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六性”素质体系及其养成途径


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六性”素质体系及其养成途径
口梁成艾 朱德全 唐瀛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六性”素质包括身心性素质、思想性素质、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他们之间的非线性运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素质体系。其中身心性素质是该体系发展的根基,思想性素质是该体系发展的目标导向,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则是该体系发展的外在表征。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六性”素质;逻辑体系;养成途径
作者简介:梁成艾,男,贵州铜仁学院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唐瀛,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的前期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JA080194,课题主持人:朱德全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34-0027-04
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已转向高科技人才的竞争.这标志着谁能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决胜于激烈竞争的市场。于是乎许多国家纷纷将战略目光转向了教育.试图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提高胜出的比率。这一点在职业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整体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能更直接地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许多国家纷纷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试图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变等方式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强的技术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样,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即职业院校的学生究竟应具备何等素质、这些素质的结构如何、他们的逻辑体系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培养出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等诸多问题急需人们去思考、探索和解决。
一、“六性”素质之构成因素略析
素质,是指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或个体在身心发展中形成的本质属性。根据这一概念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将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分成思想性素质、身心性素质、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等六种.简称为“六性”素质,如图1所示。

(一)知识性素质
知识性素质从其存在形式来说主要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指那些支配着人类的整个认识活动并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的知识。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认为隐性知识就是那些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已获得的各类经验.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由于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机构往往对学生的文化常识和专业基础等显性知识要求不高,转而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运作技巧、运行技术等个体经验的获得.以及对外部世界感知能力的养成,而经验和感知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也就是说,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觉得决定职业院校学生素质高低的关键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诸如文化常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等显性知识.而在于他们领悟了多少隐藏在操作技能、技巧、技术等外显方式下的隐性知识。
(二)思想性素质
思想性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即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方面的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它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目标导向的功能。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性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中,职业院校的“德育”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职业情感、工作态度和劳动价值观三个方面.具体应从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四个维度来加以体现。思想素质高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为天下先”的高尚情操、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和深思熟虑的良好习惯。在未来的知识经济型社会中,企业家们所追求的是人才能否具有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诚信敬业的工作态度、守信乐观的职业道德、开拓创新的从业意识,为此,各职业教育机构应注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身心性素质
学生的身心性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则是指学生在体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躯体机能能力,内含着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子素质,力量子素质是其它子素质发挥作用的基础。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含有较重的体力成份,故学生就业时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体育”目标的达成度,影响着其他众素质的生成。故众职业教育机构应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则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品质,它包括执着的信念、良好的心理承受水平、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永不枯竭的创作冲动、虚怀若谷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基本内容,其中永不枯竭的创作冲动、虚怀若谷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应为人大度、处事豁达,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方法性素质
方法性素质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具体指学生的学习策略、思维方式、合作原则、处事准则、行动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它是指解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途径及解决人们的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它在学生的素质构造中起着路径保障的作用,是学生在持续学习和努力工作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其中,方法的多样性,方法的逻辑性和方法的策略性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五)技能性素质
技能性素质主要指职业院校学生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是在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或经验,通过练习和实践而形成的操作能力和行为模式,如机床操作、汽车驾驶、机器维修等都属于动作技能范畴。智力技能又称认知技能.是一种理性或观念活动,属于脑力劳动的范畴。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机床的信息编码、建筑项目的规划等都属于智力技能范畴。技能性素质

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六性”素质体系及其养成途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13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