生对原文本进行评判——从观点以及表达观点的方式,还有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等方面做出评价——综合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值得我们借鉴。
(三)评价类:对“文章主题或艺术形式”的新评判试题
对文学作品语言特色和艺术技巧的欣赏,是评价的主要内容,但目前命题方式越来越固化,阅卷时踩点赋分,一些不知所云的答案只要出现一些耳熟能详的关键词,也能获得分数,这给一线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在命题上进行一些变革。下面是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一模卷的一道古诗鉴赏题:
和周廉彦(节选)
[宋]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本诗第二联“新月已生飞鸟外”将“飞鸟”视为静态参照物,将“新月”视为动态事物,好像是月亮从鸟旁边升上了天空;实际情形是鸟在新月旁边飞。下面诗句中与这种写法不同的是 ( )
A.夕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
B.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C.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D.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这里,不涉及术语概念,在题干中对写作技巧做了详细说明,然后让考生在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判断。它包含理解、分析能力,但实际考查的是运用掌握的技巧进行评判、选择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提示,迅速熟悉这种技巧,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然后,才能拿着这个“武器”去解决问题。本题重点不在检测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不采用主观题形式,这样不仅避免了阅卷的麻烦,而且同样能准确检测考生的评判能力。另外一个考虑是,如果采用主观题形式,只能让学生对给定的诗句进行赏析,一些言不及义的答案也可能在目前的阅卷模式下“骗”得分数;而采用客观题形式,难度增加,考生必须透彻了解这种技巧,才能对另外的诗句进行评判,既保障了得分的真实性,又在有限的阅读空间里对这项知识进行了强化,无形中考查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从认知维度审视中高考语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