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作文的“自改”能力
培养作文的“自改”能力
文/ 杜海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老舍先生曾说过“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也曾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本领”。这些话都强调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可见要把文章写好,自己动手修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听故事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个简单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有目的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影响孩子,例如鲁迅先生说:“写完文章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 多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上,进出都要看看,随时改正,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些古代大作家对自己的诗文都下这么大的修改之功,这正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决不能轻视修改这一环节。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学生就会逐步明确“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了。
二。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把写作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改作文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得花一番心思。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写好作文后就大功告成,觉得不需再改了。(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其实,这往往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去修改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修改文章,往往从标点、内容和语言三方面入手,内容的修改一般有“删、增、调、换”法,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是把有毛病的字、词、句改得有文采。教师可先示范,给学生引路,通过具体分析评改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教师的批改方法,直接感知如何修改文章。
如:教师可把有代表性的文章用大屏幕出示,逐句地评改,并说明这样改的理由,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知道如何下手改,改哪些方面等。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讲评结合,提高自改能力
作文讲评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作文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文章,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都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条件。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制定的目标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目标可围绕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而定,也可按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而定。如:以《关爱》为题写一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故事的习作,许多学生选取的事例不够典型,在讲评课上以此为目标,先由教师分析范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要是不典型,那该选取怎样的事例,为什么。经过反复评议,让学生明白典型的事件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为学生以后自改作文打下基础。
在讲评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假如讲评时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要是师生共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增。无论是分析作文的得失,还是推敲有疑问的词句,教师都不能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由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四。赏识激励,增强学生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内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消失了。”实践证明,学生会因为赏识而更优秀。
在今年五月份的生本阅读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教师武凤霞老师上作文课《逃家小兔》,她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环节总是那么慷慨大方地给孩子肯定赞赏: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你真聪明”,“你的词汇真丰富”,“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你说的语句真优美,简直是个小诗人”……孩子一次次被肯定,一次次那么兴奋,孩子被赏识了,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情,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嘴里、从笔端流淌出多少美妙的语言。因此,无论在作文教学哪个环节,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鼓励,这样做,学生的信心会更足。再给学生留一块展示才华的平台——佳作欣赏栏,大多数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作文进步的乐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踏踏实实地落实好每一环节,循序渐进,作文教学才会绽放成功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培养作文的“自改”能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214.html
文/ 杜海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老舍先生曾说过“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也曾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本领”。这些话都强调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可见要把文章写好,自己动手修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听故事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个简单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有目的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影响孩子,例如鲁迅先生说:“写完文章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 多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上,进出都要看看,随时改正,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些古代大作家对自己的诗文都下这么大的修改之功,这正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决不能轻视修改这一环节。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学生就会逐步明确“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了。
二。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把写作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改作文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得花一番心思。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写好作文后就大功告成,觉得不需再改了。(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其实,这往往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去修改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修改文章,往往从标点、内容和语言三方面入手,内容的修改一般有“删、增、调、换”法,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是把有毛病的字、词、句改得有文采。教师可先示范,给学生引路,通过具体分析评改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教师的批改方法,直接感知如何修改文章。
如:教师可把有代表性的文章用大屏幕出示,逐句地评改,并说明这样改的理由,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知道如何下手改,改哪些方面等。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讲评结合,提高自改能力
作文讲评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作文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文章,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都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条件。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制定的目标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目标可围绕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而定,也可按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而定。如:以《关爱》为题写一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故事的习作,许多学生选取的事例不够典型,在讲评课上以此为目标,先由教师分析范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要是不典型,那该选取怎样的事例,为什么。经过反复评议,让学生明白典型的事件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为学生以后自改作文打下基础。
在讲评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假如讲评时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要是师生共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增。无论是分析作文的得失,还是推敲有疑问的词句,教师都不能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由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四。赏识激励,增强学生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内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消失了。”实践证明,学生会因为赏识而更优秀。
在今年五月份的生本阅读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教师武凤霞老师上作文课《逃家小兔》,她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环节总是那么慷慨大方地给孩子肯定赞赏: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你真聪明”,“你的词汇真丰富”,“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你说的语句真优美,简直是个小诗人”……孩子一次次被肯定,一次次那么兴奋,孩子被赏识了,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情,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嘴里、从笔端流淌出多少美妙的语言。因此,无论在作文教学哪个环节,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鼓励,这样做,学生的信心会更足。再给学生留一块展示才华的平台——佳作欣赏栏,大多数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作文进步的乐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踏踏实实地落实好每一环节,循序渐进,作文教学才会绽放成功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培养作文的“自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