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根叔”邀您到华中——专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但我只要有空,就会去看。
  
  《高校招生》:目前除了华科大BBS,有关华中科技大学的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百度贴吧:huster,其中也有不少关于学校的评论。
  
  李培根:我也看到了很多有关批评李培根的文章,我都很正视这些问题。也还有同学说华中科技大学近20年综合实力不断地下滑,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蛮搞笑的,因为不符合实际嘛。
  
  《高校招生》:在您的眼中,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李培根:我记得有一位中央领导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咱们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大学之一,我觉得这话是说得比较客观的。
  
  这种活力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但教育创新、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咱们一直在致力于教育理念的探索,更多的是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目前国内院校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确实有一些欠缺,比如咱们的钱老说过,这就是很著名的“钱学森之间”了,我们不管他的问题究竟怎样。但他的提问引发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国内高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太少了,这并不是说国内没有杰出的人才,我们学校花很大的精力,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就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好都体现在什么地方,比如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学生的创新教育在校内已经蔚然成风。
  
  我们学校的一些优秀团队在许多大赛上取得很好的成绩,如“联创”团队。这个团队纯粹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这其中的整个过程没有老师的参与和干涉。也没有专门的老师去带领他们,当然如果基于学生的一些科研项目,他们觉得有必要去邀请某个学科讲得很好的老师来指导除外。又比如最近几年,学生在微软公司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创新大赛上,学校的学生几次代表中国参加这些大赛。他们出去参赛,取得了两个冠军和两个亚军的骄人成绩。记得有一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微软创新大赛上,我也参加了,咱们学校获得了冠军,我很高兴。
  
  当然,大学的活力不能单以参加大型比赛来衡量,但学生们做的这些事情是很好的,很有意义,具体而言就是他们自主创业。就在我们学校旁边,就有一个由当年咱们联创团队成员创办的“百纳信息”公司,现在这个公司已经发展得很好,效益不错,这也是侧面的例证。
  
  像这样的团队,我们学校还有很多,上百个之多吧。为此,我们还专门创立了一个“启明学院”。这个学院的成立,得到了一个知名企业的两千多万资助。目前,启明学院在校内影响十分大,以至现在有许多大一新生都想进入启明学院,每年报名人数已经呈现了爆满的现象。坦率地讲,进入咱们学校的启明学院,丝毫不亚于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里面开办的专门人才培养学院。
  
  《高校招生》:华中科技大学的这种活力,来自何处,是学校有意培养的?
  
  李培根:我想这个活力应该来自于我们学校所具有的教育理想,或者说,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教育内在理想的大学。我觉得一所大学,不是去追求一些指标,尽管我们在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的一些指标拿出来,也很不错。说心里话,这些指标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要的是内涵发展。华中科大真正具有内在的教育理想。
  
  2011年,在我们学校的党代会上,确定了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这应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不能在大学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这么一个人,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强调学生在大学里要自由地发展,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体现。其实,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而科研也是为了
  
  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高校招生》:华中科技大学从建校至今,将近60年。相比那些有百年校史的大学而言,显得很年轻,但这并不影响华科大在国内不可撼动的领先地位。那么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它具备这样的实力?
  
  李培根:说到这个原因,我就想说学校具有的教育理想是第一。我们并不主张追求一些简单的数据。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这个学校有一种好的精神风貌,这其中包括很多具体内容。但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是我们的老校长传下来的一种“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精神。这八个字虽然很朴实,但它真正地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一种精神风貌。老校长提出的精神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我还在学校做研究生,当时我也觉得学校很有活力。而“敢于竞争”的意义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敢于和那些条件比我们好得多、历史比我们悠久、实力比我们强的学校去竞争。就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老校长就提出了“内学清华、外学麻省理工”的竞争口号,尽管我们现在和这些学校相比,还有距离,但是,至少说明了一点,这种竞争精神和口号给当时的学校注入一股很大的活力,大家真是有一股敢于挑战的精神和动力。
  
  当然单有敢于竞争的豪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于转化。把困难变成优势,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不利于我们发展的条件转化成有利的条件。
  
  早先时候,国家对我们的资金支持也是相当可怜的。我举个例子,“985工程”一期、二期,我们得到的国家支持资金是清华、北大的六分之一,是交大、复旦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不利的条件。而正是这种现状逼迫我们向外面求发展,向外要条件,向社会要资源,这种现实出路更激发出我们的动力。
  
  就以学校对社会的服务为例来讲,在周济同志担任学校前任校长时,就提出了“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生存”,我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服务,去求得社会的支持。我们通过对社会服务来发展我们自身,后来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也是现实迫使我们善于转化的例证。
  
  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的确也得到了很多社会的资源。这使我们学校不至于和那些具有资金支持优势的、综合实力强的大学相比,落后很多。在与这些大学以努力争创一流大学的“赛程”当中,我们的距离不会被拉得很大,我校正在靠近他们。
  
  《高校招生》:贵校是一所以理工医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大学,为什么贵校文科专业一一诸如新闻学、教育学、经济、工商管理等专业却具备跻身全国前列的优异成绩呢?
   《“根叔”邀您到华中——专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10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