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3.高校共同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这种转型既是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一种创新。既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一次调整,也是高等教育内部的一个改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二)从高校自身发展着眼
1.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不够,对办学效率和效益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泛政治化比较突出,习惯于以社会效益为借口掩盖投入产出之间的矛盾和弊端,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
2.实现高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客观需要
建立运行高效、科学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内部管理的主要目标。学校中的各级管理机构上下级间的关系以及平行部门间的关系都要明确,要做到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效性。而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着手点也正是希望通过改革,在人、事、财、物、时间管理上取得最佳效果,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选配、内部的分工、职权的划分这四个方面做到科学与合理,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使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化。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对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产生了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高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量迅速增大,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距离也越来越遥远。对管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的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现代计算机知网络技术辅助管理,是实现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迫切需求。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校长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完成相应任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内部管理系统为主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因此,高校内部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只有按照胡锦涛同志2005年1月17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的“各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遵循教育规律,还权学术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权利开始受到关注。“所谓大学自主权,说到底,不是行政管理的自治,而是学术管理的自主、自由与自律。”虽然一些学校先后组建了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但是学术权力仍然非常有限——是在行政权力之下,执行有限的学术权力。因此,“行政”必须归还“学术”应有的权力,使中国高校走出管理误区。要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两种权力达到有效平衡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的制度要保证高校有宽松的学术环境、民主的决策环境和协调的管理,使学术权力有生存土壤和空间。这种制度要保证,在高校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较大的发言权,使学术权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今后实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适当分离,应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重点。改革高校内部不合理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配置模式,还权于学术,给予学术相应的独立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第2页)》